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血浆渗透压计算(mmol/L)
仅供参考
①(Cl- HCO3- 20)×2=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②(Na K )×2 BS BUN=mmol/L
(正常人:BS(blood sugar,血糖)为3.9~6.1mmol/LBUN(blood urea nitrogen,尿素氮)为1.78~7.14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
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
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
<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
⑤(Na 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⑥Cl- HCO3-=120-140mmol/L
<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
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
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
<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
⒈74×Ag/L 1.205×Gg/L=85~131.85mmol/L
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 220=307mmol/L
(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 |
50×1000/69000 |
=0.725mmol/L) |
⒊5×(A G/L)除以7.5=18.99kPa
<18.99kPa为低渗
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
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COP(血浆胶体渗透压)=3A 0.2A2 0.01A3 2G 0.2G2 0.01G3A:白蛋白;G球蛋白
正常值:25 -2mmHg,以<20mmHg为低渗透压
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它对血浆渗透压改变(只要改变1%~2%)特别敏感。血浆渗透压升高(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引起神经垂体ADH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尿量减少,保留了水分,恢复体液的渗透压;相反,当体液渗透压降低时,减少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多,从而排出多余的水分。
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85%NaCI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即可看到:在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影细胞(ghost cell)。
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NaCI溶液中时开始出现溶血,在0.35%NaCI溶液中时完全溶血。在某些溶血性疾病中,病人的红细胞开始溶血及完全溶血的NaCI溶液浓度均比正常人高,即红细胞的渗透抵抗性减小了,渗透脆性增加了。
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红细胞的体积和形态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所谓“张力”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例如NaCI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0.85%NaCI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但如尿素,因为它是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1.9%尿素溶液虽然与血浆等渗,但红细胞置入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
定义1: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发生渗透现象,到达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产生的位能差。定义2:水从低渗溶液穿过半透膜进入高渗溶液时产生的压力。比较渗透压的高低:看单位体积内水分子的数目。 单位...
渗透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渗透浓度是用来比较溶液渗透压力的,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全溶质粒子(分子及离子)的浓度,此浓度称为渗透浓度。1 渗透浓度定义: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
对于两侧水溶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渗透压与溶液中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数目和环境温度有关。
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Osm/kgH2O,相当于7个大气压708.9kPa(5330mmHg)。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为1.3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
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生理学教学中血浆渗透压知识点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其专业知识的繁杂和抽象性促使生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以生理学中血浆渗透压为例,结合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新形式,探讨如何提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中暑,低钠血症,脱水,糖尿,低血糖症,昏迷,晕厥,眩晕,少尿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小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小儿低钠血症,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老年人高钠血症,老年人低钠血症,尿崩症,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老年人低血糖昏迷,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正常值:280-32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