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路缘石的构思
新型路缘石采用上下双层复合结构,上层为普通混凝土,下层为多孔混凝土,从而使得路缘石下层具有渗水功能;路缘石背面外侧至少在多孔混凝土层内有随路缘石纵向延伸的内凹缺口孔涵,使之具有引水功能。
路缘石上层采用普通混凝土,其不透水性可以避免路面雨水倒灌至路面结构内,同时使得面层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下层采用多孔混凝土,形成透水层,可以使路面结构内的水通过该透水层得到顺畅外排(通常道路同一横断面,路中要高于两边,路面结构内部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两侧流动,到达路面边即进入缘石的多孔混凝土层排出)。路缘石背面外侧在多孔混凝土层内有随缘石纵向延伸的内凹缺口孔涵,将渗排水引导排入路边相间的雨水井,从而彻底排出路面结构内部水。
沥青路面用新型路缘石
沥青路面用新型路缘石,外型尺寸与现有路缘石类似,为矩形体结构,长、宽、厚分别为75 cm×35 cm× 12.5 cm,上层为厚6.5 cm 普通混凝土,下层为厚6 cm 多孔混凝土复合浇筑而成,背面外侧沿长度方向有5cm×3 cm 贯通内凹缺口孔涵。该缘石适用于沥青面层厚度不大于10.5 cm 的道路(沥青面层厚度大于10.5 cm 的道路,缘石厚度应相应增加,以保证缘石总厚度减去沥青面层厚度的差值不小于2 cm)。沥青面层结构内部水下泄至基层顶面,同面层与基层间的界面水(界面水主要来源:沥青面层结构内部水、由道路边缘或路面缝隙进入界面的地面水、透过基层的地下水等)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流淌至路边,透过路缘石多孔混凝土汇至孔涵 ,再由孔涵流淌至雨水井,实现路面层内部水的排出。
对于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如半开级配或开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缘石的底部纵向和横向均应增加孔涵的数量,以利于降雨期间的雨水排出。
水泥路面用新型路缘石
水泥路面用新型路缘石,外型尺寸与现有路缘石类似,为矩形体结构,长、宽、厚分别为75 cm×35 cm×25cm,上层为厚19 cm 普通混凝土,下层为厚6 cm 多孔混凝土复合浇筑而成,背面外侧沿长度方向有5cm×3cm 贯通内凹缺口孔涵。该缘石适用于水泥面层厚度为22 cm 的道路(水泥面层厚度大于或小于22cm 的道路,缘石厚度应相应增加或减少,以保证缘石总厚度减去水泥面层厚度的差值不小于2 cm)。水泥面层结构内部水下泄至基层顶面,同面层与基层间的界面水(界面水主要来源:水泥面层结构内部水、由道路边缘或路面缝隙进入界面的地面水、透过基层的地下水等)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流淌至路边,透过多孔混凝土汇至孔涵 ,再由孔涵流淌至雨水井,实现路面层内部水的排出。对于地下水位较浅或采用透水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缘石的底部纵向和横向均应增加孔涵的数量,以利于面层与基层间的界面水的排出。
新型路缘石预制
根据道路面层的厚度以及基层的类型,确定道路缘石上层普通混凝土、下层多孔混凝土的厚度,并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及使用过程中的疏通条件综合考虑孔涵的数量及尺寸。立模并拌和好普通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待用,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先浇筑路缘石的普通混凝土层,随后按要求的厚度在模具内浇筑多孔混凝土层,多孔混凝土层按要求设置孔涵。路缘石的养护及其余要求同现有路缘石预制。路缘石的力学性能应满足混凝土路缘石规范 中的相关要求。
新型路缘石施工
新型路缘石施工过程如下:
1)在雨水井井筒相应部位开孔洞,孔洞的数量及尺寸同新型路缘石的孔涵;雨水井井筒的孔洞应由外向内向下倾斜,孔洞上沿倾斜角度不宜小于5 ° ,下沿倾斜角度不宜小于15 °。
2)浇筑细石混凝土基础,安放道路立缘石,立缘石为常用普通混凝土预制。对于只设置平缘石的道路,浇筑细石混凝土基础时,应整平基础的立面。
3)整平基础并保证新型路缘石缺口处的平整,宜对孔涵处的基础进行砂浆抹面处理。
4)安放新型路缘石,普通混凝土层在上、多孔混凝土层在下,有孔涵的侧面紧贴立缘石。
5)对每2 座雨水井间的孔涵进行检查,以保证2 座雨水井的井间孔涵连通。
6)面层施工前,对缘石的上层普通混凝土侧面涂黏层油,涂黏层油时应遮挡缘石的下层多孔混凝土侧面。
7)其余施工要求同现有路缘石施工技术。
在高速公路设计中,舒适安全是应当首先考虑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舒适安全要求又往往需要更宽的行车道和平缓的纵坡,这又与经济性相矛盾,因而设计工作者就应该尽量充分利用现有理论,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相同的工程造价情况下,提出更通畅更舒适安全的设计方案。在与亚洲银行技术援助的西方专家接触和探讨中,以及参阅美国公路部门发行的《公路通行能力手册》时,都发现某些现有高速公路路缘石和护栏的布设值得深入探讨,需要进一步论证。
首先,依据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的研究结果,高速公路的理想路面宽度条件为:最小的行车道宽度为12m(3.66英尺);内外侧行车道边缘与障碍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m(1.83英尺);我省高速公路行车道宽度为3.75m,满足前一条件。但现有高速公路横断面内外侧的路缘石、护栏与行车道边缘线距离均小于1.25m,都不满足后一条件要求。由于内侧和外侧情况相似,这里主要讨论内侧情况,外侧情况可以同理说明。从舒适角度讲,驾驶员超车时,为了避免撞上近距离的路缘石和护栏,需要采取“避闪”措施,即车辆尽量在远离中央分隔带而靠近第二车道的一侧行车,(此现象在《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中论述过,并有照片说明,笔者在高速公路上也注意到此现象,通过访问三位有经验的司机也证实了这一现象),这样使驾驶员超车时,非常紧张地注意两侧的障碍物,(包括路缘石和右侧的车辆),从而降低了超车车道上车辆的自由度,也就降低了其通行能力。从安全角度讲,路缘石高出路面并位于护栏外侧,也是不科学的。司机如果由于疲劳或紧急避让车辆,尤其在夜间护栏上有明显的反光标志,而路缘石上却没有,司机看不清楚路缘石位置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撞击路缘石现象,进而引起车辆跳起后撞向防撞护栏,极易导致车辆的侧向倾覆,甚至翻滚,对司机生命和车辆都极为不利,造成很大威胁。如果没有路缘石的作用,汽车撞到护栏就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威胁,一般不致翻车。因而对此处的改进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提出改进方案之前,应该先讨论一下路缘石的作用。本来路缘石是城市道路的附属设施,主要作用有两方面:
1)限制车辆只能在车道上行驶,以便分离人群与车辆,诱导视线;
2)集中排水。但是在高速公路中,第一方面作用已经被护栏所取代,而第二方面作用的发挥也十分有限。由于现行高速公路的线形参数提高较大,大多数路段已不设置超高,既使设置了超高,也大多数属于双向坡,所以大部分路段中央分隔带处并没有路面水流经过,也就不存在集中排水的问题。对于局部超高设置较大,已形成单向横坡的路段,如果中央不设路缘石,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问题则有待进一步论证。(后面提出两种参考解决方案)。对于路外侧路缘石的集中排水作用固然不可乎略,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西方的作法是取消路缘石,代之以边坡种草防护,这种方案既保障了车辆的行车安全,而且在经济上也更加合理。
现有路缘石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普通混凝土预制,一种为石材加工,它们均为不透水材料。路缘石下的基础一般为细实混凝土,也为不透水材料。由于路面底层为厚度较大的夯实基础层,为不透水层,加之路缘石及下部基础均不透水,导致路面层内部水无法下渗或通过路缘石及其基础排出。路面结构层以及面层与基层界面的水不能顺畅排出路面结构,是路面产生早期损害的诱因之一。基于一项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凝土路缘石。新型路缘石可排出路面层内部水,且与通常采用的路缘石在造价上差异不大。
一般是分侧石和平石,如果你这里是分侧石和缘石,理解上应该是和侧石和平石的区别一样的,就是凸出路面的叫侧石,与路面平齐的叫平石或者缘石了
回答:请参考 侧缘石:机动车主路与非机动车路之间的隔离带之间用的石为侧石,即露出地面的。 立缘石:非机动车路与人行路之间的石为缘石,即只露一侧面的。 侧平石:也叫路缘石人行路与绿地之间的石为侧平石,一...
异同点:平缘石 -指的是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采用两侧明沟排水时,常设置平缘石,以利排水,也方便施工中的碾压作业。立缘石是顶面高出路面的混凝土路缘石...
侧石、缘石施工 (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车行道与人行道相接处设臵侧石,侧石外露 17cm。车行 道一侧倒圆角。 1、主要工程量: 快车道侧石长度: 8277m; 中央分隔带侧石长度: 7157m。 二、施工工艺流程 侧石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刨槽→铺垫层→安装→浇筑后 戗。 三、施工方案 1、材料要求: 1) 花岗石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技术等级、光泽度、 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 2) 福源道两侧的侧石尺寸为: 90~100cm,宽 20cm,高 30cm。 隔离带的侧石尺寸为:长 90~100cm。宽 12cm,高 30cm。 3)隔离带端头所采用的侧石高应为 45cm,且为圆弧型。 4)路口八字范围内所用侧石高度应为 45cm。 5)侧石材质为花岗岩,所有侧石内侧倒角,倒角大小应一致。 6)所有侧石颜色应一致,并应六面加工,平整光滑。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核对道路中心线无误后,放出路面
设置于路面边缘的界石,分立缘石(侧石)和平缘石(平石)两种。立缘石为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路面水的作用。平缘石为顶面与路面齐平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通常城市道路路面边缘处,由立缘石与平缘石或铺装路面形成街沟,有排除路面水的作用;公路通常只设置平缘石(简称缘石)。
侧缘石是设在路边边缘的界石,也称道牙或缘石,它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侧缘石可分为侧石、平石、平缘石三种,侧石又叫立缘石,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路面水的作用;平缘石是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采用两侧明沟排水时,常设置平缘石,以利排水,也方便施工中的碾压作业;平石是铺筑在路面与立缘石之间的平缘石,常与侧石联合设置,是城市道路中最常用的设置方式。为保证准确地不使锯齿形偏沟的坡度的变动,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并有利于路面施工或使路面边缘能够被机械充分压实,应采用立石与平石结合铺设,特别是设置锯齿形偏沟的路段。路缘石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有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等,缘石外形有直线形、弯弧形和曲线形,应根据要求和条件使用,路缘石应有足够的强度,抗风化和耐磨耗的能力。
当路基水温状况不良和土基湿软时,应在路基与基层(底基层)之间加设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和扩散应力等作用。垫层可以采用颗粒材料(如砂砾、煤渣等)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等铺筑。垫层应比基层(底基层)每侧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宽同宽。对行车道两侧的路缘带和路肩进行加固(铺设路面),既可增加行车道的有效宽度,便于临时停放车辆,又可改善行车道路面边缘部分的工作条件,延长其使用寿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缘带及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和厚度,宜与行车道部分相同。其他各级公路的路肩加固部分可视交通繁重程度分别采用级配砾(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合料等铺面。为了保护路面边缘,也有用块石、条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设置路缘石,其宽度和厚度为15~25cm。路肩横坡一般应比路拱坡度大1%,以利排水。设拦水带时,硬路肩的横坡宜采用5%。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粉土颗粒含量高,多孔隙,呈黄红色,土中含易溶盐类,遇水易冲蚀、崩解、湿陷。黄土在天然含水量时往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但浸水后,在土自重和外荷载或二者共同作用下,其结构很快破碎,发生大量而剧烈的变形,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产生所谓黄土的湿陷性。因此,在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黄土受水浸蚀而湿陷。采用相应的压实和防水措施,来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减少路堤的下降量。
这里的摊铺指的是在侧缘石垫层中,铺垫垫层混合料时的一个工序,指的是将混合料经拌合后运至工地上,进行摊铺和整平,其要求应根据施工情况控制好摊铺厚度,松铺系数由现场试铺确定,混合料摊铺时宜用平地机或其他适用的摊铺机械辅以人工整平,严禁用齿耙拉平,其压实厚度为15~20cm,下层压实后,再铺上层并用水洒湿使之联结良好。
指的指在摊铺好侧缘石垫层的混合料后用碾压机或12~15t的光轮压路机在其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其碾压先轻后重,从路边压向路中的工序称之为碾压。
又称动力固结,它是软土地基加固的一种措施,用8~12t(甚至20t)的重锤 和8~20m(最高达40m)的落距,对地层表面进行强力夯击,利用冲击波和动应力使地基土密实,达到加固的目的,饱和软粘土地基使用时,应在地面上先铺相当厚(有时达2.5m)的砂砾垫层,然后进行间歇地夯实,以提高其效果,这种方法可以使地基加固深度达10~20m,甚至更深,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软土层加固的一种措施,其厚度根据路面档次和性质而定,一般在10~25cm左右,要求不发生沉降而产生错乱,影响排水,铺设炉渣后,能使地基中的水份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竖向通过炉渣空隙内排除,以便加快固结速度,从而提高软土的强度,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指在摊铺侧缘石垫层的垫层混合料时,采用人工的一道工序,其具体操作过程为:将基层打扫干净,并清除不必要的杂物,修整两侧的侧缘石,将原料用机械运送到施工现场,用人工按照工程设计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拌合均匀,然后进行人工摊铺,铺垫完毕后,用碾压机进行初步碾压。并同时进行人工找平,对凹洼处再撒上混合料,并进行碾压机复压,然后进行人工洒水,对未碾压到之处进行夯实,进一步整平。这样一个工序的过程叫人工铺装。
缘石坡道(Curb ramp)又分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和三面坡缘石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