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观赏:枝叶扶疏,夏季小型花朵密集枝头,秋季红色或黑色的果实累累,缀满枝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公园绿化或与山石搭配。
药用:根或枝叶。性味酸、涩、凉。清热利湿、化痰止痛。主治痢疾、泄泻、腹痛、咳嗽、吐血、痛经、白带过多。
扦插时间:在中国南京,扦插时间以9月中旬至下旬扦插较好,9月中旬南京气温仍然很高,但较之7月、8月气温已开始逐渐下降,降雨量较少,插穗腐烂率较低。另外,由于西南栒子为温带花木,越冬后萌芽较晚,至4月上旬至中旬时,南京地区气温回升,插条的呼吸、蒸腾作用加强,插床的温度较高,插条易受病菌的感染,或由于水分供应不足而落叶,使得插条逐渐腐烂死亡。9月中旬至下旬扦插有利于插穗成活,但是随着温度的下降,插穗生根进程较慢,且存在移栽后即面临越冬的问题,因此后期需要加强管理。
插床的准备:进行全光雾穴盘托插需预先配好基质,先将基质暴晒一星期,再用0.3%的多菌灵对基质进行的消毒,插床为127目穴盘,将处理好的基质填入穴盘中,浇透水保持基质湿润,11月温度降低,还需再加盖小拱棚,保持小拱棚内空气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在湿度80%以上。
插穗的制备与扦插: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带叶嫩枝,剪成插穗,约5-6厘米长,每根插穗保留4-5片叶子,上剪口剪成平面型,下剪口斜剪,剪口平滑,上剪口在芽上方1-1.5厘米处,下剪口在芽下方0.5厘米处。扦插时用比插穗稍粗的木概作好插孔,插入的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1/3,扦插前需用多菌灵处理插穗。扦插过程要尽可能做到随剪随插,防止插穗失水。
扦插后管理:扦插后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扦插后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供应水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时调节。扦插生根适宜的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以后则逐渐降低,因此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很重要。加盖拱棚后视天气情况,温度过高时需要揭开薄膜,温度略低后再盖回。
炼苗与移栽:由于扦插的时间为9月中下旬,西南栒子大量生根的时间为11-12月,气温逐步下降,插穗生根,水分蒸腾量减少,此时需要逐渐减少喷水量,利于西南栒子的炼苗,待生根的插穗逐渐适应了外界环境后移栽在营养土比较丰富的圃地,由于冬季温度下降,移栽后需加盖拱棚,并适时浇水。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贡山、维西、香格里拉、丽江、鹤庆、大理、昭通、会泽、昆明、文山)、贵州、西藏,泰国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2900米的多石向阳山地灌木丛中。喜光,稍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
西南栒子叶片变异性强,大小不一,下面柔毛由黄白色转到灰绿色。若与木帚栒子(Cotoneaster dielsianus Pritz.)比较,后者花序的花朵较少(3-7朵),叶片先端急尖稀圆钝,可以区别。
半常绿灌木,高1-3米;枝开张,呈弓形弯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嫩枝密被糙伏毛,老时逐渐脱落。叶片厚,椭圆形至卵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具伏生柔毛,老时脱落,下面密被带黄色或白色绒毛;叶柄长2-3毫米,具绒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有毛,成长时脱落。
花5-11朵,成聚伞花序,生于短侧枝顶端,总花梗和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线形,具柔毛;花梗长2-4毫米;花直径6-7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外面密生柔毛,内面先端微具柔毛;花瓣直立,宽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毫米,宽3毫米,先端圆钝,粉红色;雄蕊20,比花瓣短;花柱2-3,离生,短于雄蕊;子房先端有柔毛。果实卵球形,直径6-7毫米,桔红色,初时微具柔毛,最后无毛,常具3小核,有时多至5核。花期6-7月,果期9-10月。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川西南山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川西南山地区的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主体,评价其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安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川西南山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除外)、雅安市(石棉县和汉源县)林地的生态压力指数,借鉴国家级生态安全评价标准,评价研究了川西南山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安全状况,并提出了响应的调控措施.
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价值工程
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价值工程●中南工学院颜长跃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各种改革方案一个接一个,令人应接不暇。各个领域改革的设计者们忙于设计各种改革方案。如何更好地分析这些方案的功能作用和设计成本、实施成本,以及寿命周期内预期的社会收益等状况,以...
毡毛栒子和西南栒子很相似,主要异点在于后者叶片上面幼时毛茸较多,叶柄稍短,花瓣直立,果实桔红色,常具3小核,可以区别。又与华中栒子比较,后者叶片较薄,叶片下面绒毛较少,花药黄色,果实常具1小核,也易识别。
暗红栒子与尖叶栒子近似,惟后者叶片下面毛茸较少,果实亮红色,有2小核,可以区分。
暗红栒子和西南栒子的主要异点在于后者花序上花朵较多(5-11),果实桔红色,嫩枝及花梗密被短柔毛。
中文种名 | 钩毛茜草 |
拉丁学名 | Rubia oncotricha |
科名 | 茜草科 |
采集时间 | 2009年10月25日 |
采集地点 | 云南省寻甸县凤仪乡 |
采集人 | 王智、谭英、隋学艺 |
采集样品类型 | 果实、 |
引种材料类型 | 果实、 |
生活型 | 旱生、草质藤木、落叶、阳性、 |
生态环境 | 山顶、泥土、灌丛、路旁、 |
阴闭度 | 80% |
坡向 | 全坡 |
土壤 | 黄壤 |
地形 | 山地、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小叶栒子、紫茎泽兰、西南栒子、蔷薇属一种。 |
花颜色 | 白 |
果实颜色 | 紫黑 |
种子颜色 | 黑褐 |
茎颜色 | 绿 |
叶子颜色 | 绿 |
花期 | 5-8 |
果期 | 9-11 |
平均鲜重(kg/m2) | 0.2kg/株 |
平均干重(kg/m2) | 0.1kg/株 |
单位面积株数估算(株/ha) | 58 |
分布 | 普遍、 |
单位面积产量 | 5kg |
地区蕴藏量评估 | 丰富 |
标本鉴定人 | 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