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验室在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教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国家对“211工程”项目的投入,使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水平、仪器设备、教学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作为全校重点基础教学实验基地,同时也是我校“211工程”重点投资建设的基础实验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的使用面积是1960平方米,固定资产约为1820余万元,下设材料性能实验室、冲击疲劳实验室、高低温材料实验室、光弹实验室、扭转实验室、电测实验室、振动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力学模拟实验室、数值仿真中心、生物力学实验室、冲击动力学实验室、煤矿钢丝绳检验站;可完成从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基础实验到各种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中心每年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开设实验5万多人时。
实验中心的电测实验系统、振动测试分析系统2002年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自行设计的演示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改革2004年获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据有关资料显示,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已成为学校领导下的学院二级管理单位。
在学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被继续列为校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加上中心近年来的整体建设基础,这些条件,为力学学科和实验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2005-2009年的经费投入主要来源有:太原理工大学的“211工程”建设项目、“211教学基地”项目和“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经费,总共投资2243万元。其中“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建设” 783万;“冲击动力学实验室建设”836万;“生物力学实验室建设”469万;“工程数值模拟实验中心”75万;“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80万。
这些经费主要用来进行实验室的环境建设;陈旧设备的淘汰与更新;搭建了适合于本科生工程性、研究性开放实验平台;购买冲击动力学与生物力学仪器设备;引入和研发了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开设高水平、前沿性实验项目,包括建设了残余应力、动静态应力测量、疲劳、超声探伤等实验平台。
一、编写和出版教材、学术著作及自编实验讲义15本,其中出版的教材与学术著作9本,自编实验讲义6本。
序号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 |
Theory of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 |
杨桂通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2005 |
2 |
理论力学 |
陈维毅、杨强、刘玮 |
兵器工业出版社 |
2002 |
3 |
材料力学 |
陈昭怡、吴桂英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2005 |
4 |
流体力学 |
贾月梅、赵秋霞 赵广慧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06 |
5 |
弹塑性力学引论 |
杨桂通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 |
6 |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
杨桂通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 |
7 |
混凝土结构实验与检测技术 |
蔡中民、王显耀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 |
8 |
弹性固体中的非线性波 |
张善元、刘志芳等 |
中国建材出版社 |
2006 |
9 |
地基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
牛志荣、路国运 |
中国建材出版社 |
2004 |
10 |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编 |
2002 |
|
11 |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编 |
2005 |
|
12 |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编 |
2007 |
|
13 |
振动基础实验指导书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编 |
2003 |
|
14 |
振动基础实验指导书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编 |
2005 |
|
15 |
振动基础实验指导书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编 |
2006 |
二、山西省精品课程2门。
序号 |
课程名称 |
级别 |
批准时间 |
课程负责人 |
1 |
理论力学 |
山西省 |
2003 |
陈昭怡 |
2 |
材料力学 |
山西省 |
2005 |
吴桂英 |
三、教学获奖3项,其中省部级3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项目完成人 |
获奖时间、等级和时间 |
1 |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 |
吴桂英、杨强等 |
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10 |
2 |
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陈维毅、韩志军等 |
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 |
3 |
创建理论力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新系统 |
杨强、陈昭怡等 |
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0 |
四、教学研究项目12项,其中省部级5项。
五、教学、科研、实验论文364篇,其中被SCI收录26篇、EI收录121篇、ISTP收录40篇。
六、科研获奖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7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项目完成人 |
获奖名称、等级和时间 |
1 |
盐类矿床群井致裂控制水溶开采方法及其应用 |
赵阳升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 |
2 |
塑性动力学若干理论研究及在结构动力失效中的应用 |
杨桂通、陈维毅等 |
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 |
3 |
一些典型结构、工程结构与生物组织动力响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李银山、陈维毅等 |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 |
4 |
一些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复杂条件下结构的整体动力学研究 |
树学锋、张建文等 |
山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4 |
5 |
高度近视眼及其后巩膜葡萄肿的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 |
王超英、陈维毅等 |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 |
6 |
群井致裂控制水溶盐矿开采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在运城盐湖矿开采中的应用 |
赵阳升、梁卫国、杨栋等 |
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 |
7 |
承压水上采煤固流耦合理论 |
胡耀青、赵阳升等 |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
8 |
结构耐撞性问题研究 |
张善元、雷建平等 |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 |
七、科研项目43项,其中国家基金12项,省部基金15项,其它科研项目16项,科研经费总进帐1010.5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主持人 |
经费(万元) |
1 |
考虑巩膜应力-生长效应的巩膜加固术力学机制的研究(10372067)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3-2005 |
陈维毅 |
28 |
2 |
电磁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及电磁结构非线性动力行为的研究(10372067)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4--2006 |
树学锋 |
34 |
3 |
无铅焊料电子封装芯片动力失效模式及相关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2007jc02)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7-2009 |
树学锋 |
42 |
4 |
冲击载荷作用下多孔材料的动力特性及加层板能量吸收性能的研究(20041006)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6-2008 |
赵隆茂 |
38 |
5 |
压力管道耐撞性研究(10072036)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2-2003 |
张善元 |
18 |
6 |
非线性固体结构波动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动力失效的研究(10472076)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5-2007 |
张善元 |
30 |
7 |
细胞力学行为及其相关生物大分子作用规律的研究(10332060)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4-2007 |
吴文周 |
50 |
8 |
细胞微丝收缩的实验和建模研究(10672114)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7-2009 |
安美文 |
30 |
9 |
工程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不稳定性研究 (2007jc01)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7-2009 |
吴桂英 |
35 |
10 |
气液两相流临界渗流现象机理研究(10102013)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2-2004 |
杨 栋 |
18 |
11 |
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愈渗理论及应用(50404017)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
2005-2007 |
冯增朝 |
22 |
12 |
与环境损害相关的资源开采关键技术研究(50434020) |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 |
2005-2008 |
胡耀青(2) |
20 |
13 |
冲击载荷作用下多孔材料的动力特性及细观变形机理研究(20041006) |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 |
2004-2006 |
赵隆茂 |
3 |
14 |
非线性结构中应力波效应及其结构功能动力失效的研究(20031011) |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 |
2003-2005 |
张善元 |
3 |
15 |
结构塑性动力响应反直观行为的研究(20041004) |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 |
2004-2006 |
吴桂英 |
3 |
16 |
标枪运动员个人技术分析及提高成绩的训练方法研究 |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 |
2006-2008 |
陈昭怡 |
3 |
17 |
强动力载引起固体结构屈曲、后屈曲和混沌运动的研究(20063006) |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 |
2007-2009 |
韩志军 |
2 |
18 |
微丝收缩机理的实验和建模研究(2007011011) |
山西省自然 科学基金 |
2007-2009 |
安美文 |
5 |
19 |
非线性弹塑性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及机理 |
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
2005-2007 |
张年梅 |
20 |
20 |
考虑耗散效应金属杆的非线性力学现象分析(20051004) |
山西省青年 基金 |
2005-2007 |
赵广慧 |
3 |
21 |
自由圆柱壳受弹体撞击的弹塑性分析 |
山西省青年 基金 |
2005-2007 |
路国运 |
3 |
22 |
固体结构中非线性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
山西省青年 基金 |
2006-2008 |
刘志芳 |
3 |
23 |
圆柱壳塑性动力屈曲临界行为的研究(20041003) |
山西省青年 基金 |
2004-2006 |
王根伟 |
1.5 |
24 |
分子筛单晶体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 |
教育部博士 基金 |
2006-2008 |
树学锋 |
6 |
25 |
随机激励下工程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
省教育厅 科技项目 |
2004 |
王志华 |
0.5 |
26 |
弹塑性力学在基坑工程中的实用性研究 |
科技厅项目 |
2004-2006 |
蔡中民 |
15 |
27 |
207产品喷管后段应力测试及相关分析 |
横向项目 |
2006 |
陈维毅 |
12 |
28 |
大同大学体育馆拱形粱应力应变测试 |
横向项目 |
2005 |
陈维毅 |
4.5 |
29 |
应急弹射救生人,系统穿盖过程计算机仿真研究,成都飞机制造公司 |
横向项目 |
2005 |
赵隆茂 |
16 |
30 |
线形切割系统计算机仿真及方案优选设计 |
横向项目 |
2004 |
赵隆茂 |
12 |
31 |
专用消声器计算机分析和试验研究 |
横向项目 |
2006 |
赵隆茂 |
8 |
32 |
DHR-0203型落锤式冲击试验机 |
横向项目 |
2004 |
雷建平 |
4.5 |
33 |
DHR-0404型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开发 |
横向项目 |
2004 |
雷建平 |
15.9 |
34 |
钢筋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实验 |
横向项目 |
2004 |
树学锋 |
3.8 |
35 |
金属聚能射流实验 |
横向项目 |
2005 |
树学锋 |
10 |
36 |
钢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实验 |
横向项目 |
2006 |
树学锋 |
8 |
37 |
宁夏双德实业公司分选系统灰库结构强度分析 |
横向项目 |
2004 |
赵广慧 |
6 |
38 |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凝土动态 拉伸性能的数值及实验研究 |
太原理工大学自选项目 |
2005.6-2007.1 |
闫晓鹏 |
1.5 |
39 |
基于振动响应的结构损伤 检测方法研究 |
太原理工大学自选项目 |
2004-2006 |
赵勇刚 |
1 |
40 |
铁路车辆/轨道系统冲击 载荷响应的数值分析 |
太原理工大学自选项目 |
2005-2007 |
李志强 |
1.3 |
41 |
复杂条件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西山煤电集团 |
2002-2005 |
康立勋 |
210 |
42 |
神府煤田坚硬顶板控制研究 |
神华集团 招标项目 |
2004-2005 |
宋选民 |
160 |
43 |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理论研究 |
山西省优秀 创新团队 |
2006-2008 |
赵阳升 |
100 |
(1)CMT5105A微机控制万能材料试验机
(2)DCT-3型电子式材料力学试验台
(3)ZJ-601型振动教学实验台
(4)ZD-10型高低温万能材料试验机
(5)1000KN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6)1000KN数显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7)JB-30B冲击试验机
(8)NJ-500型扭转试验机
(9)409-Ⅱ、Ⅲ光弹性演示仪
(10)flexcell细胞加载培养系统
(11)Instron5544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1)DCT-3型电子式材料力学试验台
(2)ZJ-601型振动教学实验台
(3)哥氏加速度仪
(4)可温控摩擦仪
(5)三维测力平台
(6)胶结叠合梁
(7)DHR-9401型冲击试验系统
工科比较强,尤其是机械,电力,矿业,建筑,就业很好,层次也比较高,还有材料和化学是全国重点,也很好! 看下面一条新闻 理工大毕业生就业新动向 放弃京津沪 选择二三线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
排名其实意义并不是太大。关键在于学科的实力和社会认可度。 学校岩土工程方向的几个导师,像白晓红、葛昕声、梁仁旺等都不错。但是也有20多岁就当导师的,效果可想而知。硬件条件相对较差一些。 我觉得学校...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实验中心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实验中心(以下简称本实验中心)现有正教授6人、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等实验人员15人,人才人力资源雄厚。本实验中心拥有CAD/CAM工作站及其计算机网络、机构创新设计平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通用机床及现代机床等设备,其中包括我国产的ASV810A立式加工中心(配置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具有四轴联动功能、刀库容刀量24把)和英国产的DENFORD柔性制造系统(配有教学用的柔性制造软件及MasterCAM软件等),软件硬件资源充足。本实验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综合应用科技信息、工程材料及能源等高新技术,实现了CAD/CAM一体化的多层次新模式,形成了以数控技术为龙头、制造技术为核心、制造装备为基础的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基地,并在诸多方面取得显著的业绩。本实验中心承担的本校工作任务有:通用机床、现代机床、数控机床、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实验和技术培训工作;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上机任务;还有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课题的试验任务。本实验中心还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例如:CAD/CAM技术、数控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相关学校的教学实验、科研选题及项目试验,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协作。这方面虽取得成效,尚需继续加强拓展,所以热烈欢迎社会上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来本实验中心联系技术协作,我们将热忱为您服务。
太原理工大学GIS工程实践生产实习实习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GIS工程实践生产实习实习报告
2006年12月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示范中心以来,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又新增实验教学面积2000平米,新增设备投入近1300万元,新增建设和运行经费投入200万元;目前中心共设14个实验室,仪器设备300余台套,仪器设备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设备维护状态良好。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所属的力学学科是江西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是江西省唯一具有力学类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中心集教学、实验和科研为一体,依托固体力学博士点和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紧密结合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稳定、发展延续性好的实验教学队伍。5年来,中心成员由 25人增至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3人,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全国百千万人才的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4人,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通过示范中心的建设,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已成为省内领先、在国内同类学校一流的力学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
以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力学学科的教师参与理论课教学,同时也直接参与实验课教学,形成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中心目前承担着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力学课程教学和实验任务。开设的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实验、建筑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基础等。开设力学课程的学院有建工学院、机电学院等6个学院,涉及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共16个的专业,每学年课程内实验开课班级超过40个,实验项目共55余项,年均实验教学工作量达6万人时数以上,课程教学工作量达4 万余学时。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的前身是原江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的力学教研室、力学实验室和机械工程系的理论力学教研室,它们于1958年创建。1985年学校更名为江西工业大学,1993年江西工业大学与江西大学合并成立南昌大学,并将材料力学教研室、工程力学实验室、理论力学教研室、工程力学研究所合并建成的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和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3年,学校为了提升南昌大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对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在南昌大学前湖新校区建成面积达6025平方米的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大楼,第一批实验设备投入940万,第二批实验设备投入近1000万元(日元贷款)。
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于2005年在江西省第一个获得 “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 “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程力学系的力学实验中心成立于1955年。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6名,教师兼职实验人员10名。承担工科本科生70余个班级2000多名学生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生物力学、振动、实验力学、疲劳断裂等实验教学,负责全校硕士、博士毕业生论文的力学实验部分。该实验中心配合教师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独立完成了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课题,并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开发的材料力学CAI软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被多所院校使用;自行研制了多台实验装置,均已投入到教学使用中。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