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第1章
多介质生物陶粒
1.1 概述
1.2 多介质生物陶粒制备
1.2.1 生物陶粒原料
1.2.2 生物陶粒制备
1.3 多介质生物陶粒表征
1.3.1 元素组成
1.3.2 表面特征
1.3.3 孔径分布
1.4 多介质生物陶粒性能
1.4.1 机械性能
1.4.2 耐酸碱性
1.4.3 氮吸附特性
1.4.4 磷吸附特性
第2章 多介质快速生物滤池
2.1 概述
2.2 多介质快速生物滤池设计
2.2.1
滤池设计
2.2.2 运行控制
2.3 氮转化速率
2.3.1 NH 4和TN转化速率
2.3.2 NO-3和NO-2转化速率
2.4 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
2.4.1 微生物多样性 2.4.2
微生物系统发育
2.5 氮转化基因空间演化
2.5.1 基因定量溶解曲线
2.5.2 氮转化基因丰度
2.5.3 氮转化基因相对多度
2.5.4 功能基因多样性指数
2.5.5 Pearson秩相关系数
2.6 氮转化基因富集
2.6.1 优势基因富集 2.6.2 稀有基因富集 2.7 氮转化过程耦联机制 2.7.1 功能基因菌群协作 2.7.2 功能基因菌群竞争 2.7.3 氮转化过程耦联机制第3章 多介质曝气生物滤池 3.1 概述 3.2 多介质曝气生物滤池设计 3.2.1 滤池设计 3.2.2 运行控制 3.3 限制性水力负荷 3.3.1 基于COD的水力负荷 3.3.2 基于NH 4的水力负荷 3.3.3 基于TP的水力负荷 3.4 污染物容积负荷 3.4.1 有机负荷 3.4.2 氨氮容积负荷 3.5 微生物分布规律 3.5.1 微生物形态 3.5.2 微生物多样性 3.5.3 微生物系统发育 3.5.4 微生物丰度第4章 多介质地下渗滤系统 4.1 概述 4.2 多介质地下渗滤系统设计 4.2.1 系统设计 4.2.2 运行控制 4.3 氮转化速率 4.3.1 NH 4和TN转化速率 4.3.2 NO-3和NO-2转化速率 4.4 氮转化基因空间演化 4.4.1 氮转化基因丰度 4.4.2 基因多样性指数 4.4.3 Pearson秩相关系数 4.5 氮转化基因富集 4.5.1 稀有基因富集 4.5.2 优势基因富集 4.6 氮转化基因功能群组 4.6.1 好氧功能群组 4.6.2 厌氧功能群组 4.6.3 生态联结群组 4.7 氮转化关键途径 4.7.1 升流区氮转化途径 4.7.2 渗滤区氮转化途径第5章 垂直流层叠人工湿地 5.1 概述 5.1.1 人工湿地主要类型 5.1.2 人工湿地作用机制 5.1.3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 5.2 垂直流层叠人工湿地设计 5.2.1 湿地设计 5.2.2 湿地启动 5.3 限制性水力负荷 5.3.1 同化容量计算模型 5.3.2 限制性水力负荷计算模型 5.3.3 限制性水力负荷 5.3.4 限制性水力停留时间 5.4 限制因子 5.4.1 氮磷转化 5.4.2 COD和Oil降解第6章 多介质层叠人工湿地 6.1 概述 6.2 多介质层叠人工湿地设计 6.2.1 湿地设计 6.2.2 运行控制 6.3 氮转化速率 6.3.1 NH 4和TN转化速率 6.3.2 N0-3和N0-2转化速率 6.4 微生物空间演化 6.4.1 微生物多样性 6.4.2 微生物同源性 6.5 氮转化基因空间演化 6.5.1 基因丰度演化 6.5.2 基因多样性演化 6.6 氮转化过程耦联机制 6.6.1 功能基因群落生态联结性 6.6.2 氮转化过程耦联协作机制第7章 复合折流生物反应器 7.1 概述 7.1.1 折流生物反应器结构 7.1.2 折流生物反应器特性 7.2 ABR处理稠油废水 7.2.1 启动运行控制 7.2.2 启动运行特性 7.2.3 污泥和微生物特性 7.3 AOBR处理稠油废水 7.3.1 AOBR 7.3.2 AOBR启动特性 7.3.3 AOBR运行特性 7.3.4 颗粒污泥特性第8章 多介质复合折流生物反应器 8.1 概述 8.2 MHBR 8.2.1 反应器设计 8.2.2 运行控制 8.3 污染物降解效率 8.3.1 COD降解 8.3.2 氮磷转化 8.4 厌氧污泥特性 8.4.1 表观形态 8.4.2 元素组成 8.4.3 官能团组成 8.5 好氧填料微观特性 8.5.1 表观形态 8.5.2 微生物形态 8.6 微生物演化 8.6.1 微生物多样性 8.6.2 微生物系统发育第9章 复合折流反应器组合人工湿地 9.1 MHBR组合人工湿地 9.1.1 技术特点 9.1.2 植物选配 9.1.3 工程案例 9.2 AOBR组合人工湿地 9.2.1 技术特点 9.2.2 运行控制 9.2.3 运行特性 9.2.4 微生物特性参考文献
2100433B
《污水多介质生态处理技术原理》由籍国东、谢崇宝著,以水利部公益性基础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项目的科研成果为基本素材,阐述了污水多介质生态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多介质生物陶粒的制备方法及性能。
论述了多介质快速生物滤池、多介质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地下渗滤系统、垂直流层叠人工湿地、多介质层叠人工湿地、复合折流生物反应器和多介质折流生物反应器的结构、技术特点、污染物转化效率、限制性水力负荷和微生物多样性。
系统分析了多介质生态处理系统中氮转化功能基因的空间演化和优势富集规律,深入阐述了氮转化分子生态过程的耦联机制。
《污水多介质生态处理技术原理》可供从事水处理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污染生态工程和给排水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设计人员、管理人员。
以及大中专院校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市政工程和农业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湿地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湿地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
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历经10年开发的高水平技术成果,是一种在功能上可以和MBR技术媲美,在投资成本及运行维护方面又远远优于MBR工艺的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有:1. 利用气升动...
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工程实例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工程实例分析 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工程实例分析 摘要: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农村水环境 治理力
喷头喷墨技术原理 (2)
喷头喷墨技术原理 (2)
四温多循环采用多风门控制技术,实现可独立控温的中置人性化四档变温室,采用独立的四温区间(冷藏、冷冻、左变温、右变温)和多循环风冷系统(冷藏双风道双动力、冷冻立体多风道、变温独立风道)。该区温度可根据所存放食物的不同,在果蔬、冰镇、0°保鲜、鱼鲜之间调节,使用更方便,并可起到保湿保鲜的作用。
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水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获得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立项建设,依托华南农业大学。
(1)“中心”总体设计:
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水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华南农业大学现有技术资源优势,加强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广东森洋环境保护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学-研结合平台;开展污水生态处理与修复技术的创新与集成研究;利用三年时间,初步建成一支独具特色、明显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内一流的污水生态处理与修复技术的创新研究团队和工程化服务队伍。
(2)组织结构(部门设置、职责):
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水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污水生态处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根据《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聘请胡勇有等7位省内知名专家,设立“污水生态处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由技术委员会把握中心的研究方向和为提高中心的工程技术水平进行决策咨询。
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水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门设置:为了便于发挥合作单位各自研究方向的优势,中心根据以往的研究方向,成立4个功能研究室:即城镇与农村污水及尾水处理技术研究室(崔理华)、河湖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室(虢清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室(李永涛)以及工程设计与技术推广研究室(冯智星)。
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水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职责:承担国家、部省及厅局各级有关污水生态处理与修复方面的科研课题,负责本研究方向的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以及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计划,承担工程设计与咨询任务。
(3)工程中心基本情况:
广东高校污水生态处理与水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参加人员情况:共计: 38人。其中,高级职称 28 人;中级职称 9 人;初级职称1人。博士研究生 20 人,硕士研究生 14人。 2100433B
《环境多介质模型逸度方法》首次阐明了有毒有机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和底泥构成的多介质生态环境或生物圈中的行为归趋以及它们对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重点描述了有毒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生态环境中的定量表达式,应用这些表达式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了污染物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归趋,并提供了丰富的现场应用实例。
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以及环境风险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并可为环境管理和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教材可作为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和环境风险评价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有毒有机化学品环境行为归趋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并可作为政府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