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布鲁诺·赛维在本书中写道:“这些记载和别的任何逆反行为一样,有着相同的目的,制分歧。如果它们挑起了争端,它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没有喋渠不休地谈论建筑,我们最终要开始的是阐述建筑。”被弗兰克·劳埃徳·赖特称之为“我们时代最敏锐的建筑评论家”的布鲁诺·赛维的《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每个对房屋设计、买卖、观察或居住有兴趣的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
在本书第一部分里,赛维提出了七个原则,即“反而规则”,意图在原先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徳·罗和赖特等人创立的基础上编写新的建筑学语言。一改古典装饰风格派古典语言,强调秩序、比例和对称的抽象原则,他提出了一种替代的传递体系,这一体系的特征是自由表达内涵和功能;强调变异和不一致;动态的多维视觉;元素独立的相互作用;建筑和工程间的有机结合;设计的居住空间是为了致用以及每一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第二部分追溯了建筑学和史学著作之间的对话,指出了建筑学的现代语言并不是现代建筑学的语言,而是所有创见性的建筑学的真实传递体系。对20世纪从古希到巴洛克风格作品的建筑文献的研究揭示:各项历史贡献都具有两种对立的作用;促使复旧的反面作用和充实建筑学的现代语言的正面作用。因此,我们发现,在勒·柯布西耶和希腊城市规划之间,路易斯·康和哈徳良时代的罗马建筑之间,手工艺运动和中世纪语汇之间,以及最值得注意的是波较米尼在较马的圣卡洛教学和费兰克·劳埃徳·赖特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两种螺旋形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
罗马大学的建筑史教授布鲁诺·赛维写过很多书,包括《建筑建筑空间论》,该书已被译成11种语言,成为许多国家建筑课程的基本教科书。《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是从两种意大利原著翻译过来的,它们构成了1977年1月和2月华盛顿大学讲授的两种沃克-艾姆斯讲义的基本资料。
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历史学教授。1918年生于罗马一个古老的犹太家族。早年曾从事反法西斯斗争。1939年离开意大利,194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43年返回意大利,后在威尼斯和罗马大学讲授建筑历史。
第一部分 反古典学说的准则
引言 谈谈建筑学
第1章 设计方法论
第2章 非对称性和不协调性
第3章 反古典的三维透视法
第4章 四维分解法
第5章 悬挑、薄壳和薄膜结构
第6章 时空连续
第7章 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组合
结语 未完成的建筑和粗陋艺术
跋
1.成熟
2.手法主义的和语言
3.基本原则的历史顺序
4.对于语言和符号关系的误解
5.城镇规划中的7条原则
6.关于建筑创作的问与答
第二部分 建筑与建筑史
引言 反古曲主义与勒·柯布西耶
第8章 中世纪文化、工艺美术运动、新罗马形式:作为设计方法的一系列功能原则
第9章 哥特形式的历史,19世纪的工程,新艺术运动,花园城市,非对称性和不协调性;悬挑,壳体和薄膜结构
第10章 文艺复兴和理性主义:三维反透视,四维分解法
第11章 手法主义和巴洛克,有机建筑学:时间和空间,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的再组合
结语 史前史和建筑文化的起点
图片来源2100433B
本书共分20讲,叙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近现代建筑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中外建筑...
本书是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本书共13章,包括建筑概述,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基础,墙体,楼板层与地面,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图的识...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在零之上──现代建筑语言七原则解读
在零之上──现代建筑语言七原则解读
《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内容简介
本书由党亚民、章传银、陈俊勇、张鹏、薛树强著。主要介绍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理论和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建立与维持方法,涵盖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特点及地球动力学影响因素、地球参考系统与参考框架、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地球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垂直参考系统、垂直参考框架建立与维持等内容。
这本书从社会的变迁、艺术运动的影响、材料与技术的进步、古典建筑语言的引用以及地区性的差异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萌芽、发展、消亡和转变的整个过程。本书还加入丰富的插图,更生动地展现了西方后现代主义异彩纷呈的建筑面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建筑发展的状态。
是一本介绍西方后现代建筑艺术语言的书籍。本书从国际主义建筑后期开始谈起,沿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发展轨迹,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评注了多种后现代建筑风格的产生背景、代表性建筑师及作品,以及建筑界对新风格的不同看法。
前言
第一章 似曾相识——古典建筑语言的回归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第二节 后现代的象征主义语言
第三节 历史符号语言
第四节 隐喻建筑语言
第五节 活跃的建筑语言
第二章 多元文化的撞击——古典、现代、未来建筑语言的混合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回潮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问的撞击
第三节 综合历史性建筑语言
第三章 地域主义——建筑的方言化与国际化
第一节 周边关系学说
第二节 地区方言性建筑语言
第三节 方言性建筑语言的国际化
第四章 新形象的探索——丰富建筑语义的发展
第一节 对建筑材料的全新演绎
第二节 建筑在说话
第三节 情感的表达与个性化
第五章 挑战与颠覆——高技术建筑语言的发展
第一节 新结构的探索与新建筑的出现
第二节 高技派新建筑与老问题
第三节 新建筑的新问题
第六章 建筑的哲学化倾向——解构主义对建筑语言的深入剖析
第一节 前人的探索
第二节 诗般的解构语言
第三节 哲人对建筑的再造
后记
参考文献
选图索引2100433B
王其钧,教授,1977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1989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并兼任武汉大学、福州大学教授、武汉大学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建筑图解词典》、《现代建筑图解词典》、《中国建筑语言》、《后现代建筑语言》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等中文书和一些英文专业书籍。其著作曾荣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