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1哲学、公平和香港住房政策
1.1相关背景
1.2香港住房政策的历史发展
1.3本书简介
2社会公平——一个复杂的概念
2.1结果均等
2.2机会平等
2.3公平的性质
2.4中国与西方公平概念的比较
2.5小结
3公共政策中的社会公平
3.1经济政策与社会公平
3.2社会政策、税收与社会公平
3.3政治政策与社会公平
3.4机会平等与公共政策
3.5新右派政策、私有化与公平
3.6儒家思想的公平观与公共政策
3.7小结
4住房政策中的社会公平
4.1私人住房市场与公平
4.2住房需求与社会公平
4.3公屋与公平
4.4自置住房与公平
4.5公平的住房税收政策
4.6儒家公平思想与住房
4.7小结
5香港住房政策的公平性——一个历史视角
5.1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和中国公平观之间的冲突(1954年之前)
5.2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和儒家思想公平观的混合(1954~1972年)
5.3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分配住房作为达到政治和经济目的的手段(1973~1986年)
5.4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之间的冲突(1987~2002年)
5.5附带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2002年以后)——应对亚洲
经济危机的政策
5.6小结
6香港社会设想的公平
6.1内容和简介
6.2住房政策的社会公平
6.3绝对平等的结果公平吗?
6.4公屋资源的合理分配
6.5公屋租住权利继承
6.6自置居所的援助
6.7小结
7公平、公共政策和住房
7.1哲学蕴涵
7.2公共和住房政策方面的公平
7.3小结
参考文献2100433B
容乐所著的《香港住房政策: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的案例研究》一书运用一种新的和独特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多种哲学视角讨论香港公共政策,特别是住房政策中的社会公平问题。本书系统回顾了西方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公平观,并详细考察了各自在住房政策中的解释力。作为对社会管理的一种哲学论述,本书适合于各国哲学、公共管理、住房研究者和学生等相关兴趣者。香港作为政府大规模干预住房市场的特别案例,住房专业人士和相关政策制定者将发现,分析香港住房政策是十分有益的。
《香港住房政策: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的案例研究》作者的博士论文是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政策研究学院完成的,专业是住房政策。之前,作者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供职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仍然沿用前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于二○○二年十一月发表的《房屋政策声明》,即「政府坚守一贯政策,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租住公屋」。这是重要的承担,政府会继续恪守这个提供公共租住房屋的坚...
德国各州的住房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东德一些地区人口迁出引起住宅多余,西德一些地区人口迁入引起住宅短缺,因此德国将住房补助政策从联邦下放到各州,由各州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住房促进和扶助政策。  ...
1)保障层次更清晰。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租赁住房还应包含廉租住房、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鉴于这些租赁住房已有专门的规定,《实施意见》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在增加新的内涵外,也涵盖了现行的单位租...
香港住房政策演变及可借鉴的经验
香港住房政策演变及可借鉴的经验——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短缺,导致香港的房价高。高房价,一方面,抑制了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使人均GDP名列全球第24位香港住宅私有率仅为46%,人均居住面积、环境,也大大低于许多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另一方面,对住房的...
西班牙住房政策向困难户倾斜
西班牙住房政策向困难户倾斜——近几年来,西班牙经济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一方面建筑业飞速发展,使西班牙成为欧洲人均拥有住房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房价一路飙升,也使一部分弱势群体和年轻人在购买住房时面临很大困难。如何妥善解决这些人的住房...
本书旨在对影响英国住房政策的重要事件进行系统和清晰的梳理。本书传承了住房政策研究的跨学科传统,并运用了历史、政治、经济以及住房管理等多方面的材料,帮助我们解释当代有关英国住房问题的讨论。主要内容有:早期住房政策史的简要说明,1980 年代后住房政策演化的详尽讨论;从地方、区域和民族差异的角度清晰探讨了住房所有权的角色变动;全面审视了住房管理改革、规章和公共政策领域出现的非营利部门的影响力;评估住房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和社区参与的政策作用;评价了住房政策与其他政策,如社会计划、社会包容和社会关怀之间的联系。
该书认为,住房政策的制定中凸显出政策裁量与法律控制的矛盾。一方面,住房政策的规范内容涉及公民的住房保障权以及市场中开发商、物权人、消费者等各方的权利义务,需要受到法律控制;另一方面,住房政策承担着社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行政任务,需要充分的政策裁量。传统的合法性控制理论已经无法充分回应住房政策的法律控制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区分住房政策所承担的不同行政任务,探索法律对政策的控制方式。住房政策承担给付行政任务时,运用社会性规制方式的,应获得法律的授权,并缓和适用比例原则;运用行政给付方式的,尽管无须法律保留,但应通过预算、行政内部监督以及基本权利的约束确保其分配的公正。当住房政策兼负宏观调控任务时,应当区分政策的法律后果,形成不同的控制方式,尤其应减少补贴政策的运用。
住房政策涉及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微观市场规制等多重行政任务,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对特定市场领域的全面干预。历史经验证明,这种干预有其成功之处,但失败也比比皆是。注重程序和人权保护价值的法律控制往往是此类政策实施的“绊脚石”。因此,理论研究需要思考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形成适合中国的法律控制机制,使其既能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市场主体的财产自由和公民的福利权,又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该书的结论是,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正视中国行政机关的经济职能,在加强其规制性(侵害性)行政的形式法治(明确的授权依据)的同时,把法律控制的重点放在政策形成过程中如何加强外部监督和民主性的制度设计之上。无论如何,中国现阶段有必要在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政治责任以外,建设规制政府经济职能的法律制度,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合力形成更佳的政策效果与可预期的、安定的规则体系。
科学研究:承担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版《住房政策理论与务实》、《国际住房政策比较》等系列丛书;
公共服务:成为各级政府在住房政策以及相关公共政策方面的思想库、高级智囊,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传播和普及知识。
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住房政策研究方向的应用型和研究型并举的综合性人才,并承担政府在住房政策方面的执行人才培训工作。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