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编 号 1949
拉丁纲名 Ascomycetes
中文纲名 子囊菌纲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Uncinula septata
中 文 名 仙石钩丝壳
定 名 人 Salm.
参考文献 戴芳澜: 中国真菌总汇, 第 344 页, 科学出版社, 1979.
采 集 地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 (南蛇藤):辽宁 ( 572 ).福建 ( 341 ).
简介
编 号 1940
拉丁纲名 Ascomycetes
中文纲名 子囊菌纲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Uncinula nankinensis
中 文 名 南京钩丝壳
定 名 人 Tai
参考文献 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 Bot. Ser. 6:2, figs.1-4, 1930.//戴芳澜: 中国真菌总汇, 第 342 页, 科学出版社, 1979.
采 集 地 Acer buergerianum Miq. (三角枫):江苏 ( 325 ).浙江 ( 43 ).安徽 ( 352 ).
形态描述 菌落叶背生,较少叶的两面生,菌丝体存留,形成一定的斑片;子囊壳散生或近聚生,一般叶背生,有时叶面生,在较少情况下也可以长在叶柄上,球-扁豆形,大,直径213―312微米,一般296.5微米,壳壁细胞不明显;附属丝很多,大多比子囊壳直径为短,不分枝,向基部略宽一些,顶端壁薄,基部壁厚,直或略弯曲,无隔膜,无色;子囊在每子囊壳内约30个,狭卵形,圆柱形或近圆柱形,有时卵-矩圆形,有柄,74―106.5×28.5―34微米;孢子在每子囊内8个,23―34×11.5―19微米。分生孢子梗短,40―100×9―11微米,自菌丝体上垂直长出,无色;分生孢子成串,无色,成熟时柠檬形,有颗粒状内含物及液胞,25―40×17―25微米。
菌丝体叶面生,存留,形成白而厚的无定形斑片;子囊果密聚生至近聚生,黑褐色,扁 球形,直径(95-)110-140(-150)μm,壁细 胞清楚,不规则多角形,直径10.2-27.9μm; 附属丝(19-)23-35(-45)根,易断折,直或弯,少数近曲折状,极个别近结节状,往往在不同的子囊果上 长短相差很大,长度约为子囊果直径的1-1.7倍,长(100-)140-180(-240)μm,大多数上下近等粗,宽5.6 -8.9μm,自上而下薄壁,平滑,在全长上稍粗糙或仅在下半部粗糙,无隔膜或在基部有1个隔膜,无色,如有 隔膜则基部细胞褐色,顶端钩状部分简单钩状或卷曲1-1.5圈,圈紧;子囊5-8个,卵形、广卵形、不规则卵形、 卵-椭圆形,大多有明显的柄,少数短柄到近无柄,(50.8-)63.5-76.2(38.1-)43.2-53.3μm;子囊孢子3-5 个,卵形、卵-矩圆形,带黄色,(20.3-)25.4-27.9(-30.5)×(12.7-)15.2-17.8(-20.3)μm。
生长于七叶树属植物上(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