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孙澄,197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学博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
副教授.同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科研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的主要科
研方向为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创作理论和实践研究。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概况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上篇 总释——技术理念的生成发展
第2章 技术理念的求本溯源
2。1 历史述评
2。2 哲学思考
第3章 技术理念的时代特型
3。1 异化
3。2 复归
第4章 技术理念的后化杨弃
4。1 理念整合
4。2 理念层次
中篇 表达——技术理念的体系重构
第5章 技术理念的环境观
5。1 环境的功能性协调
5。2 环境的结构性整合
5。3 环境的时空段持续
第6章 技术理念的文化观
6。1 文化的场认同
6。2 文化的地域契合
6。3 文化的时代表征
第7章 技术理念的时代观
下篇 体验——技术理念的实践感悟
第8章 建筑作品评析
第9章 创作纲络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100433B
20世纪是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世纪,同时又是建筑长足进步的一个世纪。技术与建筑的互动发展贯穿了整个20世纪,在世纪交替之际,又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方面,1960年代以来出现的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感到技术的局限与无奈,引发了建筑领域对于技术、技术思维和观念的反思;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新技术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状态,它的爆发将带来建筑学的巨大变革,新技术引发新的技术思考。“技术的建设力和破坏力在同时增加”,如何把握好技术这柄“双刃剑”,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避免祸患,成为我们在世纪之交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外一批关注技术并努力探索的建筑师在创作实践中体现出积极的技术思想,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在学术界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一些新的创作理念和方法非常值得研究、总结和借鉴。反观国内,技术滞后已成为建筑创作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缺乏对于先进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以及相关创作理念的更新是导致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差距的主要根源之一。许多建筑实践对于蕴藏在技术背景中的丰富可能性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和发挥;在技术上表现的盲目、浮躁导致设计水平的低下。因此,从技术视角对于现代建筑创作理念的深层研究,对发展和丰富现代建筑创作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充分发挥技术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确定适宜我国的建筑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
中国八大古建筑元素: 一、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
看你是需要看实效性的建筑信息还是要可以收藏的那类了建筑创作改版之后每一本都是大师专辑,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且制作质量很高,类似于《El Croquis建筑素描》
长城是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国家用来防御游牧民族的骚扰掠夺。现在长城已经失去了防御的作用,仅作为历史文化遗迹。现在建筑技术再发达也不能为了复原古代完整长城而破坏历史文化遗迹。
中国传统建筑语汇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分析漠视传统建筑文化的原因及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困难。列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点。分析改革开放后对传统建筑文化运用的教训及经验。展望传统建筑文化的前景。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再现
分析了现代建筑创作中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成功作品的经验,提出应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运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创作形式,重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从而创作出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建筑。
建筑创作中的立意与构思,ISBN:9787112048984,作者:卢济威著
2100433B
《莫伯治大师建筑创作实践与理念》由吴宇江,莫旭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莫伯治大师建筑创作实践与理念》可供广大建筑师、建筑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以建筑创作的理论(上篇)与建筑设计实践(下篇)两个角度阐述现代羌式建筑创作的设计方法。理论层面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系统地总结和提炼“羌式”建筑风貌的模式语言,并从聚落、院落、形体、立面装饰、材料与肌理、色彩六个要素构建羌式建筑风貌模式的内容体系,提出“原生型”“传承型”“演绎型”三种现代羌式建筑风貌创作的手法,并阐述其含义与具体运用。实践层面,分别进行了乡村民居、单元式住宅、中小学教育建筑、酒店民宿等类型的建筑进行了创作实践研究,展示例证方案30余个,为羌族地区美丽新村建设和羌族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