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于2013年7月挂牌成立。  定位为研究型学院,学院以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内国家对材料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为导向,重点在电子材料设计、制备、表征以及纳米器件结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支在电子与信息材料领域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在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学院现设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本科专业。首任院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院士兼任,现任院长为特聘教授秦勇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基本信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学科专业

据了解,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将根据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超级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纳米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展开科学研究。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应用化学2个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方向的本科专业之一,1998年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专业依托学校电子与信息学科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形成材料学科与电子信息学科有机结合的特色方向,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强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前沿专业知识、材料和相关器件的制备、表征、应用以及基本实验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为本学科和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教学及技术管理等培养优秀人才。

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固态电子器件、材料物理基础、材料化学、材料工程基础、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材料现代分析技术、电子元器件、纳米电子学等。特色课程: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固态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纳米电子学、量子力学等课程为该专业的特色课程,同时也为陕西省或校级精品课程。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报考国内外高校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可在电子、机械、冶金、能源、化工、生物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就业。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近15%,考取硕士研究生40%左右。近几年就业的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商银行等。

学制

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应用化学

本专业将化学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以应用电化学、分析与检测及材料化学为专业方向,理工兼备,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专业领域涉及材料表面精饰改性、精细化学品合成、功能材料开发、新能源材料研究、分析检测、环境安全与保护等多方面,是适应性广的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在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信息等交叉学科领域具有厚实化学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机械、电子、材料、环境、能源、冶金、石油化工、医药等企事业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分析检测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纳米电化学及材料改性技术、化学工程基础、现代仪器分析、材料化学导论、界面活性技术、高分子化学、绿色化学、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腐蚀电化学、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精细有机化工、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化工过程控制、计算机在分子模拟中的应用、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表面技术及应用实验、综合化学实验。

毕业去向

培养的毕业生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国际视野,受到国内外各单位的欢迎。近三年来毕业生的平均考研率40%左右,其中10%优秀学生直接保送至985学校,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占100%,院校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015年本科生就业率达100%。近几年就业的单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兰州石化、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雅倩化妆品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深南电路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福建新能源科技公司等。

学制

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2100433B

查看详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原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 透水混凝土C25,中粒(05-08mm);1立方=1.8吨;原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原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 透水混凝土C30,中粒(05-08mm);1立方=1.8吨;原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有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 透水混凝土C3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禹智环保
  • 13%
  • 禹智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原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 透水混凝土C20,中粒(05-08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水路面材料

  • 透水混凝土C3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透水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管子胀接机

  • D2-B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3、4号教学楼课桌椅

  • 参照上传图片,已发邮箱
  • 4kg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5-29
查看价格

西安诺瓦科技会议盒

  • Meebox200PRO
  • 1台
  • 3
  • 西安诺瓦科技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15
查看价格

深灰色纳米科技

  • 要求1线品牌
  • 1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08
查看价格

可涂写纳米材料

  • 可涂写纳米材料
  • 261.53m²
  • 1
  • 中核防水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1-06
查看价格

科技

  • 详见附件
  • 1项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2
查看价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发展目标

未来,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将瞄准国家在信息领域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注重与化学、微电子、能源、信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信息材料领域的杰出人才。学院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到国内前列,并最终建成先进材料和纳米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93%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历,42%的专任教师具有国际高水平科研院所访学经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华山学者”讲座教授1人,境外讲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华山青年学者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形成了一支以秦勇教授领衔的、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主持和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以及863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文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简介

格式:pdf

大小:61KB

页数: 未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前身是1952年由著名电子系统专家孙俊人院士、毕德显院士领导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的雷达工程系。1980年将电子工程专业、雷达工程专业合并为电子工程专业,加上原有的信息工程专业、新建的自动控制专业、工业自动化专业组建为电子工程系,完成了以设备设课和学科设课的改革。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材。全书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制备方法,并讲述了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纳米材料与技术的新进展。本书主要任务是使材料专业本科生对纳米材料有一个比较广泛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了解到纳米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管线,纳米薄膜,纳米固体材料,纳米结构的概念、特点、性能和制备方法等。全书共分9章,第1章综述了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章讲述了纳米材料的分类、概念及其特性;第3章讲解了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第4章到第6章分别介绍了一维纳米碳管、纳米固体材料、介孔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第7章是纳米材料的分析表征技术;第8章叙述了纳米材料的应用;第9章为有关纳米材料的潜在危害。

本书适合从事或有兴趣于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或教学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人员阅读,另外,有些章节也可作为科普读物。

查看详情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发展历史1

111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诞生1

112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发展1

12中国纳米材料与技术发展概况3

13纳米材料热点领域的新进展6

131纳米组装体系的设计和研究6

132高性能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7

133纳米添加使传统材料改性7

134纳米涂层材料的设计与合成7

135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和包覆的研究8

参考文献8

第2章纳米材料9

21纳米材料的分类9

211纳米微粒9

212纳米固体10

213纳米组装体系11

22纳米材料的性质11

221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12

222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12

2221特殊的光学性质13

2222特殊的热学性质13

2223特殊的磁学性质14

2224特殊的力学性质14

2225电学性质14

223纳米材料的宏观量子隧道效应14

23纳米材料的团聚与分散15

231纳米材料的团聚15

232纳米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团聚机理16

233纳米颗粒在气体介质中的团聚机理18

234纳米颗粒的分散19

235气体介质中纳米粉体分散技术与机理19

236液体介质中纳米粉体分散技术与机理20

24纳米颗粒表面修饰21

241表面物理改性21

242表面化学改性21

参考文献23

第3章纳米粉体制备25

31纳米粉体材料的物理法制备25

311蒸发冷凝法25

3111电阻加热法26

3112高频感应法26

3113溅射法26

3114流动液面真空蒸镀法26

3115通电加热蒸发法27

3116混合等离子体法27

3117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LICVD)28

3118化学蒸发凝聚法(CVC)29

3119爆炸丝法29

312机械合金化(MA)29

3121MA物理过程29

3122MA工艺过程30

3123MA工艺特点30

3124MA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31

3125MA工艺中的理论研究33

32纳米粉体材料的湿化学法制备37

321液相中生成固相微粒的机理37

322溶胶凝胶法(SolGel)39

3221溶胶凝胶技术的原理39

3222溶胶凝胶技术的前驱体分析40

3223溶胶凝胶技术的应用举例41

323微乳液技术44

3231微乳反应器原理45

3232微乳反应器的形成及结构45

3233微乳液法的应用举例47

324喷雾热分解(SP)法48

3241喷雾技术48

3242喷雾热分解合成步骤49

3243喷雾热分解应用举例51

325水热法52

3251水热法原理及特点53

3252水热法的装置——高压釜54

3253水热法的分类54

3254水热法应用举例55

326沉淀法56

3261沉淀法的原理56

3262沉淀法原料选择及溶液配制57

3263沉淀法的应用举例57

33纳米粉体材料的湿声化学法制备59

331湿声化学法简介59

332湿声化学法工艺过程与特点60

333湿声化学法的机理61

334湿声化学法的应用举例61

3341PZT粉体合成61

3342SBT粉体合成61

参考文献62

第4章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碳管67

41纳米碳管的性质及其应用67

411纳米碳管的结构67

412纳米碳管的性质68

413纳米碳管的应用69

4131纳米电子学方面69

4132复合材料领域70

4133能源方面71

4134医疗领域及生物工程71

4135化学领域72

42纳米碳管的制备73

421电弧法73

422催化裂解法(CVD)74

423激光蒸发法75

424化学气相沉积法76

425热解聚合物法76

参考文献77

第5章纳米固体材料79

51纳米固体材料的分类79

52纳米固体材料的微结构及其特性81

521类气态模型82

522扩展结构82

523短程有序82

524界面缺陷态模型82

525界面可变结构模型82

53纳米陶瓷83

531纳米陶瓷的性质与应用83

5311力学性能及应用83

5312电学性能及应用83

5313光学性能及应用83

5314磁学性能及应用84

5315催化性能及应用84

5316敏感性能及应用84

5317其他性能及应用84

532纳米陶瓷的制备84

5321纳米陶瓷的成型84

5322纳米陶瓷的烧结85

54纳米薄膜86

541纳米薄膜的分类86

542纳米薄膜的特性87

5421机械力学性能87

5422电磁学性能87

5423光学性能88

5424气敏特性88

543纳米薄膜的制备88

5431薄膜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88

5432纳米薄膜的制备技术简介89

544纳米薄膜的研究进展93

5441纳米磁性膜93

5442纳米光学膜93

5443纳米气敏膜94

5444纳米润滑膜94

55纳米复合材料94

551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95

5511按基体材料分类95

5512按纳米改性剂分类95

5513按制备方法分类95

552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特点95

5521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95

5522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质96

55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96

554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举例98

5541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98

5542模板法合成含镧的层状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99

555纳米固体材料的发展99

参考文献99

第6章介孔材料103

61介孔材料的分类及特性103

62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104

621液晶模板机理104

622棒状自组装模型106

623电荷密度匹配机理106

624协同作用机理106

625层状折叠机理107

63介孔材料的制备108

631模板剂109

6311模板剂的作用109

6312模板剂的分类及发展110

6313模板剂的脱除111

632无机介孔材料的制备112

633无机有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制备112

64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112

641应用研究113

6411择形吸附与分离113

6412催化113

6413光催化反应113

6414在气体检测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113

6415电容、电极、储氢材料114

6416信息储运114

642有序介孔材料的应用领域114

6421化工领域114

6422生物医药领域115

6423环境和能源领域115

65介孔材料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116

参考文献116

第7章纳米材料的表征120

71粒度表征120

711颗粒及颗粒粒度120

712粒度分析的意义122

713粒度分析方法122

7131显微镜法123

7132电镜观察粒度分析123

7133激光粒度分析123

7134沉降法124

7135X射线衍射线宽法125

7136粒度分析的新进展125

72形貌表征125

73成分分析127

74热分析技术及宏观性质129

75纳米测试技术的发展130

参考文献131

第8章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应用132

81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方面的应用132

811纳米技术在普通陶瓷中的应用132

812纳米技术在特种陶瓷中的应用133

8121结构陶瓷中的应用133

8122功能陶瓷中的应用134

813纳米技术在陶瓷应用中的问题135

82纳米技术在陶瓷工业环保领域的应用136

821纳米材料对大气污染的治理136

822纳米材料对废水的治理137

823纳米材料对噪声的治理138

83纳米技术在微电子学上的应用与前景138

831纳米技术在微电子学上的应用138

83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学上的应用前景139

84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140

841纳米材料在催化方面的应用140

842纳米材料在涂料方面的应用140

843纳米材料在其他精细化工方面的应用141

85纳米技术在生物工程及医学上的应用141

851纳米材料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142

852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142

853纳米技术在临床诊断与检测中的应用143

854纳米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44

855纳米技术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145

86纳米技术在军事领域上的应用146

861纳米电子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146

8611纳米计算机系统147

8612纳米航天及航空技术147

8613微机电系统、“纳米武器”和“纳米军队”148

862纳米技术将改变战争形态149

863纳米技术在装备上的应用149

8631纳米技术将使发动机产生质的飞跃150

8632纳米技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150

8633纳米技术在燃油上的应用150

8634纳米技术在车辆轮胎上的应用150

8635纳米技术改善车辆尾气150

8636未来纳米装备的轮廓素描151

87纳米技术在其他领域上的应用151

871纳米技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151

872纳米技术在分子组装方面的应用152

873纳米技术在能源方面的应用153

88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153

参考文献154

第9章纳米材料的潜在危害157

参考文献158 2100433B

查看详情

《先进材料》基于凯芙拉纳米纤维的人造软骨

生物软组织具有许多人工合成材料难以实现的独特性质。以关节软骨为例,这种天然材料含有高达80%的水份,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适合的环境。与此同时,其具有极高的刚度和韧性,使其能够承受人体关节中严酷的力学载荷。如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模拟天然软骨的独特性质一直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病人因为关节软骨病变而不得不接受全关节置换手术。人工软骨材料的研发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水凝胶是一种吸收了大量水分的高分子网络体系,其被视为天然软组织的潜在替代材料。然而,通常的水凝胶材料过于柔软和脆弱,难以实现与关节软骨相似的力学行为。最近,由密歇根大学Nicholas Kotov教授和徐立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和江南大学胥传来教授等合作发明了一种基于凯芙拉纳米纤维(ANF)和聚乙烯醇(PVA)的仿生水凝胶。该材料模仿了天然软组织中胶原蛋白纤维-蛋白聚糖的网络结构以及纳米材料间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与关节软骨相似甚至更高的水含量和力学性质。在含有70%-92%的水份的同时,其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压缩强度分别可达9.1MPa、325%、26MPa。其断裂韧性甚至高达9200J/m2,相当于关节软骨的10倍。

由于ANF和PVA之间的氢键作用,这种纳米纤维网络可以在应力的作用下重构,在承受宏观变形的同时实现有效的载荷传递和能量耗散。该材料在微观尺度上重现了天然生物结构材料中特有的基于刚性-柔性组元间相互作用的力学设计。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得ANF-PVA水凝胶与珍珠母、软骨、韧带、肌腱等天然材料相似,实现了高刚度和高韧性这一对看似相互冲突的力学性质的完美结合。

在具有优越力学性能的同时,ANF-PVA的多孔网络结构有利于物质输运,使其在生物组织工程、电化学能源技术、环境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小组和江南大学胥传来教授以及赵雪利博士合作,证明了ANF-PV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致力于发展其成为成为下一代可植入生物医学器件以及其他技术应用中的关键材料。

Copyright ©2017 Lizhi Xu and Co-Workers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文献:

L. Xu, X. Zhao, C. Xu and N.A. Kotov,“Water-Rich Biomimetic Composites with Abiotic Self-Organizing NanofiberNetwork” 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703343 (2017).

全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3343/full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