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按缺陷的显示方法不同可分成颜色显示的着色法和荧光显示的荧光法。
2.按渗透液的清洗方法不同可分成水洗型(自乳化)、后乳化型和溶剂清洗型三大类。
3.按缺陷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检查表面缺陷的表面探伤法和检查穿透型缺陷的检漏法两种。
4.按施加探伤剂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浸泡法、刷涂法和喷涂法。
渗透检测对缺陷的检出能力取决于渗透剂的性能和检测方法以及操作的适当与否等。虽然使用性能优良的渗透剂,但如果操作错误、粗糙,则试剂的优良性能不能充分发挥,于是仍将得不到较高的检出灵敏度。当然,在渗透试验中要严格定量控制操作条件是很困难的。
现状仍多为基于经验的手工操作。为对缺陷显示做出正确判断,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在渗透之前应对试件表面及缺陷缝隙等进行预处理,使渗透液易于被吸入;在洗净处理中,只去除表面附着的渗透液,应注意不使缺陷中吸入的渗透液流出;为形成明显的缺陷图象,必须选取最佳显像条件,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2100433B
1.清洁被探工件:去除油污、氧化皮、锈蚀和油漆、焊药和飞溅物等表面脏物(打磨、酸洗、碱洗或溶剂洗)。
2.烘干清洁后的工件,尤其工件缺陷内部的烘干更为重要。
3.在被探伤工件表面施加渗透液,为使液体充满缺陷,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渗透时间,一般要大于10 min。
4.去除多余渗透液:对于自乳化型渗透液,可用布擦后用清洗液清洗;对后乳化型渗透液,还要增加乳化剂的乳化工序,而后水洗干净。这一过程越快越好,一般不能超过5 min。以防干燥或过洗。
5.施加显像剂:要求薄而均匀的涂层。
6.判伤检查:对着色法,可用眼直接看,对细小缺陷可借助3~10倍放大镜观察。对荧光法,则要借助紫外光源的照射,以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来观察。
补充一项,没有合适的定额。
渗透探伤定额中管道的工程直径要是大于最大的工程直径该怎么乘系数?
设计有要求渗透探伤吗?如果有,可以借用第五册定额子目.5-26255-2626
您好!有些是水,有些是油。我买过两种一种是说如果里面的干掉了,就加水。还有买过一种说,里面是油类请勿加水的。
渗透探伤所使用材料是探伤剂,即探伤所用的液体,它是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的总称。
渗透剂是含有着色染料或荧光物质又具有极强渗透能力的液体。
清洗剂是用来清洗表面多余渗透液的液体。
显像剂是为了把渗透到缺陷中的液体吸出来而显示缺陷图象所施加的液体。
DINEN1371-1铸造-液体渗透探伤检测标准之中文版
DINEN1371-1铸造-液体渗透探伤检测标准之中文版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着色渗透探伤剂易燃、有毒,因此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配 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探伤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远 离火源。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并不是边操作边饮食。 2 实施探伤前、必须用镀铬试块检验探伤剂的灵敏度,检验探 伤剂是否失效。 3 探伤面积及其 25mm范围内邻近区域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影 响渗透剂渗入的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 4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 施加渗透剂。 5 渗透剂应均匀的喷洒于探测面,探测面的温度在 10℃~50℃ 时,渗透时间至少为 10min。 6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 7 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使用前应充分摇晃,喷洒距离一般 为 300~400mm,喷洒角度为 30°~40°。显像时间不应小于 7min。 8 观察显示应
着色探伤的基本原理:
用着色剂涂在材料的表面,着色剂渗入受损部位。放置一段时间后将表面的着色剂冲洗掉。在已经清洗干净的表面涂上显影剂,损伤部位由于着色剂渗入其中从而看得一清二楚。
主要利用毛细现象使渗透液渗入缺陷,经清洗剂清洗使表面渗透液清除,而缺陷中的渗透液残留,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而达到检验缺陷的目的。2100433B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分子运动的速度及其具有的能量都不相同,液面上那些能量较大的分子可以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而逸出液体表面,成为蒸气分子。这一过程称为蒸发。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气体分子撞击液体表面被吸引重新返回液体。这个与液体蒸发现象相反的过程称为凝聚。
起初,液体上方没有气体分子,凝聚的速度为零;随着气体分子越来越多,凝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凝聚速度和液体蒸发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溢出液体表面的分子数等于返回液体变成液体的分子数,就达到了蒸发与凝聚的动态平衡:
此时,在液面上方的气体分子数不再改变,蒸气的压力就恒定了。在恒定的温度下,与液体平衡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的压力就是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在一定温度下,每种液体都有恒定的蒸气压,它是液体的一种特征,常用来表示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挥发性。蒸气压大的物质为易挥发物质,反之为难挥发物质。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蒸气压,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液体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逸出,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以水为例,一个大气压下,若水温达到100℃,此时水的蒸气压正好是1个大气压,水开始沸腾,100℃即是1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和外部压强有关。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例如,蒸气锅炉里的蒸气压强约有几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又如,在珠穆朗玛峰上大气压为32kPa,水加热到71℃就沸腾了,但饭不易煮熟。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因此,提及液体的沸点时,必须同时指明外界压力条件。习惯上把压力为101.325kPa时的液体沸点作为正常沸点。
化工生产中经常利用沸点和外界压力的关系来处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常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高沸点化合物或在常压下易分解的化合物。例如生活用的高压锅,就是利用升高液面的压力使液体沸点升高,从而升高锅内的温度,使食物更易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