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新奥法施工原理

在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人们普遍认识到,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其核心问题,都归结在开挖和支护两个关键工序上。即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若需支护时,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便于开挖。这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两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问题。
在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中,围绕着以上核心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了从工程认识(概念)、力学原理,工程措施到施工方法(工艺)等一系列工程问题。

新奥法施工原理基本信息

新奥法施工原理基本介绍

1.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

2.为了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中能形成承载环;另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能力。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贴、及时筑砌又能随时加强的柔性支护结构,例如,锚喷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包括闭合时间)来控制岩体的变形。

3.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另外,隧道断面形状应尽可能圆顺,以避免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4.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

5.为了敷设防水层,或为了承受由于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可采用复合式衬砌。

6.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和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度。

上述新奥法的基本要点可扼要的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查看详情

新奥法施工原理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体育场运动地胶施工

  • 4.5mm
  • 达创
  • 13%
  •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JCCP(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

  • DN1000×2500mm
  • m
  • 广西巨龙管业
  • 13%
  • 广西巨龙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JCCP(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

  • DN1600×2500mm
  • m
  • 广西巨龙管业
  • 13%
  • 广西巨龙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JCCP(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

  • DN3000×2500mm
  • m
  • 广西巨龙管业
  • 13%
  • 广西巨龙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JCCP(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管)

  • DN3400×2500mm
  • m
  • 广西巨龙管业
  • 13%
  • 广西巨龙管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施工电梯

  • SC200/200 普通低速、安装高度为100m以内(含10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梯

  • SC200/200 普通低速、安装高度为100-150m(含15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梯

  • SC200/200 变频低速、安装高度为100-150m(含15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梯

  • SC200/200 变频中速、安装高度为200-250m(含25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施工电梯

  • SC200/200 普通低速、安装高度为100-150m(含150m)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卡西

  • 卡西
  • 100台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06-16
查看价格

星光缆

  • 星GYTA-24B1光缆,星GYTA-36B1光缆
  • 1km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09-07-22
查看价格

星光缆

  • 星GYTA-4B1光缆,星GYTA-12B1光缆
  • 1km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09-07-22
查看价格

道闸施工、地感线施工

  • 道闸施工、地感线施工
  • 1项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21
查看价格

施工辅材

  • 施工辅材
  • 1批
  • 1
  • 国标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10-13
查看价格

新奥法施工原理弹簧解法

1.洞室边缘某一点A在开挖前具有原始应力(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如同一根弹性刚度为K的弹簧,在P0作用下处于压缩平衡状态。

2.洞室开挖后,A点在临空面失去约束,原始应力状态要调整,如果围岩的强度足够大,那么经过应力调整,洞室可处于稳定状态(不需支护)。然而大多数的地质情况是较差的,即洞室经过应力调整后,如不支护,就会产生收敛变形,甚至失稳(塌方),所以必须提供支护力PE,才能防止塌方失稳。等同于弹簧产生了变形u后,在PE作用又处于平衡状态。

3.由力学平衡方程可知,弹簧在P0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在发生变形u后,在PE的作用下又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则有:

P0=PE Ku

讨论:(1)当u=0时,P0=PE 即不允许围岩变形,采用刚性支护,不经济;

(2)当u↑时,PE↓;当u↓时,PE↑。即围岩发生变形,可释放一定的荷载(卸荷作用),所以要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是一种经济的支护措施,围岩的自稳能力P=P0-PE=Ku;

(3)当u=umax时,发生塌方,产生松弛荷载,不安全。

查看详情

新奥法施工原理施工原理

1.新奥法中认为,岩体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需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

2.为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

3.为了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中应尽快闭合而成为封闭的筒形结构。

4.在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应进行现场量测监视,及时提供可靠的数量足够的量测信息。

5.为了铺设防水层,成为了承受锚杆锈蚀,围岩性质恶化,流变,膨胀所引起的后续荷载,可采用复合式衬砌。

6.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和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度。

在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人们普遍认识到,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其核心问题,都归结在开挖和支护两个关键工序上。即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若需支护时,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便于开挖。这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两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问题。

在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中,围绕着以上核心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了从工程认识(概念)、力学原理,工程措施到施工方法(工艺)等一系列工程问题。

查看详情

新奥法施工原理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新奥法施工原理设计理论

(1)松弛荷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沙基和普氏等人。

(2)岩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这种理论体系的代表性人物有拉布西维兹、米勒-菲切尔、芬纳-塔罗勃和卡斯特奈等人.

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种理论更注意结果和对结果的处理:而后一种理论则更注意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由于有此区别,因而两种理论体系在过程和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奥法是岩承理论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的代表方法。

查看详情

新奥法施工原理施工要点

1.围岩是受洞室开挖影响的那一部分岩(土)体,围岩是三位一体的即:产生荷载、承载结构、建筑材料。

2.隧道是修筑在应力岩体中的,具有特殊的建筑环境,不能等同于地面建筑。

3.隧道结构体系=围岩 支护体系。2100433B

查看详情

新奥法施工原理文献

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

新奥法施工

格式:pdf

大小:2.9MB

页数: 19页

IOSH 安全資料表 新奧工法 類號: SDS-P-045 總號: 0140 瀏覽 PDF 檔案 介紹 1. 使用範圍: 新奧工法係新奧地利隧道施工法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NATM)之簡 稱。該工法之基本觀念為利用岩體本身具有之自持力的特性而發展之隧道施工 法;其於隧道開挖後,利用噴凝土、岩栓、支保等支撐構件,配合周圍岩體形成 一支撐拱圈,支承作用於隧道之岩壓、 水壓等作用力。為確立隧道之穩定與安全, 新奧工法藉量測儀器監測開挖岩体, 支撐設施之應力、 應變發展情形。 相較於傳 統隧道工法,新奧工法之特點包括: 充分利用岩體之自持能力; 利用複合支撐系 統,開挖後立即架設支撐; 對於周圍岩體擾動較少, 施工方式具彈性且具整體之 經濟性。因其上述特性,且強調「配合開挖面之地質狀況及監測成果,彈性調整 施工」,故適用於地質構造複雜之隧道施工。 新奧

浅论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及其特点 浅论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及其特点

浅论新奥法施工的原理及其特点

格式:pdf

大小:2.9MB

页数: 6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新奥法掘进新奥法的实质

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365JT施工方法的简称,原文是 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简称 NATM,新奥法概念是奥地利学者拉布西维兹(L. V. RABCEW ICZ) 教授于 50 年代提出的,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之后这个方法在西欧、北欧、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地下工程中获得极为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新365JT技术标志之一。六十年代NATM 被介绍到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说在所有重点难点的地下工程中都离不开NATM。新奥法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 。2100433B

查看详情

新奥法掘进简介

新奥法掘进是一种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根据奥地利土木学会地下空间专门委员会的定义:“新奥法是以在地下空间周围岩(土)体中形成圆环状承载结构体为目的的施工方法”中国把这种方法称为二次支护法或监控施工法,简称新奥法 。

查看详情

新奥法掘进发展简史

奥地利学者腊布希维茨教授于1956-1958年在委内瑞拉首先应用新奥法的基本原理,设计和修建了一条公路隧道。

1964年腊布希维茨将上述施工方法加以总结和公开发表。并命名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70年代新奥法成为欧洲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日本从1976年以来在铁路隧道的开工中应用了新奥法,80年代初中国在隧道、地铁和矿山工程中推广使用了新奥法。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素与岩石力学中围岩和支护相互作用原理相符、新奥法在设计理论上还不不成熟,1978年法国学者提出了“收敛约束(限止)法”,这是对新奥法支护设计方法的重要发展 。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