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线损理论计算原理及应用》由广东电网公司编著,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线损理论计算基础、送电线路的线损计算、双绕组变压器及三绕组变压器的线损计算、配电网线损的计算、低压电网线损和基于潮流算法的主电网损耗计算、线损理论计算实例和线损理论计算语音教程的内容简介。本书重点收集了大量的计算实例,结合实际工作提供了实操的数据。
《线损理论计算原理及应用》适用于供电企业线损理论计算工作,可广泛应用于供电企业线损相关单位及各个部门。
前言第一章 线损理论计算基础 第一节 线损定义 第二节 技术线损的组成和降损措施 第三节 线损计算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送电线路的线损计算 第一节 线路的增阻系数 第二节 整条线路阻波器的损耗 第三节 带有电缆的送电线路的电能损耗 第四节 架空送电线路的避雷线的电能损耗 第五节 架空送电线路的电晕损耗 第六节 送电线路的避雷线的损耗比较汇总第三章 双绕组变压器的线损计算 第一节 双绕组变压器的损耗参数 第二节 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第三节 双绕组变压器流过电流的损耗功率第四章 三绕组变压器的线损计算 第一节 三绕组变压器损耗参数 第二节 三绕组变压器损耗的计算原则 第三节 归算到高压侧额定容量的负载损耗 第四节 归算到高压侧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的参数计算 第五节 等值电阻的“△-Y”变换 第六节 三绕组变压器的损耗电能第五章 配电网线损的计算 第一节 配电网等值电阻的定义 第二节 全网配电变压器等值电阻 第三节 全网配线等值电阻 第四节 配电网线损的其他问题第六章 低压电网线损 第一节 计算原理 第二节 有总表有功、无功电能读数情形 第三节 没有总表情形第七章 基于潮流算法的主电网损耗计算 第一节 基于潮流算法的主电网损耗计算模型 第二节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第三节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第四节 潮流计算结果修正第八章 线损理论计算实例 第一节 送电线路线损计算 第二节 主变压器损耗计算 第三节 低压电网损耗计算 第四节 配电网损耗计算第九章 线损理论计算语音教程的内容简介 第一节 教程的内容 第二节 教程的使用 第三节 教程的目录参考文献
2100433B
计算线损需要知道线路的电阻和流过的电流。 已知铝线的电阻率ρ=31.7Ω.mm2/km。 那么线路电阻R=ρ*L/S=31.7*2/50=1.268Ω。 按照线路是三相380V的线路计算,功率因数按照...
线损和电压降计算一、 配电线路损耗计算配电线路损耗有功电量与输入有功电量之比,叫做配电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一般大中型企业配电线路的线损率应在1%~3%之间。农网高压线损率应在10%以下,低压线损率...
线损就是电阻消耗的电压或电能,电线的截面积和长度决定电阻的多少,电流决定电压或电能损失的多少,通过的电流越大,电压损失越多,电能损失越大,通过的时间越长,电能损失越多,比入你的用电:电阻公式:R=ρL...
基于Web发布的电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分析管理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发布的电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构架及其功能实现。该系统通过SCADA系统获取电网准实时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聚类算法实现数据自动筛选,以Web方式发布汇总电网理论损耗计算结果,为全面掌握电网损耗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降损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农村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农村配电网的线损在整个电力系统线损中占有很大比例,进行配电网的理论线损计算及分析、采用合理方法降低损耗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村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现状,系统分析了理论线损的计算方法,设计了理论线损计算及分析系统,对实际线路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影响线损的各个因素。
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2100433B
《绿色计算原理与应用》详细介绍了绿色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组成、度量、优化、评价与应用等内容。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研究内容与发展现状,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嵌入式软件的能耗优化与评价,高能效的可定制异构多核体系结构,低能耗的嵌入式操作系统,Internet的动态能耗优化,绿色软件工程,移动云计算的绿色设计,物联网的绿色设计等。
《绿色计算原理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自动化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绿色化”研究、设计与应用的工程人员的参考书。
绪论
1.1绿色计算的背景
1.2绿色计算的发展与现状
1.2.1工业界的发展与现状
1.2.2学术界的发展与现状
1.3绿色计算的定义
1.4绿色计算的研究内容
1.5本书的主要工作
1.6本书的组织结构
1.7小结
参考文献
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2.1引言
2.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2.3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计的软/硬件层次划分
2.4嵌入式系统的系统层低功耗设计技术
2.5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层低功耗设计技术
2.5.1电路级功耗优化
2.5.2逻辑级功耗优化
2.5.3微结构级功耗优化
2.6嵌入式系统硬件低功耗设计技术的应用
2.7嵌入式系统的电池技术
2.8功耗优化的相关工具
2.9小结
参考文献
嵌入式软件的能耗优化与评价
3.1引言
3.1.1嵌入式软件能耗优化研究的背景
3.1.2嵌入式软件能耗优化研究的现状
3.2嵌入式软件能耗的测量方法
3.2.1ARM指令集寻址特征分析
3.2.2ARM指令周期数的计算
3.2.3ARM指令能耗层次分类测量
3.2.4仿真实验与分析
3.3嵌入式软件能耗的测量工具
3.3.1嵌入式软件能耗的统计模型
3.3.2指令周期数的计算方法
3.3.3软件能耗仿真器HMSim
3.3.4仿真实验与分析
3.4源程序结构级软件能耗建模与优化
3.4.1源程序结构级软件能耗模型
3.4.2源程序结构级软件能耗优化方法
3.4.3仿真实验与分析
3.5算法级软件能耗建模与优化
3.5.1算法级软件能耗模型
3.5.2算法特征量的度量
3.5.3算法级软件能耗优化方法
3.5.4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件功耗函数拟合方法
3.5.5仿真实验与分析
3.6软件体系结构级软件能耗建模与优化
3.6.1体系结构级软件能耗模型
3.6.2软件体系结构特征量的度量
3.6.3体系结构级软件能耗优化方法
3.6.4BP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方法
3.6.5仿真实验与分析
3.7软件能耗融合模型
3.7.1融合模型的建立
3.7.2CPI的度量
3.7.3融合模型的线性拟合方法
3.7.4仿真实验与分析
3.8低功耗编译技术
3.8.1运算型功耗优化技术
3.8.2存储型功耗优化技术
3.9软件能耗属性与其他质量属性的关系
3.10软件能耗优化方法的评价
3.10.1层次灰色评价模型
3.10.2仿真实验与分析
3.11小结
参考文献
高能效的可定制异构多核体系结构
4.1引言
4.2高能效的可定制异构多核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
4.2.1多核计算加速比及其能耗
4.2.2异构多核系统概述
4.3面向能耗相关软/硬件划分的层次化控制数据流图建模
4.3.1背景介绍
4.3.2PO—HCDFG的形式化描述
4.3.3PO—HCDFG的主要内容
4.3.4仿真实验与分析
4.4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RTOS功耗优化
4.4.1背景介绍
4.4.2RTOS—Power划分问题的描述
4.4.3一种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方法
4.4.4仿真实验与分析
4.5NoC协议能耗分析
4.5.1背景介绍
4.5.2NoC协议栈及协议能耗的描述
4.5.3NoC物理层协议的能耗分析
4.5.4基于位置概率分布的目录协议能耗模型
4.5.5仿真实验与分析
4.5.6NoC协议能耗的进一步讨论
4.6智能移动终端的异构多核结构与软/硬件划分方法
4.6.1C—Core技术
4.6.2GreenDroid技术
4.7小结
参考文献
低能耗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5.1引言
5.2实时任务调度
5.2.1实时任务调度算法
5.2.2低能耗调度算法的问题难度和硬件制约
5.2.3最优低能耗调度定理及其证明
5.2.4影响实时调度算法产生能耗的因素
5.2.5基于DVS的低能耗任务调度算法
5.3操作系统的功耗管理架构
5.3.1功耗管理架构概述
5.3.2常见的功耗管理架构
5.3.3面向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化统一功耗管理架构
5.4嵌入式Linux的节能子系统CPUFreq
5.4.1CPUFreq的由来
5.4.2CPuFreq的设计和使用
5.4.3ondemandgovernor的来源及实现
5.5小结
参考文献
Internet的动态能耗优化
6.1引言
6.2Internet的能耗特性
6.2.1功耗与负载
6.2.2功耗与配置
6.2.3功耗的评价指标
6.3Internet的低能耗技术分类
6.4节点的动态能耗优化
6.4.1ALR技术
6.4.2Sleeping技术
6.4.3ALR技术与Sleeping技术的比较
6.5节点间协同的动态能耗优化
6.5.1单层网络能耗优化
6.5.2多层网络能耗优化
6.5.3节点间协同的动态能耗优化技术面临的挑战
6.6面向IPoverTDMoverDWDM的多层网络能耗优化
6.6.1网络模型及节能机制
6.6.2多层网络能耗优化建模
6.6.3仿真实验与分析
6.7小结
参考文献
绿色软件工程
7.1引言
7.2绿色软件及绿色软件工程
7.2.1绿色软件
7.2.2绿色软件工程
7.3绿色软件工程过程模型
7.3.1Shenoy绿色软件工程过程模型
7.3.2GREENSOFT参考模型
7.4绿色软件的需求工程
7.5绿色软件的系统设计
7.5.1HS/HA并行软件架构
7.5.2功率感知软件架构
7.6绿色软件的设计、构造与编译技术
7.7绿色软件的测试、评价与验证
7.7.1绿色软件的测试
7.7.2绿色软件的评价与验证
7.8绿色软件的部署与开发运行保障工具
7.8.1绿色软件的部署
7.8.2绿色软件开发与运行保障的集成与验证平台
7.9小结
参考文献
移动云计算的绿色设计
8.1引言
8.2智能移动终端的协同节能设计
8.2.1智能手机硬件体系结构及节能设计
8.2.2智能手机软件体系结构及节能设计
8.3无线通信网络的绿色设计
8.3.1基于proxy的移动设备节能技术
8.3.2基于云计算的移动设备节能技术
8.4“云端”的资源管理
8.4.1数据存储体系结构
8.4.2数据资源管理
8.5“云端”与“终端”的虚拟化技术
8.5.1“云端”的虚拟化技术
8.5.2“终端”的虚拟化技术
8.6“云端”的并行任务调度算法及编程模型
8.7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和电力系统
8.8小结
参考文献
物联网的绿色设计
9.1引言
9.2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管理策略
9.2.1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管理概述
9.2.2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级能耗分析和管理
9.2.3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级能耗管理
9.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动态任务分配
9.3.1问题描述
9.3.2节能动态任务分配算法
9.3.3仿真实验与分析
9.4基于预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功耗管理
9.4.1动态功耗管理引言
9.4.2传感器节点的状态模型
9.4.3基于灰色模型的动态功耗管理算法设计
9.4.4仿真实验与分析
9.5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的簇头选择
9.5.1簇头选择引言
9.5.2基于模糊逻辑的簇头选择
9.5.3仿真实验与分析
9.6小结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