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花朵垂瓣的颈部具有髯毛,花色相当丰富,除绿及深红色外,观赏价值高,耐寒,花期5~6月,是花境和庭院美化的很好材料,茎一般为75~120cm,具花2~3朵,垂瓣长约7.5cm,倒卵形,长约7.5cm,花色白白经雪青,玫红至紫红,或由淡黄经黄、橙,桐至褐红,或由淡蓝经蓝至深紫黑,并有边缘有异色之花边、垂瓣旗瓣异色之双色等。
喜排水良好之高爽中性砂质土壤,水湿及易引起腐病,宜特别注意。
秋季浅植,耐热,华中亦可勉强适应。
囊花鸢尾隶属于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密丛草本,植株基部宿存有橙黄色或棕褐色折断的老叶叶鞘。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生于固定砂丘或砂质草甸。 囊花鸢尾多...
叶黄槿为常绿大灌木至小乔木,被星状毛。主干不明显,高可达3-4m。其叶大,如心形,叶柄长3-8cm。其花,雄蕊多数为单体,雄蕊筒包围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开裂。单叶,叶草质,互生,革质,...
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
分株繁殖。其他同鸢尾。
白与蓝:
该品种是中科院植物所选育出的两季花品种,生长势强健,增殖能力强;株高50~70cm,花茎多分枝,,开花繁茂;花朵浅白色,花瓣边缘有蓝紫色晕;花期5月1日至5月24日;可少量结实。秋季9月上旬至11月上旬二次开花。
常春黄:
该品种是中科院植物所选育出的两季花品种,生长势强健;株高50~60cm;花朵金黄色;花期5月6日至5月20日。秋季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二次开花。
白加黄:
中科院植物所选育出的两季花品种,生长势强健,增殖能力强;株高60~75cm,花茎多分枝,开花繁茂;花朵浅黄色加白色;花期5月5日至5月25日;可少量结实。秋季9月上旬至11月上旬二次开花。
开拓者:
为国外引进品种,生长势强健,株形较好;株高60~70cm;花朵深红色,花期5月11日至5月27日。
杰西之歌:
该品种由Williamson于1983年培育成功。该品种花莛可达86cm,着花7~10朵;花大,花瓣中央为白色,四周为蓝紫色;旗瓣大都为蓝紫色,髯毛黄白色。花期5月中、下旬。
不朽白:
该品种由Zurbrigg于1982年培育而成。花莛高75cm;花纯白色;髯毛柠檬黄色,花期5月中旬。该品种以开二次花而著名,二次花可以从夏天一直开到初霜。抗性强,适合在我国华北、华中及西北等地区栽培。
黄褐鸢尾:
花莛高36cm,有分枝;叶剑形,长45cm;佛焰苞内含2~3朵花;垂瓣倒卵形,宽约1.8cm,黄色,上有栗色或紫色纹,髯毛黄色或橘黄色,旗瓣长圆形,亮黄色。原产奥地利、巴尔干地区。
洋娃娃:
花莛高20cm;旗瓣、垂瓣均为淡黄色,基部有蓝色斑,髯毛黄色,垂瓣常有四瓣现象。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有髯鸢尾种质离体保存研究
以有髯鸢尾1A(印度首领×白与蓝)继代5次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MS+2. 0 mg/L 6-BA+0. 5 mg/L IBA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PP_(333))、比久(B9)、矮壮素(CCC)、脱落酸(ABA)、甘露醇、山梨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剂及其质量浓度对组培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药剂浓度的保存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有髯鸢尾1A组培苗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一药剂不同浓度间指标的差异不同,分别添加PP_(333)、B9、甘露醇、山梨醇时,不同质量浓度处理的组培苗存活率均为100%;分别添加CCC、ABA时,不同质量浓度的组培苗存活率差异明显。当PP_(333)为8. 0 mg/L及16. 0 mg/L、CCC为20. 0 mg/L及40. 0 mg/L、甘露醇为30. 0 g/L及40. 0 g/L、山梨醇为30. 0 g/L时,株丛黄叶率均为0;当CCC为5. 0 mg/L时,株丛增殖倍数最高,为5. 8倍;当PP_(333)为1. 0 mg/L时,株高最大,为10. 5 cm。综合考虑,PP_(333)、B9、CCC、ABA和甘露醇、山梨醇的最适质量浓度分别为8. 0、15. 0、40. 0、4. 0 mg/L和40. 0、30. 0 g/L。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髯鸢尾1A组培苗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处理为甘露醇40. 0 g/L,培养至120 d时,其株丛存活率为100%,无黄叶现象,增殖倍数为2. 9,株高为2. 6 cm。
国槐形态特征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髯花杜鹃是常绿小灌木,高(30-)50-100(-150)厘米。常成匍匐状或平卧状。分枝细密而交错,疏具小刚毛,幼叶被棕褐色鳞片;叶芽鳞脱落。叶革质、芳香,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形,罕正圆形,长(1.5-)2.5-3.5(-4)厘米,宽1-1.6(-2.5)厘米,顶端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常有疏鳞片,下面密被红褐色和深黄棕色鳞片,常重叠成2-3层;叶柄长3-8毫米,被鳞片。
花序顶生,近伞形,有花4-6(-9)朵,花芽鳞宿存;花梗短,长2-4毫米,被鳞片;花萼发达,5深裂,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5(-6)毫米,被鳞片,边缘具密睫毛;花冠狭筒状漏斗形,长1.2-2厘米,粉红色或稍黄白色,外面光滑,无鳞片,花管长6-12毫米,内面密被髯毛,裂片开展;雄蕊(5)6-8(-10)枚,内藏于花管,花丝光滑;子房4-5室,长约1毫米,被鳞片,花柱短而粗,棍棒状,约与子房等长,光滑。
蒴果卵球形,长3-5毫米,被鳞片,被包于宿存的花萼内。花期4-6月,果期7-8月。
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耐寒性较强,按习性可分为:
要求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粘性土壤;
生于沼泽土壤或浅水层中;
生于浅水中;
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耐寒力强,亦耐半阴环境。
园林上对根茎类鸢尾根据其生态习性分为4类:
根茎粗壮、适应性强、喜光充足、喜肥沃、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含石灰质和微碱性土壤、耐旱性强。形态特征:垂瓣中央有髯毛(胡须状)及斑纹。(如:德国鸢尾、香根鸢尾、银苞鸢尾、矮鸢尾)
喜水湿、微酸性土壤、耐半阴或喜半阴。(适合水边栽植)形态特征:垂瓣中央有冠毛。(如:蝴蝶花、鸢尾)
喜光、水生(挺水、水深5-10cm)。(适合浅水栽植)形态特征:垂瓣无毛。(如:溪荪、黄菖蒲、花菖蒲、燕子花)
生长强健、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水湿(两栖)。(适合做林下地被)形态特征:垂瓣无毛。(如:马蔺、拟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