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紫薇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
【别名】:痒痒树,因轻挠其树杆然整株亦动而得名
【原产地】:亚洲南部及大洋洲北部,中国为其分布和栽培中心。
【主要花期】:5~8月
【高度×冠幅】:高性品种2m~6m×1~4m;矮性品种30cm~100cm×20~60cm
【质感】:中至细
【色泽】:叶深绿色,冬季落叶。花有粉红、桃红、紫红、白等色。
【光照】:阳性植物。需强光。
【生育适温】:23~30℃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具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5-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脉有微柔毛,侧脉3-7对,小脉不明显;无柄或叶柄很短。花淡红色或紫色、白色,直径3-4厘米,常组成7-20厘米的顶生圆锥花序;花梗长3-15毫米,中轴及花梗均被柔毛;花萼长7-10毫米,外面平滑无棱,但鲜时萼筒有微突起短棱,两面无毛,裂片6,三角形,直立,无附属体;花瓣6,皱缩,长12-20毫米,具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的长得多;子房3-6室,无毛。蒴果椭圆状球形或阔椭圆形,长1-1.3厘米,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
紫薇树分布于东南亚至大洋洲,全属约50种,中国有16种,早在1000年前已有栽培。通常用扦插和播种法繁殖。在北京以南的广大地区可以露地 种植。耐寒和抗干旱能力较强;喜生于石灰性...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首先纠正一下楼主的观点,其实细叶紫薇就是常说的紫薇,是相对于大叶紫薇而言的!!!以下分别从形态、习性、分布简单区分两者:紫薇(即细叶紫薇)——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最高可达7米;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叶片长3...
生长速度快,耐热、较耐寒、耐旱、耐瘠、耐风、稍耐阴、耐酸、耐碱、抗污染、易移植。
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吉林均有生长或栽培;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原产亚洲,现广植于热带地区。
仲夏开花万紫千红,为优良园景树、行道树、遮荫树、林浴树。适于各式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
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寿命长,树龄有达200年的,现热带地区已广泛栽培为庭园观赏树,有时亦作盆景。花白色的称银薇 L. indica Linn. f. alba ( Nichols.) Rehd.。紫薇的木材坚硬、耐腐,可作农具、家具、建筑等用材;树皮、叶及花为强泻剂;根和树皮煎剂可治咯血、吐血、便血。
红叶复花矮紫薇的生长特点
红叶复花矮紫薇的生长特点 红叶复花矮紫薇由矮紫薇改良成的红叶中矮紫薇。千 屈菜科紫薇属落叶小藻木。国内资源较少。株高 50-120公 分,新枝红色,具 4棱,单叶对生或互生,新叶嫩红色,秋 季鲜红,椭圆形至倒卵形。圆锥花序顶生,花瓣 6 片,近圆 形,呈皱缩状, 边缘有不规则缺刻, 基部具爪。 花色由玫红、 桃红渐呈粉红, 重瓣复花白蕾丝边, 夏秋季节开放, 花期长, 花色呈现两种色彩。蒴果椭圆形,内有种子多粒。一般当年 生的播种苗长到 4—5厘米即可开花, 20-25厘米的 2年生 植株就能花满枝头。 红叶复花矮紫薇的生长特点: (1) 嫩叶紫红,色彩鲜艳,持续到五月下旬, 6月老 叶转绿; (2) 芽早熟,至使早花,多花,矮生,枝型紧凑; (3) 花重瓣,玫瑰红色镶白边,类似香石竹切花,花 艳花奇,花期 6-10 月,盛夏盛花,花期长,在夏季修剪能 调节花期。 8月上旬修剪,国庆节即可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