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副题名
外文题名
Study 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 Forest in the Lesser Xing’an Mountains
论文作者
葛剑平著
导师
李景文教授指导
学科专业
生态学
学位级别
d 1993n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1993
关键词
红松林 森林群落生态 小兴安岭
馆藏号
S718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12002634488
馆藏目录
1998\S718\13
夏天涨得快,冬天就慢一些
红松比云杉生长习性上早萌动一个星期左右。 红松面板的声音比较舒展和开阔,且能较快进入良好的震动状态;而白松面板古典吉他的声音则比较有穿透力,层次清晰,且变化更加丰富多彩。一般而言,同型号的古典吉...
红松喜光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不宜过干、过湿的土壤及严寒气候。在温寒多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棕色森林土上生长最好。红松属半阳性树种,浅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幼...
红松林木生长轮材质预测的研究
红松林木生长轮材质预测的研究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粗木质残体的研究
论文以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12 hm2)为对象,分析了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径级分布、存在形式、腐烂等级。主要结果如下:①CWD的密度为1 097株/hm2,胸高断面积为18.49 m2/hm2,材积为96.25 m3/hm2。②所有CWD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其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 elini)呈双峰型,其他主要组成树种呈典型的倒"J"型;从材积上看除了兴安落叶松呈随着径级的增加材积也增加的"J"型分布外,其余主要树种均呈近正态分布,总体上材积呈近正态分布。③云冷杉林主要以干基折断、拔根倒、枯立木、干中折断为主,随着径级的增加枯立木和树段的比例逐渐减少,而根桩和干中折断逐渐增加,拔根倒先增加后减少,干基折断变化不大。④腐烂等级呈近正态分布,且主要分布在Ⅲ、Ⅱ和Ⅳ等级。随着径级的增大,Ⅰ、Ⅱ和Ⅲ等级的比例减少,Ⅳ和Ⅴ等级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枯立木以Ⅱ、Ⅰ、Ⅲ等级为主,干中折断Ⅲ等级较多,拔根倒、干基折断、树段等相对于其他存在方式各腐烂等级的比例相对均匀,而根桩以Ⅴ等级为主。
林分断面积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体系中的核心因子之一。探讨林分断面积变化规律,对于深入理解林分空间结构特性、揭示林木生长变化规律、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共分7章,包括林分断面积生长模拟研究概述、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规律、间伐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林分水平断面积生长模拟、单木断面积变化规律和单木断面积生长模拟等。
·查看全部>>
前言
1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拟研究概述
1.1 林分水平断面积模拟
1.2 径阶断面积生长模拟
1.3 单木断面积生长模拟
参考文献
2 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规律
2.1 试验地概况
2.2 密度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林分断面积的变化规律
2.4.2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拟
2.4.3 枯死木断面积变化规律
2.4.4 雪灾对林分断面积的影响
2.4.5 自然整枝与林龄
2.4.6 自然整枝与间伐
2.4.7 自然整枝与林分断面积
2.4.8 自然整枝与林分密度
2.4.9 自然整枝与立地
2.5 小结
参考文献
3 杉木人工林间伐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间伐前后林分断面积变化趋势比较
3.3.2 间伐次数与林分密度、立地之间的关系
3.3.3 间伐强度与林分密度、立地的关系
3.3.4 间伐前后断面积分布规律
3.3.5 间伐后与未间伐同密度林分断面积比较
3.3.6 相同立地和初植密度未间伐和间伐林分断面积比较
3.4 小结
参考文献
4 杉木林分断面积模拟
4.1 模型的分类
4.2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应具备的条件
4.3 动态模型的推导过程
4.4 模拟过程中的自相关
4.5 模型拟合及检验
4.5.1 模型拟合原理
4.5.2 模型拟合与检验
4.6 结果与分析
4.6.1 林分断面积生长特性
4.6.2 模型自相关
4.6.3 模拟精度的提高
4.7 小结
参考文献
5 杉木林分径阶断面积动态分布模拟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模型选择的标准
5.2.2 径阶大小与断面积模拟精度之间的关系
5.2.3 径阶数量与模拟精度之间的关系
5.2.4 理论上渐近值与模拟精度之间的关系
5.2.5 模拟渐近值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5.2.6 模型参数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
5.3 小结
参考文献
6 杉木人工林单木断面积变化规律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Chow检验
6.2.2 林分因子与单木断面积之间的关系
6.2.3 间伐过程中单木断面积对比分析
6.2.4 间伐后小区单木断面积比较
6.3 小结
参考文献
7 杉木人工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拟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试验设计
7.1.3 模拟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年珠样地单木断面积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7.2.2 立地条件与林龄对单木断面积的影响
7.2.3 青石湾样地单木断面积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7.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查看全部>>2100433B
树轮-气候响应机制是进行古气候重建、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气侯变化规律的基础,但目前对树轮气候响应机制缺乏树木生理生态学基础研究,因此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研究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项目拟在祁连山东部选择祁连圆柏、云杉、油松等不同针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对树木径向生长、树干液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在生长季内,定期对树木的光合作用进行监测,同时制取不同树种的形成层切片观测形成层细胞变化规律;结合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树木径向生长和各项生理指标以及形成层细胞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关系。在定点连续观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生长模型Vaganov-Shashkin模型的树木生长过程模拟研究,综合探讨研究区不同树木径向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确定影响不同树种树木径向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揭示不同树种树轮/气候响应机制,为树轮气候学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还将为研究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