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异叶肿柄菊为热带、亚热带特有植物,不耐霜冻。适应性强,耐干旱和疲瘠。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但以在湿润而肥沃的沙土至壤土上生长最盛。逸生者常见于河岸、沟边、田边及路边。在海南,异叶肿柄菊5月中旬开始开花,6–7月种子陆续成熟,花期长,可延至12月份。在广东,3–5月种植,0–11月开花,翌年二月种子成熟。异叶肿柄菊具无限开花习性,边开花、边成熟,每个花序结种100–130粒,瘦果千粒重5–6g。肿柄菊再生能力强,耐如刈割,一般年刈割4–5次。
中国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有栽培或逸生。原产于墨西哥,20世纪初传入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已呈野生状态。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
中文学名:肿柄菊
拉丁学名: Tithonia diversifolia A. Gray
别称: 假向日葵、金光菊、异叶肿柄菊、臭菊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 肿柄菊属
英文名: Mexican Sunflower
原产地:中美洲及墨西哥
入侵地:广东、广西、浙江、云南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高2.5一3.0m,有分枝,密被短柔毛。叶大而柔软,卵形、卵状三角形或近圆形,长22一27cm。宽16.5一185cm,3一5深裂,上部则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基出三脉头状花序顶生,直径5—15Cm;总苞片4层,外层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内层的长披针形;花托具刚硬的托片;舌状花1层,黄色,舌片长卵形,管状黄色。牧果矩圆状椭圆形,紫褐色,稍压扁,顶冠有芒刺。
异叶肿柄菊秆多汁,叶柔软,营养丰富,但适口性不佳。在饲料短缺的平原地区,耕牛喜食。肿柄菊适应性强,茎叶产量高,易腐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非豆科绿肥作物。并且本种根系发达,固沙性能好,可作为改造沙荒地的先锋作物。
异叶肿柄菊可用种子或插条繁殖。用种子繁殖时需采用育苗移栽法,先将种子播于苗床上,约2个月后,苗高20–30cm时移栽。插条繁殖时,可先假植后移栽,也可直接用插条定植,种茎需选用二年生老枝或当年生枝条的中下部,截成长15–20cm小段,无论育苗移栽还插条定植,均宜选在阴雨天进行。种植规格为:50cm×80m或即50cm×100m。种前亩施有机肥500一1000kg、磷肥15一20kg作基肥。
HPLC同时检测狭叶松果菊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对狭叶松果菊组培苗不同部位、愈伤组织以及不同株系毛状根中的松果菊苷和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同时测定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实验采用Kromasil O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10∶15∶7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在0~25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方面松果菊苷为97.6%(RSD=0.83%),绿原酸为98.5%(RSD=0.91%)。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小叶榕叶中异牡荆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叶榕叶中异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采收期小叶榕叶的异牡荆苷的含量差异。方法用HPLC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38∶62),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不同采收期药材异牡荆苷最高含量达0.69%,最低为0.18%,7~12月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于小叶榕叶中异牡荆苷的含量测定。
工业用途
异长叶烯是由重质松节油中的长叶烯经过催化异构所得产物,和长叶烯一样也是一种倍半萜烯,是合成香料工业中一种新型的原料,可以合成异长叶烷酮、异长叶烯酮、异长叶烯醇、乙酸异长叶烯酯、羟甲基异长叶烯等香料;其本身具有木香香气,以在现代合成香料工业中的得到广泛的应用。
无色或黄色液体。相对密度约0.997-1.010,折射率1.498-1.503,闪点106℃,溶于乙醇。香气有力,有新鲜木香,又有甚似天然广藿香样木香及壤香。香气较持久。
用重松节油中的长叶烯为原料,在冰醋酸加入少量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滴加长叶烯,异构化完毕,降温,保持在35~50℃滴加30%的双氧水[投料比1∶(1.1~1.4)mol]保持氧水稍过量,但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副反应。反应完毕,经分离、中和、水洗、干燥、蒸馏,得到异长叶烷酮,得率87%,酮含量65%。若再用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甲醇经一系列处理,经差向异构化后,含酮量可提高到80%左右。
宜在木香香型中使用,可给以木香,并能与其他木香香气香料和合协调。用于香水香精中可赋予头香。还能在许多香型的复方中协调。宜用于男用的木香香型香精中,用量为1%-5%。
异长叶烷酮衬塑铁桶或铝听包装。防晒,放于通风阴凉处。
【药 名】:异叶鳞始蕨
【拼 音】:YIYELINSHIJUE
【来 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异叶鳞始蕨的全草。
【功 效】:活血止血、祛瘀定痛。
【主 治】:用于各种内外出血症;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15克,水煎服。
【别 名】:异叶双唇蕨(《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异叶林蕨(《海南植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南部。
【拉丁名】:Lindsaea heterophylla Dry-Smith
【考 证】: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