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总论
第1章我国岩石力学研究的进展
1.1历史的简单回顾
1.2岩石试验方面的进展
1.3对岩石力学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索
1.4简短的结论
第二篇岩石的基本特性及其测试技术
第2章岩石力学中的地质因素
2.1岩体的岩石矿物学特性
2.2岩体结构特点
2.3岩体天然应力
2.4风化作用
2.5水对岩体性状的影响
第3章岩体工程分级
3.1概述
3.2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
3.3岩体质量指标及其表达式
3.4岩体质量指标的实用意义
3.5应用举例
第4章室内岩块试验研究
4.1概述
4.2岩块的空隙性和水理性
4.3岩块单轴压缩试验
4.4岩块抗拉试验
4.5岩块性质的相关性
第5章软弱夹层的特性及其研究途径
5.1概述
5.2泥化夹层的基本性质
5.3泥化夹层在渗水作用下的演变趋势
5.4软弱夹层特性的研究途径
第6章岩石三维特性及其测试技术
6.1岩石三维力学试验的意义和目的
6.2岩石三维力学试验技术
6.3岩石三维应力试验弹性参数的计算
6.4常规三轴应力试验的某些结果
6.5真三轴应力试验的某些结果
第7章岩体应力及其测试技术
7.1概述
7.2岩体应力状态
7.3岩体应力测试技术
7.4岩体初始应力一般规律性的探讨
第8章岩体性态的弹性波测试技术
8.1概述
8.2波动传播
8.3岩体特性与弹性波的传播
8.4岩体弹性参数与强度的量测
8.5工程岩体状态的量测
8.6现场岩体的评价
第9章岩体变形特性及其试验研究
9.1概述
9.2岩体变形特性
9.3变形试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第10章现场岩体抗剪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10.1概述
10.2试验方案布置与成果计算
10.3影响抗剪强度各主要因素的初步探讨
10.4抗剪试验资料的整理
第11章岩石力学的模型试验
11.1概述
11.2坝基的岩石力学模型试验
11.3洞室的岩石力学模型试验
第三篇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与分析计算
第12章岩体破坏机制及强度研究
12.1岩体结构及岩体力学介质特征
12.2块裂介质岩体的破坏机制及强度分析
12.3连续介质岩体破坏机制及其强度分析
12.4碎裂介质岩体破坏机制及强度分析
第13章岩石断裂力学及其应用
13.1概述
13.2线弹性断裂力学基本观点
13.3岩石断裂力学试验研究的部分成果
13.4断裂判据
13.5应用断裂力学观点探讨岩体力学有关问题
13.6岩石断裂力学主要研究途径
第14章有限单元法及其在岩体力学中的应用
14.1概述
14.2单元体的形状函数和刚度矩阵
14.3层状岩体与各向异性
14.4材料非线性问题
14.5节理面、软弱夹层等的模拟与非线性分析
第15章岩石动力特性
15.1概述
15.2岩石与岩体的基本动力特性
15.3岩石动力试验的技术与方法
15.4应力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
第16章地学中的岩石力学研究
16.1概述
16.2地质环境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16.3应变率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16.4断层形成时的应力状态
16.5岩石的微破裂、扩容和地震前兆的两种扩容模型
16.6岩石的摩擦和粘滑
16.7构造(地)应力场的分析
第17章水诱发地震与岩石力学
17.1水诱发地震
17.2水诱发地震的特点
17.3水库地震成因及其诱发机制
17.4水诱发地震中有关岩石力学问题
第四篇岩体的稳定分析及其加固措施
第18章岩质边坡的稳定分析
18.1概述
18.2赤平投影的基本方法
18.3边坡稳定分析
18.4适用范围
第19章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岩体抗滑稳定分析
19.1概述
19.2沿坝基面的平面抗滑稳定分析
19.3沿坝基内岩体软弱结构面的深部抗滑稳定分析
第20章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性
20.1概述
20.2影响地下岩洞稳定性的因素
20.3洞室围岩稳定分析的有关概念
20.4大型岩洞稳定研究的方法
20.5岩洞稳定有限元分析实例
20.6计算模拟研究及有关实用结论
20.7软弱岩层中的围岩压力问题
第21章岩体的工程加固
21.1概述
21.2喷锚加固
21.3岩体的预应力锚固
21.4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岩石力学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供从事水利、水电、土木、建筑、铁道、交通、冶金、煤炭、地质、地震、力学等专业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师生阅读参考。
陶振宇,男,(1927—2000年),湖南省衡阳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陶振宇先生1949年参加革命,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1954年武汉水利学院成立后,转入武汉水利学院(先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并入新的武汉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担任水利系党总支书记等职。1960—1962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进修,1986年被评为博士研究牛导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陶振宇先生是我国岩石力学学科,尤其是水工岩石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水工岩石力学试验专著《高坝岩基的试验研究》(1965年)和第。‘部水工岩石力学理论专著《水工建设中的岩石力学问题》(1966年)。主编的学术著作《岩石力学的理论与实践》(1981年)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我国岩石力学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主要成果,其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可以与国际上同期同类著作相媲美,对我国岩石力学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陶振宇先生足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筹备成员之一。以第一署名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出成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申请,在获得中困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后,积极承担筹备工作,是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13人筹备组成员之一。历任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SRM)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等有关学会及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副主任委员或顾问委员等。
陶振字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兼治科技史(中国水利史)。其研究内容涉及工程、力学、地质、地震及科技史(中国水利史)等多学科,在岩石力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认为岩石力学不同于一般固体力学之处,就在于其研究对象是天然岩石,并在岩石的自然特性、裂隙性、水力特性、地应力和地震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共出版学术著作(含合作)17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包括室内试验、野外试验和原型观测(监控)。室内试验一般分为岩块(或称岩石材料,即不包括明显不连续面的岩石单元)试验和模型试验(主要是地质力学模型试...
工学部是武大的一个校区 武大分文理学部(原老武大)信息学部(原武测)工学部(原武水)医学部(原湖医)国软校区 工学部里有电气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网络学院的办公大...
一个军校一个综合大学,没法比,看你想不想当军人报效祖国了。武大就不用说了,每年考研热度都是全国前五,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海军工程大学也可以,分数基本上比一本高20分左右吧。论在武汉的口碑,武汉的任何大...
岩石力学讲义讲稿-岩石的变形
岩石力学讲义讲稿-岩石的变形——岩石的变形是指岩石在任何物理因素作用下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工程最常研究的变形是由于力的影响所产生的, 坝建在多种岩石组成的岩基上,这些岩石的变形性质不同,则由于基岩的不均匀变位可以使坝体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增长...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结构力学》是1959年版的修订版,修订版对原版的部分章、节内容作了适当增删,现共分15章;第1章至第4章为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及结构位移的计算,第5章至第15章除超静定结构计算外,尚包括一些专题,如结构的稳定计算、结构的动力计算、矩阵位移法、弹性基础圆拱及对岔管的计算、空间刚架及对钢筋混凝土蜗壳的计算、微型计算机计算连续梁及平面刚架程序等。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结构力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水利及土建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叶守泽主编的《水文水利计算》共17章,按90学时规定的字数编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工程水文,二是水利计算。工程水文方面以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论述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可能最大洪水、水文预报、水文模型、水质及水质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水利计算方面着重介绍径流调节计算的原理与方法、中小型水库的兴利和防洪计算及控制运用方法。
叶守泽,男,(1920年7月—2002年9月),出生于广西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学家和教育家,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院长。
叶守泽教授194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并留校任教。l946—1948年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教授。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到武汉大学任教授、系主任。1954年后,任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教务长、科研处处长、副院长。叶守泽教授是1981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顾问,湖北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顾问,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水电能源科学》编委会顾问,长江三峡工程水文专题论证组专家,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叶守泽教授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学会列入科技精英,1989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人事部、中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被国家能源部评为全国电力环境保护先进个人,1993年获全国科技耆英奖,1995年被国家环保局、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收录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
叶守泽教授从事水文专业的教学和水文学研究工作60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21人,勤奋耕耘,孜孜不倦,治学严谨,道德高尚,造诣精深,成绩卓越。他针对国家水利建设、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重大需求,用毕生的精力推动我国工程水文学、环境水文学和水利计算的应用基础教育,特别注重水利工程应用基础的水文水利计算知识的传播以及与国际水科学前沿发展的结合。早在20世纪60年代,叶守泽教授主编了由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径流调节》,在传授和推动全国的水利计算与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开拓与贡献。1975年8月,我国河南省板桥水库发生震惊中外的“75.8”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和大型水库的垮坝事件,叶守泽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暴雨洪水理论”。他针对全国开展的水库群安全复核及“全国暴雨洪水查算图表”等重要工作以及无资料地区的暴雨洪水计算问题,积极开展暴雨洪水非线性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我国著名的工程力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