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余热制冷

余热制冷就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或废气、废液,以及某些动力机械排出的热量作能源,驱动压缩式或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的技术。余热制冷可以帮助我们回收余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余热制冷基本信息

余热制冷分类

1.传统压缩制冷是电能的转换过程.压缩机将蒸发器内所产生的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如氟利昂)吸入气缸内,经压缩后成为压力温度较高的气体被排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再经调压阀节流降压进人蒸发器,此时低压制冷剂气体汽化吸收蒸发器内的热量而降温.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空调冷冻水.压缩过程需要消耗较大电能。

2.余热制冷是一种吸收式制冷.是靠消耗热能采作为补偿的.而这种热能主要是低位热能,例如0.8Pa压的蒸汽,或60℃以上的热水以及利用工业废气等。

a、吸收式制冷一般是指用溴化锂作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溴化锂溶液只是吸收剂.其中水才是真正的制冷剂,利用水在高真空下低沸点汽化,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目的。它只能制取O℃以上的冷媒,正适合制备空调所需冷冻水。来自发生器的高压水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为高压液态水.通过膨胀阀后成为低压水蒸气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冷媒水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而发生汽化.带走冷冻水的热量后成为低压冷媒蒸汽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中的溴化锂溶液(又称浓溶液)吸收,吸收的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送人吸收器中却水带走,、吸收后的溴化锂--水溶液(又称稀溶液)由溶液泵送至发生器.通过与送人发生器中的热源(热水或蒸汽)进行热交换而使其中的水发生汽化,重新产生高压蒸汽。同时,由于溴化锂的蒸发温度较高,稀溶液汽化后.吸收剂则成为浓溶液重新回到吸收器中。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包括了两个循环.即制冷剂(水)的循环和吸收剂(溴化锂溶液)的循环,只有这两个循环同时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溴化锂制冷机组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节省电力。从其制冷循环中可以看出.它的用电设备主要是溶液泵.电量大约为5~10kW,这与压缩式冷水机组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在我国情况下,许多城市都存在电力紧张的状况.为溴化锂冷水机组的广泛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b、吸收式制冷装置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循环泵、节流阀等部件组成,工作介质包括制取冷量的制冷剂和吸收、解吸制冷剂的吸收剂,二者组成工质对。浓氨水溶液在发生器中被加热,分离出一定流量的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中,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并凝结成液态;液态冷剂经过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再进入吸收器中;另外,从发生器流出的稀溶液经换热器和节流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气,吸收过程产生的浓溶液由循环泵加压,经换热器吸热升温后,重新进入发生器,如此循环制冷。

氨水吸收式制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为制冷剂,对环境和大气臭氧层无害;以热能为驱动能源,除了利用锅炉蒸气、燃料产生的热能外,还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在同一机组中还可以实现制冷和制热(采暖)的双重目的。整套装置除了泵和阀件外,绝大部分是换热器,运转安静,振动小;同时,制冷机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在当前能源紧缺,电力供应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吸收式制冷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

吸收式制冷正在向着小型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各国对吸收式技术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联合循环、余热利用、吸收式热泵、吸收和发生过程的机理研究、换热结构和换热表面、界面活性剂及缓蚀剂、机组优化设计及经济性分析、系统的特性仿真等方面。吸收式制冷已经成为制冷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2100433B

查看详情

余热制冷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中央空调商用风冷冷(热)水模块

  • LSQWRF80M/NaE
  • 格力
  • 13%
  • 成都市恒庆瑞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商用风冷冷(热)水模块

  • LSQWRF160M/NaE
  • 格力
  • 13%
  • 成都市恒庆瑞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商用风冷冷(热)水模块

  • LSQWRF130M/NaE
  • 格力
  • 13%
  • 成都市恒庆瑞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中央空调商用风冷冷(热)水模块

  • LSQWRF65M/NaE
  • 格力
  • 13%
  • 成都市恒庆瑞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制冷铝管

  • 10cc*2cc
  • t
  • 13%
  • 平果铝线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制冷系统添加制冷

  • 制冷系统添加制冷
  • 6t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2-09
查看价格

余热利用板换

  • Q=4000kW 一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19/13℃,二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16/11℃ 参考尺寸:2400×1000×2400(H)阻力损失≤7m 传热系数:4000-5000W/(m2.K);承压:1.6MPa
  • 2台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21
查看价格

余热回收机组

  • 功率:250KW 供水温度:55-70℃ 生产回水温度:45-60℃ 额定循环量:10m3/h
  • 1台
  • 1
  • 阿法拉伐、英格索兰、阿特拉斯、AIRKRONE柯龙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01-19
查看价格

制冷

  • 环保制冷
  • 12t
  • 3
  • R507(巨化、杜邦、霍利韦尔)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18
查看价格

增添制冷

  • 增添制冷
  • 1台
  • 3
  • 松下、格力、美的、海尔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14
查看价格

余热制冷解释

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或废气、废液,以及某些动力机械排出的热量作能源,驱动压缩式或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的技术。可回收余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查看详情

余热制冷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余热制冷文献

尿素余热制冷技术的应用 尿素余热制冷技术的应用

尿素余热制冷技术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156KB

页数: 3页

尿素余热制冷技术的应用——利用品位较低的尿素余热,采用吸收式制冷 产生低温冷水冷却压缩机-人气体,降低压缩机-段人口温度,提高氮氢气压缩机打气量,实现增产降耗,是化肥企业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使用吸收式制冷可以大量节约能源,吸收式制冷...

低温余热制冷新技术及其应用 低温余热制冷新技术及其应用

低温余热制冷新技术及其应用

格式:pdf

大小:156KB

页数: 3页

低温余热制冷新技术及其应用——文章简单介绍了热水二段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特点、工艺流程及应用效果等,充分回收合成氨及尿素系统低温余热,制取冷水循环,大大降低冷冻负荷,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渔船尾气制冷机特点

尾气制冷机组是一种新型的船用节能、环保制冷设备,是利用渔船柴油机尾气余热为驱动源通过氨水吸收制冷方式来实现制冷并对渔品进行保鲜。通过氨水吸收制冷机组热冷转换,可将三分之一燃油所产生的废气热量重新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节约渔船渔品保鲜能源消耗,显著增加渔民收益。余热制冷机组的特点有:

1、使用寿命长。机组由多台换热设备组成,除1台小功率溶液泵外无其它的运动部件。换热设备内凡与海水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防海水腐蚀的金属材料。机组维护简单、使用方便,寿命较压缩机制冷机组约长一倍以上。

2、使用安全可靠。机组内设有各种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如出现故障机组具有能自动报警、停机、复位等功能。机组停用时整个系统会自动恢复到无压状态。

3、节约能源显著。以1台小时制冷量为2万大卡(23KW)为例,采用压缩式制冷机组需要的耗电功率为11kW,而采用尾气余热制冷机组需要耗电功率仅为1.1kW,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组耗电功率的10%。因此余热制冷机组无需另配柴油发电机组,可节省1台20kW柴油发电机组的投资。按每条渔船每年捕渔180天,每天运行12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近10吨燃油的消耗量。每天可产冷量为24万大卡,相当于溶化3吨冰所吸收的热量。

4、可根据不同鱼类实现不同的保鲜温度,大大提高渔品质量,延长保鲜时间和出海作业时间,大幅度减少往返航行次数,节省因多次往返航行带来的燃料消耗和其它费用的发生,增加渔民收益。

5、机组采用先进的PLC控制技术,真正实现了“一键开机”和自动控制运行。并设有过热、超压等安全保护,不冻液温差检测延时开停,完全保证机组安全正常运行。

查看详情

余热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工作流程

尾气余热制冷机组采用氨水溶液作为工作介质,其工作循环是由发生、分离、冷凝、节流、蒸发、吸收六个过程组成(附流程示意图)。

制冷剂循环:由尾气为发生器加热,产生出的气液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后,分离出高浓度的制冷剂蒸气。经冷凝器凝结成液体进入贮液罐。制冷剂液体通过浮球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蒸发。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吸收器,被稀溶液吸收后成为浓溶液,再由溶液泵将浓溶液经溶液换热器与来自发生器的稀溶液换热后送入发生器再次加热,周而复始形成制冷循环。

溶液循环:经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稀溶液进入溶液换热器与浓溶液换热后,经浮球阀自动调节进入吸收器,并吸收制冷剂后成为浓溶液,再由溶液泵送入发生器加热。产生出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分离后,分离出稀溶液,周而复始形成溶液循环。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