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桑日县、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工布江达县、洛隆县、芒康县、及嘉黎县七个大骨节病严重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查明适宜饮用的地下水分布与埋藏条件、选择重点地区实施地下水供水安全示范工程,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开展大骨节病区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为西藏大骨节病区饮水安全提供水文地质依据。共实施探采结合孔48个,成井46口,总出水量1.7万立方米/天,直接解决了大骨节病严重村镇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取得了显著效益。初步查明了各病区县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并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批新数据,提高了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利用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等技术手段,对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环境条件、水质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在桑日县、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工布江达县、洛隆县、芒康县、及嘉黎县七个大骨节病严重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查明适宜饮用的地下水分布与埋藏条件、选择重点地区实施地下水供水安全示范工程,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开展大骨节病区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为西藏大骨节病区饮水安全提供水文地质依据。共实施探采结合孔48个,成井46口,总出水量1.7万立方米/天,直接解决了大骨节病严重村镇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取得了显著效益。初步查明了各病区县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了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并对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批新数据,提高了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利用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等技术手段,对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质环境条件、水质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相关性分析。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200281 |
成果名称 |
西藏地方病严重区水文地质调查 |
第一完成单位 |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
主要完成人 |
周成灿、曾文钊、侯利锋、杨与靖、郭鹏、甘华彬、陈旭、顾延华、王琴丽、胡杰宇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0-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1-12-01 |
主题词 |
地方病 地质环境 元素化学 改水供水 |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争对区域内的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试验、长期观测及示踪法等;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调查工程的岩土体性质,持力层等,解决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
专业尚可。是属于纯理工科类。前景尚可,地下水资源和工程勘察方向现在也很火。毕业后从事勘查和设计工作。可入职勘察设计部门。一般为事业单位。少量有企业。
我学的就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好像是按学校分的不一样。我们当时是勘察技术与工程,分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向和“地球物理探索”方向。不过现在学校又改了划分,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划分到环境学院了。差不...
1水文地质调查概论
1 第一章 水文地质调查概述 人们对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 对各项生产建设中所提出水文地质问 题的解答,都要通过各种水文地质调查来完成。 调查成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 经济建设项目的质量与速度。 §1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现场观测、 勘探、试验以及室内实验研究, 查明天然及人为条 件下地下水的形成、 赋存和运移特征, 地下水水量、 水质的变化规律, 为地下水 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二、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 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包括含水介质特征、埋藏分布情况。为了查明地下水的 赋存条件,必须对区域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地貌、水文、植被等进行调查,从 而为地下水系统的圈定及开采层的确定提供基础性资料。 2、查明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经常处在不断运动中,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不
(一)水文地质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思路与部署安排 :继续在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开展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 典型地区 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在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 廊、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 对我国北 方 11 个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开展华北平原、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继续开展内蒙古、 甘肃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 开展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点岩溶流域和盆地 1:5万水 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选择典型流域建立岩溶水开发和石漠化整治示范工 程,提出岩溶水开发与环境地质整治方案。在东北、西北、华北、四川阿坝州地 方病严重区,内蒙古河套高砷地区、 陕西大荔县高氟水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和供 水安全示范。在四川省红层丘陵区继续开展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1)中
水文地质调查,亦称“找水”。对某一地区地下水情况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因素相互关系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主要是因为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而引发的地方病,如:氟钙病、龋齿、甲状腺肿大等。
这是运行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大型灌区,在初查阶段就应考虑长期观测网的设置和主要观测剖面的要求,建立监测系统,统一管理。主要监测项目有:水质监测、渠道边坡稳定观测、渠道渗漏观测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等。灌区预测工作系根据测区典型试验站所测得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不同时期的地下水位、水质观测成果和灌区的年降雨量,采用水均衡法,预测灌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