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在沿海开发研究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实验室总资产达850多万元,拥有综合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天文天象、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六个实验室和海洋与海岸研究所,设备先进,环境一流。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要求安排学生到南京、连云港、青岛、宁波、黄山等地进行专业考察。通过教育实习与专业实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全国地理课件制作大赛、江苏省水文化创意设计等专业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每年有40多名同学考取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考研考公录取率名列全校前茅。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9%以上。 2100433B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河北经济首强城市,东临渤海,西接京津,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深厚的人文资源。 学校创建于1956年,初名为唐山速...
淮师王营校区 普通奖学金一学期的话,一等奖学金一学期1200,二等600,三等300。 加起来获得奖学金的总人数占班级三分之一。一等大概一个人班级1-3人,二等3-4人,三等5-10人左右。 在班级能...
13,15栋是四人间,其余的是八人间。八人间分里外两间~~~里面是睡觉的,分上下铺~~~床边有插座,一人一个,靠墙有放箱子的地方。外面是桌子,有电话,有小书架,没有电脑桌。里外都有电扇(吊扇,里间的电...
杭州师范学院规划设计说明
1 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宗旨: 以理性的规划理念, 整体化的建筑设计思维, 自由的景观设计手法达成建筑内涵和场所精神的完美契合, 表达大学的文化理念和明确的文化特性。 1. 概 述 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座落于杭州三大大学城之一 的下沙省高教园区东区, 地块位于高教 4 号路与高教 6 号路, 高教 11 号路与滨江大道之间,整个新校区征地面积 54.8hm 2 ( 823 亩),总用地面积 47.8hm 2。基地东侧为滨江大道,西、 南两侧均为学生宿舍区。 杭州师范学院未来发展定位是“省内重点,全国一流的 综合性大学” 。规划按在校本科生 10000 人,研究生 2000 人 的规模进行设计。 2. 设计依据 2.1 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总体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征集 文件及补充文件㈠、㈡。 2.2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东区控制性规划》和杭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及有关文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学院在创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以加强专业建设和
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了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开拓”的优良系风。
巩固和努力提高3个本科专业办学基础,2007-2015 年还拟新增交通工程、城市规划等本科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到2014年本科在校生发展到1100人左右,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努力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勤奋敬业、团结高效的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尊重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
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高,竞争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上,提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适应能力强”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该院围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就树立新型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与教学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和讨论,并逐步形成了 “以教师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本科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办学思路。
1996年,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立国土资源与城镇建设大专班,两年后改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1年开设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咸阳教育学院合并为咸阳师范学院,地理系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开始招收地理科学本科生。2003年,顺应学科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地理系更名为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同年下半年,学院成立土木工程系,并入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2009年更名为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经过多年的本科教学实践,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在学科方面又迈出了新步伐,先后开设地理信息系统(2004年)、旅游管理(2005年)两个本科专业,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有区域资源环境研究所、咸阳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咸阳市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另有外聘和返聘教师8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13人。已获博士学位者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人,业已形成以高学历和高职称为主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学科结构。
学院遵循“思想作风朴实、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扎实、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系、土木工程系一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各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实验室、教育实习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拥有面积1008.6 m2、价值555.5万元、设备先进的地理实验室(含自然地理实验分室、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分室和环境分析中心),以及593.4 m2的气象实习园地。配有多媒体教室、绘图实习室等教学专用教室和藏书总量约2.16万余册的资料室。建成野外实习基地20余处,分布于陕西、四川、河南、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教育实习基地遍布咸阳市大多数县区。
学院党政班子追求“团结、民主、服务、高效”的工作作风,教职工奉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立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既有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又有严抓共管的组织体系。曾3次获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1次获陕西省高校系统“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总支。教职工先后有多人荣获省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省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省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省教育厅实验室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有2项教学成果分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近三年来,学生中有 7人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人获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1个团支部获省级“五四红旗团支部”,1人获省级优秀团员。
内江师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为内江师范学院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2008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正式更名为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