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岩溶地下河及其科学问题 1
1.1 我国南方岩溶地下河及其分布 1
1.1.1 岩溶地下河分布 1
1.1.2 地下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
1.2 地下河管道结构和水流运动复杂性 3
1.2.1 地下河管道结构复杂性 3
1.2.2 地下河管道水流运动复杂性 4
1.3 地下河管道水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5
1.3.1 多重含水介质岩溶地下水评价方法 5
1.3.2 国外主要软件及应用进展 6
1.3.3 国内研究和应用进展 7
第2章 典型地下河自然条件 8
2.1 寨底岩溶地下河系统自然条件 8
2.1.1 人文地理 8
2.1.2 地层及构造 9
2.1.3 寨底岩溶地下河系统 11
2.2 鱼泉岩溶地下河系统自然条件 14
2.2.1 人文地理 14
2.2.2 地层和构造 15
2.2.3 鱼泉地下河系统 17
2.3 万华岩岩溶地下河系统自然条件 22
2.3.1 人文地理 22
2.3.2 地层与构造 24
2.3.3 万华岩地下河系统 26
2.4 大小井岩溶地下河系统自然条件 29
2.4.1 人文地理 29
2.4.2 地层与构造 32
2.4.3 大小井地下河系统 33
第3章 地下河示踪及探测 39
3.1 示踪方法 39
3.1.1 化学离子类示踪剂 39
3.1.2 荧光类示踪剂 40
3.1.3 示踪剂投放量估算 41
3.1.4 示踪剂投放方法 41
3.1.5 示踪结果分析和应用 42
3.2 地下河示踪 44
3.2.1 万华岩地下河示踪 44
3.2.2 鱼泉地下河示踪 49
3.2.3 大小井地下河示踪 52
3.2.4 寨底地下河示踪 55
3.3 浓度曲线分析管道结构及案例 62
3.3.1 钓岩管道结构分析 63
3.3.2 水牛厄管道结构分析 66
3.4 回收强度曲线分析管道结构及案例 68
3.4.1 回收强度曲线分析方法 68
3.4.2 回收强度曲线管道结构分析实例 68
3.4.3 浓度和回收强度曲线分析方法适用范围 70
3.5 水动力场方法分析管道结构及案例 70
3.5.1 水力梯度与水位变化关系 72
3.5.2 管道垂直方向结构分析 73
3.6 水化学场方法分析管道结构及案例 74
3.6.1 案例区水文地质条件 74
3.6.2 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河管道判别 76
3.7 温度场方法分析管道结构及实例 78
3.7.1 地质背景及问题 78
3.7.2 温度场及水文地质意义 78
3.8 示踪材料及对比 82
3.8.1 钼酸铵、钨酸钠及食盐示踪剂对比 82
3.8.2 荧光素钠和罗丹明B 示踪剂对比 83
3.8.3 示踪材料对比结果 86
第4章 地下河动态监测 87
4.1 地下河监测管理系统 87
4.2 地下河监测网 88
4.2.1 寨底地下河监测网 88
4.2.2 鱼泉、大小井及万华岩地下河监测网 92
4.2.3 地下河出口流量监测与计算 97
4.3 监测仪器常见问题及维护 101
4.3.1 压力式水位计常见问题及维护 101
4.3.2 水质仪和雨量计常见问题及维护 104
第5章 地下空间气压微动态特征 106
5.1 空气压力与地下河动态监测关系 106
5.1.1 水位监测与气压关系 106
5.1.2 地下空间环境与气压关系 107
5.2 寨底地下河地下空间气压气温动态特征 108
5.2.1 监测区域自然条件 108
5.2.2 地下气压变化特征 109
5.2.3 地下气温变化特征 112
5.3 万华岩旅游洞穴内气压动态特征 114
5.3.1 气压动态监测 114
5.3.2 洞内气压变化特征 114
第6章 地下河水化学动态特征 118
6.1 寨底地下河水化学动态特征 118
6.1.1 寨底地下河出口水化学动态 118
6.1.2 水化学类型及其分布 123
6.1.3 R 型因子多元统计分析 126
6.1.4 硝酸盐微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129
6.2 万华岩地下河水化学动态特征 134
6.2.1 万华岩地下河出口水化学动态 134
6.2.2 水化学类型及季节性变化 136
6.2.3 多元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139
6.3 鱼泉地下河水化学动态特征 143
6.4 大小井地下河水化学动态特征 147
第7章 地下河水位和流量动态特征 153
7.1 寨底地下河动态特征 153
7.1.1 不同含水介质水位动态特征 153
7.1.2 水位季节性变化及其降水响应特征 155
7.1.3 流量时空变化特征 158
7.2 鱼泉地下河动态特征 159
7.3 万华岩地下河动态特征 160
7.4 大小井地下河动态特征 162
7.4.1 地下河管道典型水文动态类型 162
7.4.2 水位剧烈变化及成因分析 165
7.4.3 流量变化系数及洪峰运动速度 167
7.5 地下河流量衰减系数及对比 169
第8章 地下河水资源量计算 173
8.1 入渗系数和径流模数 173
8.1.1 峰从洼地区入渗系数和径流模数 173
8.1.2 溶蚀丘陵区入渗系数和径流模数 177
8.1.3 深切峡谷区入渗系数和径流模数 181
8.1.4 大小井地下河入渗系数和径流模数 182
8.2 典型地下河水资源量计算 185
第9章 地下河系统模型模拟 187
9.1 Modflow 模型模拟 187
9.1.1 Modflow 和CFP、Drain 模型 187
9.1.2 地下河出口局部区域模型模拟及对比 188
9.1.3 寨底地下河系统模型模拟 191
9.2 SWMM 模型模拟 197
9.2.1 SWMM 模型原理 197
9.2.2 模型概化和模拟数据 200
9.2.3 模拟结果与讨论 208
第10章 地下河管道流模型讨论 211
10.1 高压管流运动特征 211
10.1.1 地下河管道水位动态快速响应特征 211
10.1.2 地下河管道流速变化规律 213
10.1.3 水位响应速度平均流速对比 214
10.2 Darcy ̄Weisbach 管道流模型适宜性讨论 215
第11章 地下河管道空间和库容计算 217
11.1 寨底地下河管道空间及库容评价 217
11.1.1 地下河管道空间及库容计算方法 217
11.1.2 计算结果 219
11.2 岩溶发育强度定量评价 220
11.2.1 寨底地下河系统岩溶发育强度评价 221
11.2.2 溶蚀速率计算结果及比较 226
参考文献 228
图版 2100433B
该书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调查与评价”项目成果及不同类型岩溶区的地下河为背景撰写而成。总结了地下河动态自动化监测及其常见监测问题处理方法、地下河示踪和管道识别方法、化学离子和颜料两大类多种示踪剂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总结了地下河水位、流量、水化学、管道内气压等动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开展了地下河系统水资源量和岩溶发育强度评价,以及地下河管道空间体积及库容评价。阐述了流速和响应速度存在差异的岩溶地下河独特水文地质现象,讨论了Modflow-CFP、SWMM模型和管道水头损失理论在地下河系统模拟应用的局限性和适宜性。
该书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及地质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工程技术及其专业管理人员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针对岩溶地区特殊的资源、环境等问题都与岩溶管道水有关的现象,充分利用中国岩溶地区面积辽阔,环境跨度大(高原岩溶环境、山地岩溶环境、平原岩溶环境及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岩溶环境等)的优势,选择中国岩溶地区,以典型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中岩溶管道水流系统为对象。主要介绍了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与岩溶水地下系统、岩溶地下水系统、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方法、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基本特征及数学物理表述、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模型设计及模拟方法、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的应用等内容;同时,书中还提出了许多留待以后深入、系统研究的课题;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是防震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是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内容包括探测工作的思路步骤与方法、隐伏活动断层多手段多层次探测成果、裸露活动断层地震地质填图、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银川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可供城市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人员、工程勘察人员和有关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也可作为范例供其他城市或地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参考。
本项目查明坑梓街道区域内可溶岩分布范围,研究岩溶地面塌陷发生机制、发展规律,防范岩溶地面塌陷灾害的发生,提供岩溶地面塌陷防治策略,为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勘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等情况,通过研究并制定城市岩溶空间可视化总体技术方案,建立信息化评价流程,构建岩溶分析评价专业模型,开发与完善城市岩溶空间可视化平台,整合与集成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地质、地质灾害和管理数据,实现对各类岩溶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服务,为地质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地质环境政务审批系统平台及各类应用系统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市、区两级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丰富和有效的信息服务,大力促进地质环境监管与决策服务,积极推动地质环境数据共享、有效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本项目查明坑梓街道区域内可溶岩分布范围,研究岩溶地面塌陷发生机制、发展规律,防范岩溶地面塌陷灾害的发生,提供岩溶地面塌陷防治策略,为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勘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等情况,通过研究并制定城市岩溶空间可视化总体技术方案,建立信息化评价流程,构建岩溶分析评价专业模型,开发与完善城市岩溶空间可视化平台,整合与集成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地质、地质灾害和管理数据,实现对各类岩溶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服务,为地质环境大数据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地质环境政务审批系统平台及各类应用系统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市、区两级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丰富和有效的信息服务,大力促进地质环境监管与决策服务,积极推动地质环境数据共享、有效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