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覆盖型岩溶地基
覆盖型岩溶地基是指在岩溶平原、洼地、谷地中覆盖着较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在上覆土层中常常发育空洞,一般叫土洞(图8-23)。当土洞顶板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失去平衡而产生下陷或塌落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该类型地基常会遇到不均匀沉陷和地面塌陷问题。如广西玉林火电厂的主要设备基础倾斜,水池漏水,仓库开裂,办公楼不均匀沉陷,就是由于从竖井式溶洞中抽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的。当地下水位降深10m时,附近地面多处塌陷,次年3月,塌陷增至130多处,面积0.13km*,因此,凡是岩溶地区有第四纪土层分布的地段,都要注意土洞发育的可能性,应查明土洞的成因、形成条件、土洞的位置、埋深、大小,以及与土洞发育有关的溶洞、溶沟的分布。 2100433B
1.裸露型岩溶地基
裸露型岩溶地基是指岩溶岩体直接出露于地表或其上仅有很薄的愿盖层的地基。又可分为溶洞地基和石芽地基两种。
①溶洞地基地基中若存在浅层溶洞时,当溶洞的规模大、埋深浅、溶洞顶板承受不了建筑物的荷载时,就会使溶洞顶板坍塌、地基失稳。必须评价溶洞顶板的稳定性,查清溶洞的规模、埋深及充填情况。一般认为,对于普通建筑物地基,若地下可溶岩石坚读、完整,裂隙较少,则溶洞顶板厚度大于溶洞最大宽度的1.5倍时,该顶板不致塌陷:若岩石破碎、裂隙较多,则溶洞顶板厚度应大于溶洞最大宽度的3倍时,才是安全的。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或重要建筑物的安全顶板厚度,则需进行专门的地质分析和力学验算才能确定。
②石芽地基在纵横交错的溶沟之间多残留有锥状或尖核状的石芽,致使石灰岩基面高低不平,石芽间的溶沟常被土充填,易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因桩柱支撑不牢靠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图8-22),因此,在石芽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时,必须查清基岩的埋深、起伏情况、覆盖土层的压缩性及石芽的强度。
覆盖型岩溶地基注浆处理与效果检测分析
覆盖型岩溶对建筑地基与建筑自身的安全影响较大,结合某实际工程,分析了地基岩溶的发育情况以及溶洞和土洞发育的形态和规模;根据建筑物的基础形式,采用充填浅部溶洞、裂隙和所有土洞的注浆处理方案,以阻断岩溶发育的通道,挤密加固地基土,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保证注浆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采用由外向内的逐层封闭的注浆方法;采用动态施工技术,根据检测孔的测试结果动态调整施工技术参数.施工完成后对地基进行了物探、检查孔、室内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沉降观测等.结果表明:对岩溶地基注浆处理的加固效果较为显著,注浆后地基土强度、密度、变形等指标提高幅度为6.4%~25.58%;基于静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地基承载力提高大于10%;与桩基础方案和大面积深部溶洞处理方法相比,造价节约20% ~ 30%,工期缩短约1/3.
覆盖型岩溶地基注浆处理与效果检测分析
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对于那些处于覆盖型岩溶区的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土洞与溶洞埋藏的比较深,基岩面起伏大,地下水位频繁变动,因而很容易出现地面塌陷或者是地基滑动等情况,不利于开展地基处理工作.据调查显示,经常出现地面坍陷的岩溶地区,其覆盖层的厚度若是超过30米,就有可能会有少量土洞发育,而且还会因土拱效应稳定其结构;反之,若是覆盖层的厚度不超过30米,且超过10米时,就具备隐蔽性,尤其是在地下水位突然升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坍陷事故,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覆盖土层的厚度不超过10米,就必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措施.以下主要是对覆盖型岩溶地基注浆处理展开的探讨,并对效果检测分析进行了论述,期望可以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岩溶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分:钻孔施工、注浆施工和检测三个环节。
从目前施工程序来看,岩溶地基加固处理共有11道工序,从安全和质量角度考虑,钻孔、浆液制备、压力注浆为关键工序,布孔、钻机就位、下套管固结、基岩钻进、终孔、安装孔口盖或混合器、压浆结束、检测(取芯、面波、压水)均为一般工序。
【学员问题】岩溶地基加固处理施工要点有哪些?
【解答】岩溶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分:钻孔施工、注浆施工和检测三个环节。
从目前施工程序来看,岩溶地基加固处理共有11道工序,从安全和质量角度考虑,钻孔、浆液制备、压力注浆为关键工序,布孔、钻机就位、下套管固结、基岩钻进、终孔、安装孔口盖或混合器、压浆结束、检测(取芯、面波、压水)均为一般工序。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岩溶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分:钻孔施工、注浆施工和检测三个环节。
从目前施工程序来看,岩溶地基加固处理共有11道工序,从安全和质量角度考虑,钻孔、浆液制备、压力注浆为关键工序,布孔、钻机就位、下套管固结、基岩钻进、终孔、安装孔口盖或混合器、压浆结束、检测(取芯、面波、压水)均为一般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