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立缘石侧缘石垫层

2022/07/16168 作者:佚名
导读:立缘石侧缘石 侧缘石是设在路边边缘的界石,也称道牙或缘石,它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侧缘石可分为侧石、平石、平缘石三种,侧石又叫立缘石,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路面水的作用;平缘石是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采用两侧明沟排水时,常设置平

立缘石侧缘石

侧缘石是设在路边边缘的界石,也称道牙或缘石,它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侧缘石可分为侧石、平石、平缘石三种,侧石又叫立缘石,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路面水的作用;平缘石是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采用两侧明沟排水时,常设置平缘石,以利排水,也方便施工中的碾压作业;平石是铺筑在路面与立缘石之间的平缘石,常与侧石联合设置,是城市道路中最常用的设置方式。为保证准确地不使锯齿形偏沟的坡度的变动,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并有利于路面施工或使路面边缘能够被机械充分压实,应采用立石与平石结合铺设,特别是设置锯齿形偏沟的路段。路缘石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有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等,缘石外形有直线形、弯弧形和曲线形,应根据要求和条件使用,路缘石应有足够的强度,抗风化和耐磨耗的能力。

立缘石垫层

当路基水温状况不良和土基湿软时,应在路基与基层(底基层)之间加设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和扩散应力等作用。垫层可以采用颗粒材料(如砂砾、煤渣等)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等铺筑。垫层应比基层(底基层)每侧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宽同宽。对行车道两侧的路缘带和路肩进行加固(铺设路面),既可增加行车道的有效宽度,便于临时停放车辆,又可改善行车道路面边缘部分的工作条件,延长其使用寿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缘带及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和厚度,宜与行车道部分相同。其他各级公路的路肩加固部分可视交通繁重程度分别采用级配砾(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合料等铺面。为了保护路面边缘,也有用块石、条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设置路缘石,其宽度和厚度为15~25cm。路肩横坡一般应比路拱坡度大1%,以利排水。设拦水带时,硬路肩的横坡宜采用5%。

立缘石黄土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粉土颗粒含量高,多孔隙,呈黄红色,土中含易溶盐类,遇水易冲蚀、崩解、湿陷。黄土在天然含水量时往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但浸水后,在土自重和外荷载或二者共同作用下,其结构很快破碎,发生大量而剧烈的变形,强度也随之迅速降低,产生所谓黄土的湿陷性。因此,在施工中应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黄土受水浸蚀而湿陷。采用相应的压实和防水措施,来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减少路堤的下降量。

立缘石摊铺

这里的摊铺指的是在侧缘石垫层中,铺垫垫层混合料时的一个工序,指的是将混合料经拌合后运至工地上,进行摊铺和整平,其要求应根据施工情况控制好摊铺厚度,松铺系数由现场试铺确定,混合料摊铺时宜用平地机或其他适用的摊铺机械辅以人工整平,严禁用齿耙拉平,其压实厚度为15~20cm,下层压实后,再铺上层并用水洒湿使之联结良好。

立缘石碾压

指的指在摊铺好侧缘石垫层的混合料后用碾压机或12~15t的光轮压路机在其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其碾压先轻后重,从路边压向路中的工序称之为碾压。

立缘石夯实

又称动力固结,它是软土地基加固的一种措施,用8~12t(甚至20t)的重锤 和8~20m(最高达40m)的落距,对地层表面进行强力夯击,利用冲击波和动应力使地基土密实,达到加固的目的,饱和软粘土地基使用时,应在地面上先铺相当厚(有时达2.5m)的砂砾垫层,然后进行间歇地夯实,以提高其效果,这种方法可以使地基加固深度达10~20m,甚至更深,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立缘石炉渣垫层

软土层加固的一种措施,其厚度根据路面档次和性质而定,一般在10~25cm左右,要求不发生沉降而产生错乱,影响排水,铺设炉渣后,能使地基中的水份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竖向通过炉渣空隙内排除,以便加快固结速度,从而提高软土的强度,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立缘石人工铺装

指在摊铺侧缘石垫层的垫层混合料时,采用人工的一道工序,其具体操作过程为:将基层打扫干净,并清除不必要的杂物,修整两侧的侧缘石,将原料用机械运送到施工现场,用人工按照工程设计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拌合均匀,然后进行人工摊铺,铺垫完毕后,用碾压机进行初步碾压。并同时进行人工找平,对凹洼处再撒上混合料,并进行碾压机复压,然后进行人工洒水,对未碾压到之处进行夯实,进一步整平。这样一个工序的过程叫人工铺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