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刊为仪表行业学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的最新消息及技术发展,国内外仪器仪表的研制、工艺、材料及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同时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和刊登一定数量的论文和资料 。
杂志始终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正面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广泛的新闻覆盖,深度的观察思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制作品质,为读者提供精彩纷呈、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以提高品质、满足需求、精心服务为要义,展现一份杂志的风貌。
刊名: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Instrumentation . Analysis . Monitoring
主办: 北京京仪仪器仪表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3720
CN: 11-2048/TH
邮发代号: 18-3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创刊时间:1985
使用时间和测量精度呈数量级差距 中国科协2007年3月发布了他们组织的调查结果:中国仪器仪表中的主体分析仪器,社会上正在应用的有90余种分析仪器,中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为20余种,不到总量的1/3...
一、发展趋势科学仪器未来发展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仪器光学捕获(Optical trap)是一种新型的光学微操作技术。它将一束光用高数值孔径的物镜聚焦成微米级的光斑,形成梯度来实现对微小粒子的...
确定工程项目中的仪器仪表方案,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指导并进行仪器仪表的现场安装;对现有的仪器仪表组织进行维护、保养;参与仪器仪表事故的调查,实施整改防范措施;协助进行仪器仪表成套合同的执行及商务...
自85年元月创刊以来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及认可,目前已入选"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同时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应科技信息化的要求正积极面向市场,望各个企业大力支持,本刊专业范围为:电力、水利、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汽车、船舶、医疗及技术监测与资料分析;各类仪器仪表、信息技术在以上及相关领域内的应用.
本刊设有综述、自动化技术、微机控制、仪器仪表技术、分析与监测、数据采集技术、分析与监测技术等栏目。
仪器仪表校验规定
仪器仪表校验规定 1. 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测量 / 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范, 对公司内部的所有测量 / 计量仪 器进行有效的校准管理,使其能客观正确的反应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和信息,有效的管控产品的质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物料接收、产品制造、质量检验、验证实验等工作的测量 /计量 仪器仪表的校准。 定义: 仪器仪表校准 ---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仪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 或 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仪器仪表校准目的: 通过与标准比较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 4. 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仪器仪 表的申购、使用、和按规定的标准及制成文件进行内部校准。 4.2 品质部:负责公司所有仪器仪表 标准器具的保管、日常维护及在线跟踪各部自校准的完成情况。 4.3 工艺设备部:负责仪器仪表标 件的送外校验,并
压力表检测仪器仪表
Dead weight testers are used for examin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pressure gauges and other pressure measuring instruments without using an external instrument.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the measuring system, the valve units, the built-in screw pump for accurate pressure adjustment and the set of weights. The measuring system itself consists of a precise lapped-in pair of piston and cylinder. Dur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水质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水质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水质标准
第二章地表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一节基础资料的收集
第二节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第三节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第三章水样的采集、保存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第二节水样的预处理
第三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四节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五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四章物理性质的检验
第一节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物理指标监测
第五章滴定分析法
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
第二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三节滴定分析的分类
第六章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第二节沉淀的形成
第三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第四节沉淀条件的选择
第五节沉淀的灼烧
第六节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七章分光光度分析法
第一节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第二节光吸收基本定律
第三节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
第四节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
第五节仪器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八章底质监测
第一节底质监测的意义、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底质采样
第三节底质样品的预处理
第四节底质样品的分解与浸提
实验部分
实验一试剂配制
实验二污水中酸度和碱度的测定
实验三废水中COD的测定
实验四磷(总磷、可溶性正磷酸盐和可溶性总磷)的测定
实验五总氮的测定
实验六氨氮的测定
实验室事故的处理
实践教学内容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2100433B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的进展
§1.2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的基础理论
§2.1 基础知识
§2.2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2.3 变形监测方法和自动化
§2.4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2.5 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及成果表达和解释
§2.6 实例分析
第3章 变形分析的系统论方法
§3.1 系统科学基本理论
§3.2 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系统论原理
§3.3 变形体系统研究的动力学方法
§3.4 根据监测资料计算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3.5 变形体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分析
§3.6 变形体系统失稳的突变模型
§3.7 自组织临界模型
§3.8 数据处理的组合方法
第4章 变形模型的拓扑约束识别
§4.1 引言
§4.2 聚类分析相似性测度
§4.3 变形模型及其检验
§4.4 变形模式的拓扑约束识别
§4.5 拓扑约束识别中多传感器观测数据的应用
§4.6 应用说明
§4.7 应用实例
第5章 变形驱动力反演
§5.1 引言
§5.2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5.3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5.4 基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形驱动力反演
§5.5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的变形驱动力反演
第6章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6.1 卡尔曼滤波基本模型
§6.2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6.3 卡尔曼滤波在测量和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第7章 变形的时序分析和频谱分析法
§7.1 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7.2 时间序列与灰色系统组合模型
§7.3 频域分析方法
§7.4 变形动态响应分析
§7.5 变形时序分析的应用实例
第8章 变形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法
§8.1 概述
§8.2 BP网络及其训练算法
§8.3 BP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8.4 相似相关系数法确定BP网络结构
§8.5 主成分法确定BP网络结构
§8.6 大样本法确定BP网络结构
§8.7 训练样本的质量对BP网络推广能力的影响
§8.8 BP网络的推广能力及网络性能的评估
§8.9 BP网络的改进算法分析
§8.1 0BP网络的智能训练算法
第9章 变形预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9.1 概述
§9.2 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集成的方法
§9.3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结构
§9.4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9.5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规则抽取
第10章 小波理论及小波滤波去噪方法
§10.1 从傅里叶变换到小波分析
§10.2 小波变换
§10.3 小波分解与重构
§10.4 常用小波函数
§10.5 小波分解与重构法去噪
§10.6 非线性小波变换阈值法去噪
§10.7 小波函数的选取与去噪效果
§10.8 小波滤波去噪其它方法
§10.9 小波滤波去噪效果评价指标
第11章 小波多尺度变形分析建模
§11.1 小波多尺度概述
§11.2 观测序列小波多尺度变换特征分析
§11.3 小波多尺度傅里叶时频分析
§11.4 小波多尺度自回归建模
§11.5 小波滤波模型
第12章 小波神经网络变形预测
§12.1 小波神经网络理论
§12.2 小波神经网络变形预测模型及应用
第13章 粗糙集理论及其在边坡破坏模式中的应用
§13.1 粗糙集理论
§13.2 边坡变形破坏地质工程模型
§13.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边坡变形破坏地质工程模型判别
第14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
§14.1 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模型
§14.2 边坡稳定性粗糙集神经网络预测
第15章 非线性问题及其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15.1 概述
§15.2 非线性参数模型的估计方法
§15.3 非线性非参数模型的估计方法
§15.4 非线性半参数模型的估计方法
§15.5 变形分析中的非线性问题及应用
第16章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的发展展望
§16.1 工程的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展望
§16.2 工程的变形分析和预报的发展展望
§16.3 工程安全监测、分析与预报综合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环境类专业实践教程编写目的和要求1
第二节实验3
第三节实习6
第四节课程设计8
第五节毕业设计(论文)9
第二章《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环节教学大纲12
第一节《环境监测与分析》在环境类专业课程中的地位12
第二节《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环节课时安排13
第三节《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内容13
第四节《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大纲15
第五节《环境监测与分析》实习大纲15
第三章环境样品监测分析一般程序18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及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18
第二节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9
第三节样品的预处理24
第四节测定方法的选择39
第五节复杂环境样品监测一般程序举例40
第四章仪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44
第一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4
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法51
第三节气相色谱分析56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62
第五章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知识简介68
第一节分析天平68
第二节常见玻璃仪器简介71
第三节重量分析法基础知识84
第四节监测与分析实验用水的制备方法86
第五节试剂与试液89
第六节监测分析基本概念及监测结果表述91
第六章水质及土壤监测实验95
第一节水样中碱度的测定95
第二节水样中酸度的测定98
第三节水样中硬度的测定100
第四节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103
第五节水中六价铬的测定105
第六节水中悬浮物的测定107
第七节水中溶解氧的测定108
第八节水中挥发性酚类的测定112
第九节水中矿物油的测定116
第十节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119
第十一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122
第十二节总磷的测定126
第十三节水样中常见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法测定129
第十四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铜和锌的含量131
第七章大气监测实验134
第一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134
第二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36
第三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139
第四节大气中苯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143
第五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45
第八章环境生物监测实验148
第一节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149
第二节水中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158
第三节空气中微生物监测160
第四节生物传感器简介163
第九章综合设计性实验167
第一节水中矿物油的测定(设计性实验)167
第二节生活污水中化学及生物指标的综合测定(设计性实验)169
第三节大气中可吸入性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等的分析监测(研究性实验)170
第四节废水中COD快速测定的新技术应用171
第五节废水样品中的全氮分析参考案例173
第十章《环境监测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175
第一节《环境监测实习》任务书175
第二节《环境监测实习》指导书176
第三节某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制订案例179
第四节环境监测实习报告案例188
附录198
附录1国际原子量表198
附录2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99
附录3几种市售酸和氨水的相对密度和浓度200
附录4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一些试剂的常用基本单元200
附录5一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01
附录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2
附录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03
附录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05
附录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1993)209
附录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210
主要参考文献211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