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2.5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短渐尖,具很短小的短尖头,基部急尖、钝或楔形,边缘具粗而尖的锯齿,有时齿尖为弱刺,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主脉在叶面凹陷,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在背面隆起,无毛,侧脉9~10对,上面微凹,背面凸起,明显,于叶缘附近网结,细脉网状,略明显;叶柄长8~14毫米,上面具沟槽及微柔毛,下面多皱;托叶三角形,微小,长约1毫米,急尖。
雄花序:由3花组成的聚伞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总花梗长约1毫米,基部具1苞片,苞片三角形,具缘毛;花梗长约3毫米,基部具2枚具缘毛的小苞片;花萼盘状,直径约1.8毫米,无毛,4裂,裂片阔三角形,长0.5毫米,宽0.5~1毫米,先端钝,具缘毛;花冠辐状,淡黄色,花瓣4,倒卵状椭圆形,长3~3.5毫米,宽约1.5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4,与花瓣互生,并短于花瓣,花药卵球形;退化子房近球形。雌花未见。
果序常2~5个簇生于叶腋内;果近球形,直径10~12毫米,成熟时红色,在干时多皱,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3毫米,顶端具厚盘状或乳头状宿存柱头;果梗长3~4毫米,基部具2枚小苞片;分核4,轮廓倒卵形,横切面三棱形,顶端斜微凹,长6~9毫米,背部宽约3~4毫米,具不规则的皱纹及孔,中央具1纵脊;内果皮石质。花期3~5月,果期10~11月。
生于海拔700~1780米的山坡林中。
产于中国四川(峨眉、江北、南川、巫溪)和贵州(望谟、贞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细刺枸骨与中华枸骨(I. centrochinensis S. Y. Hu)在叶的质地、颜色,花序的自然状态、果柄短及分核的特征等方面近似,但后者的叶较小,长4~9厘米,宽1.5~2.8厘米,边缘具3~10对刺状牙齿,果较小,直径6~7毫米而不同。
光叶细刺枸骨(变种)刺叶冬青(湖南植物名录),光枝刺缘冬青(浙江植物志)
本变种与细刺拘骨(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革质或厚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主脉上面无毛。
产于浙江(淳安、建德、镇海、宁波)及湖南(长沙)和广西(桂林);生于丘陵、山地杂木林中。模式标本采集广西桂林 (W. T. Tsang 27796. A)。
刺冬青为冬青科枸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青灰色,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锐齿,老叶深绿色,新叶嫩绿色,带有红晕,清新亮丽,极为美观。其叶片细小而稠密,四季常青,萌发力强,耐修剪,非常适合制作盆景。
刺冬青的挖掘移栽多在春季萌芽前进行,其根系发达,须根较多,移栽很容易成活。移栽前先把不必要的枝条剪除,将主根剪断,多留细根和须根,挖后或打上泥浆或套上塑料袋进行保鲜保湿,应及早栽植。
栽前对树桩进行一次整形,剪除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和过长的根,先栽在瓦盆或地下“养坯”,栽后浇透定根水,并对树干喷一遍水,然后用塑料薄膜罩住,以后注意土壤和棚内湿度,及时补充水分,随着天气的转暖,树桩会萌发新芽,可逐步打开塑料薄膜进行通风炼苗。当年栽种的树桩所萌发的枝条可任其自然生长,不要剪除,以使其通过光合作用多制造养分,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生长,等到第二年再进行抹芽、修剪或造型。
刺冬青树桩形态丰富,造型可根据树桩的不同形态因势利导,加工制作成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一本多干式、悬崖式、临水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树冠既可塑造成潇洒疏散的自然型,又可修剪成规整的圆片型。
造型方法以修剪、蟠扎相结合,蟠扎多在10月进行,修剪则在秋末冬初。制作好的刺冬青盆景可在春季或梅雨季节移入紫砂盆之类的细盆观赏,因其根系发达,可将部分根提出土面,使其悬根露爪,以体现苍劲古朴的特色,并根据需要在盆面放置山石。
刺冬青适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耐半阴,有一定的耐寒性。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当年移栽的树桩不要施肥,盆土干燥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夏季高温时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曝晒。第二年的生长季节可每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夏季也不必遮光,平时保持盆土湿润,空气干燥时向叶面喷些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光亮翠绿。生长期随时除去影响树形的新枝嫩芽,以保持盆景的美观。
每年的秋末冬初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剪除病枝、交叉枝、平行枝、枯枝,使盆景的内膛通风透光。冬季移至室内,越冬温度宜保持在0℃至 10℃,不要施肥,也不要浇过多的水。每2至3年的春季翻盆一次,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种:细刺枸骨Ilex hylonoma Hu & T. Tang
原变种:细刺枸骨(原变种)Ilex hylonoma Hu & T. Tang var. hylonoma
变种:光叶细刺枸骨Ilex hylonoma Hu & T. Tang var. glabra S. Y. Hu
产于四川(峨眉、江北、南川、巫溪)和贵州(望谟、贞丰);生于海拔700~1780米的山坡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杜天华T. H. Tu 397)。
本变种与细刺拘骨(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革质或厚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主脉上面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