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根据若干典型工程背景,以现场试验测试为主要手段,并结合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进行了大量的加固条件下的地基中的变形、孔压、挤压应力等的变化规律,并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聂庆科、李华伟、胡建敏、白冰所著的《新近吹填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践》共分9章,内容包括:典型沿海新近吹填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基本性质、新近沉积软土一些力学性状、预排水动力固结法设计计算、粉土地基上真空井点降水现场试验、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砂桩与预排水动力固结法联合加固新近吹填土地基现场试验、深厚软土地基上振拔钢护筒对周围土体扰动现场试验、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吹填砂土地基现场试验,以及施工振动对周围土体及环境影响等。
《新近吹填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践》可供从事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加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聂庆科,河北省平乡县人,现为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工程勘察大师。
第1章 典型沿海新近吹填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基本性质
1.1 黄河出海口吹填软土层的物理性质
1.1.1 工程地质特征
1.1.2 吹填土基本物理性质
1.2 黄海海滨吹填砂土地基工程性质
1.2.1 工程地质概况
1.2.2 吹填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1.2.3 吹填砂土的强度特性
第2章 新近沉积软土的一些力学性状
2.1 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软黏土的性状
2.1.1 引言
2.1.2 振动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
2.1.3 试验仪器和方案
2.1.4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和变形
2.1.5 循环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式
2.1.6 循环荷载作用下黏性土的强度特性
2.2 三轴冲击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2.2.1 试验仪器和方法
2.2.2 试验结果分析
第3章 预排水动力固结法设计计算
3.1 引言
3.2 轻型井点降水技术
3.2.1 基本方法
3.2.2 轻型井点设计
3.2.3 井点降水沉降量的计算
3.2.4 井管的安装及抽水
3.2.5 井点降水实施技术
3.3 动力固结法加固地基设计
3.3.1 研究现状
3.3.2 设计计算
第4章 粉土地基上真空井点降水现场试验
4.1 试验概况
4.2 单井井点真空降水现场试验
4.2.1 试验方案说明
4.2.2 降水过程中水位和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4.2.3 降水结束后水位的恢复过程
4.2.4 不同抽水方案的降水效果分析
4.3 单排井点布置真空降水现场试验
4.3.1 试验方案说明
4.3.2 降水过程中水位的变化
4.3.3 抽水井间距的影响分析
4.3.4 抽水井深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4 群井布置真空降水现场试验
4.4.1 试验方案说明
4.4.2 大井法抽水试验降水效果研究
4.4.3 群井(多井点)抽水条件下水位的变化
4.4.4 抽水井深度和间距的比较分析
4.5 单井、单排井点和群井降水特性的比较
4.5.1 稳定后地下水位的比较
4.5.2 抽水过程中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比较
4.6 真空井点降水引起的地层土性变化
4.6.1 现场取样、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
4.6.2 地层土基本物理性质
4.6.3 抽水前后地层土颗粒级配和渗透特性比较
第5章 预排水动力固结法加固新近吹填土地基现场试验
5.1 试验概况
5.2 试验方案和传感器布设
5.3 降水及强夯试验过程
5.4 试验结果分析
5.4.1 出水量和地下水位观测
5.4.2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
5.4.3 分层沉降测试结果
5.4.4 地表沉降
5.5 加固效果检测
5.5.1 加固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比较
5.5.2 静力触探结果
5.5.3 现场荷载板试验
第6章 砂桩与预排水动力固结法联合加固新近吹填土地基现场试验
6.1 工程概况
6.2 现场试验概况.
6.2.1 工程地质条件
6.2.2 基本物理性质
6.2.3 现场测试方案及传感器布设
6.3 沉管砂桩施工及现场降水试验
6.3.1 沉管砂桩设计方案和施工
6.3.2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和实施
6.3.3 降水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6.3.4 孔隙水压力计观测结果分析
6.4 现场强夯试验及工艺参数
6.4.1 强夯试验参数
6.4.2 强夯过程分析
6.4.3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6.4.4 地层深层水平位移
6.4.5 强夯后的地表沉降
6.5 地基加固后的检测与效果分析
6.5.1 静力触探试验
6.5.2 标准贯人试验
6.5.3 现场荷载板试验
6.5.4 加固效果分析
第7章 深厚软土地基上振拔钢护筒对周围土体扰动现场试验
7.1 试验概况
7.2 现场测试方案和布置
7.3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7.3.1 地表位移和沉降
7.3.2 土体挤压应力分布特征
7.3.3 孔隙水压力分布特征
7.3.4 振动过程中挤压应力和孑L隙水压力演化
7.3.5 地层深层水平位移测试
7.4 若干问题讨论
第8章 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吹填砂土地基现场试验
8.1 试验概况
8.2 现场测试方案
8.3 试验结果分析
8.3.1 地表沉降
8.3.2 孔隙水压力分布
8.3.3 土体挤压应力分布
8.3.4 振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挤压应力演化
8.3.5 地层分层沉降
8.4 地基加固效果分析
8.4.1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
8.4.2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
8.5 碎石桩处理吹填砂土地基液化分析
8.5.1 碎石桩处理液化地基的作用和机理、
8.5.2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判别方法
8.5.3 利用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判断复合地基液化
第9章 施工振动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及环境影响
9.1 引言
9.2 振动沉拔钢护筒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9.2.1 振动测试分析
9.2.2 环境影响控制标准
9.3 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引起周围地表的振动
9.3.1 超低频微振动测振仪
9.3.2 测试原理和方法
9.3.3 传感器布设和加速度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2100433B
《岩土锚固新技术及实践》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田裕甲,教授级高工,1934年10月生于朝鲜平壤;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退休前为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科学院副总工程师。曾任水利部科技司、葛洲坝集团第七工程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顾问;中国岩土锚固工程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技术协作网副理事长;中国基坑专业委员会会员等。
《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实践》主要介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和设计方法,相应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方法,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国内外地基处理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详细介绍了17个重大工程实例及算例。《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实践》内容包括绪论、排水固结法、强夯地基加固理论与实践、强夯加固机理、强夯加固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强夯加固地基的监测与质量检测、强夯加固后的地基变形计算、强夯加固前后饱和软土微结构研究、强夯处理工程实例、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振冲法、挤密桩法、砂石桩、石灰桩、柱锤冲扩桩、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化学加固法、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理论与实践。《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实践》可供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赵立新等编著的《声波测井新技术及应用实践》中大部分研究成果是以南海某海域所采集的全波列测井资料为研究靶区,将南海地区丰富的声波全波列测井资料所携带的地层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并针对海上油气田储层的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通过对声波全波列资料的精细分析和处理,从中提取出对油气储层评价和流体性质识别有用的信息(声波速度、幅度和频率等),并把这些信息资源与常规测井资料相结合,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利用提取的波列属性(振幅和频率)开展了地层流体性质定性识别方法研究;(2)利用提取的速度属性信息开展了储层物性评价及流体性质的关系研究;(3)利用波列属性开展了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的探索研究;(4)利用斯通利波开展了碎屑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的应用研究;(5)利用波列信息开展了裂缝性致密地层的裂缝识别和储层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