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有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

有线传输介质基本信息

有线传输介质名词介绍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五类、六类)、同轴电缆(粗、细)和光纤(单模、多模)。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

双绞线:双绞线(Twisted Pair)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逆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属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过去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现在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与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

有线传输介质

1)一类线(CAT1):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750kHZ,用于报警系统,或只适用于语音传输(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CAT2):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3)三类线(CAT3):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10Mbit/s),主要应用于语音、10Mbit/s以太网(10BASE-T)和4Mbit/s令牌环,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目前已淡出市场。

4)四类线(CAT4):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指的是16Mbit/s令牌环)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 10BASE-T/100BASE-T。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未被广泛采用。

5)五类线(CAT5):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线缆最高频率带宽为100MHz,最高传输率为100Mbps,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网络,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在双绞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绞距长度。通常,4对双绞线绞距周期在38.1mm长度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一对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mm以内。

6)超五类线(CAT5e):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7)六类线(CAT6):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8)超六类或6A(CAT6A):此类产品传输带宽介于六类和七类之间,500MHz,目前和七类产品一样,国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检测标准,只是行业中有此类产品,各厂家宣布一个测试值。

9)七类线(CAT7):带宽为600MHz,可能用于今后的10吉比特以太网。

通常,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是3类线和5类线,其中10 BASE-T使用的是3类线,100BASE-T使用的5类线。

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铂包裹,以减小辐射,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辐射,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时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困难。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从用途上分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即网络同轴电缆和视频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分50Ω 基带电缆和75Ω宽带电缆两类。基带电缆又分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基带电缆仅仅用于数字传输,数据率可达10Mbps。

同轴电缆由里到外分为四层:中心铜线,塑料绝缘体,网状导电层和电线外皮。电流传导与中心铜线和网状导电层形成的回路。因为中心铜线和网状导电层为同轴关系而得名。

同轴电缆传导交流电而非直流电,也就是说每秒钟会有好几次的电流方向发生逆转。

如果使用一般电线传输高频率电流,这种电线就会相当于一根向外发射无线电的天线,这种效应损耗了信号的功率,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减小。

同轴电缆的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心电线发射出来的无线电被网状导电层所隔离,网状导电层可以通过接地的方式来控制发射出来的无线电。

同轴电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电缆某一段发生比较大的挤压或者扭曲变形,那么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的距离就不是始终如一的,这会造成内部的无线电波会被反射回信号发送源。这种效应减低了可接收的信号功率。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被加入一层塑料绝缘体来保证它们之间的距离始终如一。这也造成了这种电缆比较僵直而不容易弯曲的特性。

同轴电缆(Coaxial)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

有线传输介质同轴电缆的得名与它的结构相关。同轴电缆也是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传输介质之一。它用来传递信息的一对导体是按照一层圆筒式的外导体套在内导体(一根细芯)外面,两个导体间用绝缘材料互相隔离的结构制选的,外层导体和中心轴芯线的圆心在同一个轴心上,所以叫做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之所以设计成这样,也是为了防止外部电磁波干扰异常信号的传递。

同轴电缆分为细缆:RG-58 和粗缆RG-11 两种。

有线传输介质细缆

细缆的直径为0.26厘米,最大传输距离185米,使用时与50Ω终端电阻?如图5 、T型连接器(如图6)、BNC接头与网卡相连,线材价格和连接头成本都比较便宜,而且不需要购置集线器等设备,十分适合架设终端设备较为集中的小型以太网络。缆线总长不要超过185米,否则信号将严重衰减。细缆的阻抗是50Ω。

有线传输介质粗缆

粗缆 (RG-11)的直径为1.27厘米,最大传输距离达到500米。由于直径相当粗,因此它的弹性较差,不适合在室内狭窄的环境内架设,而且RG-11连接头的制作方式也相对要复杂许多,并不能直接与电脑连接,它需要通过一个转接器转成AUI接头,然后再接到电脑上。由于粗缆的强度较强,最大传输距离也比细缆长,因此粗缆的主要用途是扮演网络主干的角色,用来连接数个由细缆所结成的网络。粗缆的阻抗是75Ω。分类方式

同轴电缆根据其直径大小可以分为:粗同轴电缆与细同轴电缆。粗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它的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由于安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计算机的入网位置,但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电缆,安装难度大,所以总体造价高。相反,细缆安装则比较简单,造价低,但由于安装过程要切断电缆,两头须装上基本网络连接头(BNC),然后接在T型连接器两端,所以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不良的隐患,这是目前运行中的以太网所发生的最常见故障之一。

无论是粗缆还是细缆均为总线拓扑结构,即一根缆上接多部机器,这种拓扑适用于机器密集的环境,但是当一触点发生故障时,故障会串联影响到整根缆上的所有机器。故障的诊断和修复都很麻烦,因此,将逐步被非屏蔽双绞线或光缆取代。

光纤

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光导纤维由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发明。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结构可防止周遭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μm~50μm, 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 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按材质分,有无机光导纤维和高分子光导纤维,目前在工业上大量应用的是前者。无机光导纤维材料又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两类。单组分即石英,主要原料为四氯化硅、三氯氧磷和三溴化硼等。其纯度要求铜、铁、钴、镍、锰、铬、钒等过渡金属离子杂质含量低于10ppb。除此之外,OH-离子要求低于10ppb。石英纤维已被广泛使用。多组分的原料较多,主要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硝酸钠、氧化铊等。这种材料尚未普及。高分子光导纤维是以透明聚合物制得的光导纤维,由纤维芯材和包皮鞘材组成。芯材为高纯度高透光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抽丝制得的纤维,外层为含氟聚合物或有机硅聚合物等。

光导通信的研究和实用化,与光导纤维的低损耗密切相关。光能的损耗可否大大降低,关键在于材料纯度的提高。玻璃材料中的杂质产生的光吸收,造成了最大的光损耗,其中过渡金属离子特别有害。目前,由于玻璃材料的高纯度化,这些杂质对光导纤维的损耗影响已很小。

石英玻璃光导纤维的优点是损耗低,当光波长为1.0~1.7μm(约14μm附近),损耗只有1dB/km,在1.55μm处最低,只有0.2dB/km。高分子光导纤维的光损耗较高,1982年,日本电信电报公司利用氘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抽丝作芯材,光损耗率降低到20dB/km。但高分子光导纤维的特点是能制大尺寸,大数值孔径的光导纤维,光源耦合效率高,挠曲性好,微弯曲不影响导光能力,配列、粘接容易,便于使用,成本低廉。但光损耗大,只能短距离应用。光损耗在10~100dB/km的光导纤维,可传输几百米。

光纤主要分以下两大类:

1)传输点模数类

传输点模数类分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 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

2)折射率分布类

折射率分布类光纤可分为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跳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保护层的折射率都是一个常数。 在纤芯和保护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型变化。渐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按一定规律减小, 在纤芯与保护层交界处减小为保护层的折射率。纤芯的折射率的变化近似于抛物线。

光及其特性:

1.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760nm(毫微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1300,1550三种。

2.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

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1.光纤结构: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

2.数值孔径: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 CORNING)。

3.光纤的种类:

A.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摸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纤用黄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为蓝色;传输距离较长。

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纤跳纤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头和保护套用米色或者黑色;传输距离较短。

B.按最佳传输频率窗口分: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

常规型:光纤生产厂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nm。

色散位移型: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nm和1550nm。

C.按折射率分布情况分:突变型和渐变型光纤。

突变型: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其成本低,模间色散高。适用于短途低速通讯,如:工控。但单模光纤由于模间色散很小,所以单模光纤都采用突变型。

渐变型光纤: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可使高模光按正弦形式传播,这能减少模间色散,提高光纤带宽,增加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现在的多模光纤多为渐变型光纤。

4.常用光纤规格:

单模:8/125μm,9/125μm,10/125μm

多模:50/125μm,欧洲标准

62.5/125μm,美国标准

工业,医疗和低速网络:100/140μm,200/230μm

塑料:98/1000μm,用于汽车控制

查看详情

有线传输介质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有线幕帘

  • …/ET 510
  • 13%
  • 上海优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传输线

  • RVV4×1.0
  • m
  • 国产
  • 13%
  • 广州保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弧形石有线

  • 15厚,250mmx250mm GRG
  • m
  • 13%
  • 广州景海苑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双光束有线对射

  • 有效距离100米,全部光束隔断报警。防水型,全天侯户外使用。/LA-H-210
  • 奥卡特
  • 13%
  • 深圳市奥卡特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双光束有线对射

  • 有效距离60米,全部光束隔断报警。防水型,全天侯户外使用。/LA-H-26
  • 奥卡特
  • 13%
  • 深圳市奥卡特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线卷车

  • DSJ23-122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线卷车

  • DSJ23-122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线卷车

  • DSJ23-122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线卷车

  • DSJ23-122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线卷车

  • DSJ23-122
  • 台班
  • 汕头市2009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有线话筒

  • 有线话筒
  • 2台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09
查看价格

紧急按钮(有线)

  • 紧急按钮(有线)
  • 2个
  • 1
  • SC-EB-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8-30
查看价格

图像传输线

  • 图像传输线
  • 16根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17
查看价格

线传输终端

  • 4G无线传输终端
  • 3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有线Zigbee网关

  • Zigbee3.0无线协议,有线网口其他参数详见《招标技术标准》
  • 1个
  • 1
  • 欧瑞博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6
查看价格

有线传输介质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有线传输介质文献

传输介质论文 传输介质论文

传输介质论文

格式:pdf

大小:61KB

页数: 10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摘 要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连接各个通信处理设备的物理媒体,是构成信道 的主要部分,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深入的了解网络传输介质的构 成,对于我们以后工作是很必要的。 在单独一种服务希望能被共享之前, 计算机必须要有一条通路与其它计算机进行联系。目前计算机都采用电 流、无线电 波、微波或者是采用电磁频谱中的光谱能量来传递信号,传 输这些能量的通路就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二个基本元素——传输介质。在 建立一个网络之前, 首要的问题就 是确定最合适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仅是利用电缆或光缆来充当传输导体,而 无线则不必。每一种传输介质的容量都以频带宽度来定义,我们常常简 称为带宽,它用 Hz来定义频率范围。对带宽的测量是相对的,因为介质 的容量随着传输距离以及采用的信号编码技术的不同而变化。本文让我 们对传输介质进行详细了解一下。 北京 理工 大学 继续

浅谈音频信号传输介质——音频电缆 浅谈音频信号传输介质——音频电缆

浅谈音频信号传输介质——音频电缆

格式:pdf

大小:61KB

页数: 2页

对模拟和数字音频电缆的特性及参数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并针对利用两种音频电缆传输模拟或数字音频信号的利弊及电缆的阻抗和容抗对传输音频信号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双绞线:

由两条互相绝缘的铜线组成,其典型直径为1mm。这两条铜线拧在一起,就可以减少邻近线对电气的干扰。双绞线即能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能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其带宽决定于铜线的直径和传输距离。但是许多情况下,几公里范围内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Mbit/s.由于其性能较好且价格便宜,双绞线得到广泛应用,双绞线可以分为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两种,屏蔽双绞线性能优于非屏蔽双绞线。双绞线共有6类,其传输速率在4~1000Mbit/s之间。

同轴电缆:

它比双绞线的屏蔽性要更好,因此在更高速度上可以传输得更远。它以硬铜线为芯(导体),外包一层绝缘材料(绝缘层),这层绝缘材料再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构成屏蔽,其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护套)。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它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极好的噪声抑制特性。1km的同轴电缆可以达到1~2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光纤:

它是由纯石英玻璃制成的。纤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纤低的包层,包层外是一塑料护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光纤的传输速率可达100Gbit/s.

无线传输介质

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无线传输的介质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微波、卫星和激光。在局域网中,通常只使用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无线传输介质通常用于广域互联网的广域链路的连接。

无线传输的优点在于安装、移动以及变更都较容易,不会受到环境的限制。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和被窃取,且初期的安装费用较高。

微波传输:

微波是频率在10的8次方~10的10次方Hz之间的电磁波。在100MHz以上,微波就可以沿直线传播,因此可以集中于一点。通过抛物线状天线把所有的能量集中于一小束,便可以防止他人窃取信号和减少其他信号对它的干扰,但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必须精确地对准。由于微波沿直线传播,所以如果微波塔相距太远,地表就会挡住去路。因此,隔一段距离就需要一个中继站,微波塔越高,传的距离越远。微波通信被广泛用于长途电话通信、监察电话、电视传播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红外线:

红外线是频率在10的12次方~10的14次方Hz之间的电磁波。无导向的红外线被广泛用于短距离通信。电视、录像机使用的遥控装置都利用了红外线 装置。红外线有一个主要缺点:不能穿透坚实的物体。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间房屋里的红外系统不会对其他房间里的系统产生串扰,所以红外系统防窃听的安全性要比无线电系统好。正因为于此应用红外系统不需要得到政府的许可。

激光传输:

通过装在楼顶的激光装置来连接两栋建筑物里的LAN。由于激光信号是单向传输,因此每栋楼房都得有自己的激光以及测光的装置。激光传输的缺点之一是不能穿透雨和浓雾,但是在晴天里可以工作的很好。

查看详情

WLAN无线接入系统WLAN接入技术概述

WLAN是指以无线信道来替代传统有线传输介质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它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实现快速接入以太网的技术,根据产品性能以及传播环境的不同可以覆盖几十米至几百米的范围。WLAN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技术标准,最主要的标准是IEEE 802.11系列标准,目前正在使用的为IEEE 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等。美国无线局域网标准组织Wi-Fi(Wireless Fidelity)联盟旨在发展802.11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WLAN产品的兼容认证。目前Wi-Fi联盟会员数已达322家,其中有12家中国会员企业。

IEEE 802.11b标准采用相对简单的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其空中接口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1Mbit/s,应用层速率可达到6Mbit/s。802.11b使用的2.4GHz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国际电信联盟定义此频段主要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机构使用,属于无需授权许可频段)频段,易受外界电磁干扰。虽然802.11b 11Mbit/s的传输速率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接入要求,但仍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相比有线局域网,802.11b的速度瓶颈日益明显,将逐步被后期的802.11n等标准取代。

IEEE 802.11a采用了传输速率较高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理论速率可高达54Mbit/s,应用层速率可达到20Mbit/s,但由于其工作在5GHz频段,无线传播特性较差,随着距离的增加,其速率下降较快。另外,5GHz自由频段应用较少,外界干扰相对较少。

IEEE 802.11g工作在2.4GHz频段,采用两种调制方式,包括802.11b 中采用的CCK(补码键控)调制与802.11a 中采用的OFDM调制,既达到了在2.4GHz 频段实现802.11a 相同水平的数据传送能力,也确保了与现有大量802.11b产品的相互兼容,使原有的WLAN系统可以平滑地向高速WLAN过渡,延长了IEEE 802.11b产品的使用寿命,因而成为无线局域网中应用较多的标准。

IEEE 802.11n标准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信道捆绑、更短GI(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等多种新的关键技术,不但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从54Mbit/s增加至600Mbit/s。802.11x规范的物理特性见表1。

表1 WLAN物理层标准及其主要特点

802.11x规范

802.11a

802.11b

802.11g

802.11n

标准颁布时间

1999.7

1999.7

2003.6

2009.9

最大数据速率(Mbit/s)

54

11

54

600

调制方式

OFDM

DSSS/CCK

DSSS/CCK/OFDM

DSSS/CCK/OFDM

工作频段(GHz)

5

2.4

2.4

2.4/5

空分码流的数量

1

1

1

1、2、3、4

信道带宽(MHz)

20

20

20

20/40

802.11标准工作组正在制定更高吞吐量的标准——802.11ac和802.11ad。802.11ac作为802.11n标准的延续,工作频段被设计为6GHz频率下以及支持MIMO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技术改进与创新,以求达到1Gbit/s吞吐量的目标。802.11ad主要针对实现家庭内部无线高清音视频信号的传输,802.11ad将高频60GHz频谱定为工作频段,并且通过对MIMO技术的支持,使单一信道吞吐量超过1Gbit/s。

IEEE 802.11i标准结合IEEE 802.1x中的用户端口身份验证和设备验证,对无线局域网MAC层进行修改与整合,定义了严格的加密格式和鉴权机制,以改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2003年,我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WAPI即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是针对IEEE 802.11协议中安全问题提出的WLAN安全解决方案。WAPI安全机制是采用一种控制端口的认证体系,并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公钥体制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和分组密码算法,分别用于WLAN设备的数字证书、密钥协商和传输数据的加解密,从而实现设备的身份鉴别、链路验证、访问控制和用户信息在无线传输状态下的加密保护。其特点如下:

· WAPI是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标准;

· 采用基于公钥密码体系的证书机制,真正实现了移动终端(STA)与无线接入点(AP)间双向鉴别;

· 支持Windows98/2000/XP、Linux等操作系统;

· 提供与现有计费技术兼容的服务,可实现按时计费、按流量计费、包月等多种计费方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