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信息与电子工程

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研究领域。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 Top 10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其中,“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领域近年来核心论文发表数量增速最为显著,其次为“面向智能计算的存算一体技术”领域。  

信息与电子工程相关信息

2021全球工程前沿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杨宝峰院士介绍,186项全球工程前沿遴选自机械与运载工程等9个领域。

查看详情

信息与电子工程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电子电源线

  • RV 0.12mm2 (7/0.15)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 0.3mm2 (16/0.15)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 0.5mm2 (16/0.2)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 0.75mm2 (24/0.2)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子电源线

  • RVS 2×0.5mm2 (2×16/0.2)双绞
  • km
  • 利路通
  • 13%
  • 深圳利路通科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子信息标签

  • 电子信息标签
  • 7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4-12
查看价格

电子签名指纹识别系统

  • 信息.2、开庭前或完毕后,当事人通过手写签名指纹按捺仪,签字指纹按捺自动把电子签名自动上传到笔录案件中,自动关联到案件信息中,减少书记员工作.3、高清庭审主机兼容.
  • 5套
  • 1
  • 不限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30
查看价格

电子签名指纹识别系统

  • 信息.2、开庭前或完毕后,当事人通过手写签名指纹按捺仪,签字指纹按捺自动把电子签名自动上传到笔录案件中,自动关联到案件信息中,减少书记员工作.3、高清庭审主机兼容.提供三年授权:5套
  • 5套
  • 3
  • 网御、华为、华三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9
查看价格

电子发票

  • 电子发票
  • 1年
  • 3
  • 国产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9-09
查看价格

安全隔离信息交换系统

  • 安全隔离信息交换系统FerryWay3590
  • 1套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14
查看价格

信息与电子工程研究范围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 Top 10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其中,“智能超表面无线通信”领域近年来核心论文发表数量增速最为显著,其次为“面向智能计算的存算一体技术”领域。

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Top 10工程开发前沿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

查看详情

信息与电子工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信息与电子工程文献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格式:pdf

大小:10.1MB

页数: 57页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格式:pdf

大小:10.1MB

页数: 1页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本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各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电工电子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改革建议,从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考核制度地升级等多个角度分析电工电子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电工电子技术是多个不同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就需要构建多类别模块化组合式的改革方式。

电子信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机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注: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可能不同。

查看详情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院系简介

始建于1960年,创立之初为华中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经过学科的演变发展,由无线电工程系组建电子工程系,其后自动控制组调出,电子工程系电子组后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00年5月合校后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本系拥有二个一级学科(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3年4月又获准自主设置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技术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本系设有国家电工电子教学研究基地;设有2个本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校开办多年的因材施教电类提高班由电信系进行管理。

电信系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子部分)的承建方和启明学院电工电子科技创新基地的主要成员院系。

查看详情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创办的物理系,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二级学院之一。在历经电子工程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两个发展时期后,为强化学科优势,按照学校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规划,通过机构改革,资源整合,于2011年3月成立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现拥有一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立项建设)和电子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学(师范)三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900余人,教职员工51人。

学院教师队伍实力较强。在学院从事教学的教师队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2人。同时,汇聚了一批有较大地方影响力的优秀教学科研人员,其中包括全国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人选4人,硕士生导师7人。还有期刊审稿专家、万州区学术技术带头人、产业顾问、企业特聘专家等多名。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较为完备。学院建有“信号与信息处理”校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校企联合“远风机械电子研究所”。设有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实验室、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室、光信息技术实验室、嵌入式与DPS系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电工电子、通信基础、大学物理基础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学等教学实验室。拥有实验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5000多平方米。同时,拥有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20余万册,有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可用,并建有专门的文献资料室。

学院科学研究基础扎实。近5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人员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36项(含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达562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3篇,其中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量子电子学报》等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被SCI、EI收录5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万州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学院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过硬。学院拥有市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示范区1个(面向三峡库区机电产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5年,学生科研项目立项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取得省市级以上奖项20余项,在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近5年,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20余人,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落实科学发展,紧密围绕重庆市和三峡库区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以加强申硕学科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重点做好了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院连续多年荣获教学管理先进集体、优秀基层党总支、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数字化校园建设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师生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培育优势,凝练特色,全面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把我校建成综合性大学而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