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一元强碱氢氧化铯

一元强碱氢氧化铯

氢氧化铯(CsOH)已知的最强的一种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熔点273.2℃高温分解,化学活性较强。有剧毒,使用时请小心。

查看详情

一元强碱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高纯氢氧化镁硝烟剂

  • 高纯氢氧化
  • t
  • 缘江牌
  • 13%
  • 上海缘江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超细氢氧化镁3000目

  • 3000目
  • t
  • 缘江牌
  • 13%
  • 上海缘江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活性氢氧化镁高纯阻燃剂

  • 活性氢氧化
  • t
  • 缘江牌
  • 13%
  • 上海缘江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氢氧化

  • 25kg/袋
  • t
  • 工联
  • 13%
  • 长春市华威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氢氧化

  • 25kg系列名称:防腐原料 包装:25 产地:重庆、川东
  • kg
  • 13%
  • 贵州金辉煌化工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2、输送泵车单价:县城10km范围内4000/台班.

  • 肇庆市广宁县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氢氧化

  • 25kg/袋
  • 4183t
  • 3
  • 工联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1-01
查看价格

氢氧化

  • 471t
  • 2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8-12
查看价格

氢氧化

  • 500g AR
  • 2瓶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4-17
查看价格

氢氧化

  • 0.92
  • 9129t
  • 2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02
查看价格

氢氧化钠(烧)

  • 氢氧化钠(烧)
  • 500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1-06
查看价格

一元强碱氢氧化钾

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具强碱性及腐蚀性。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甘油。当溶解于水、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量。0.1mol/L溶液的pH为13.5。相对密度2.044。熔点380℃(无水)。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30mg/kg。有强腐蚀性。

查看详情

一元强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 sod a,而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对其必须密封保存,且要用橡胶瓶塞。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查看详情

一元强碱氢氧化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一元强碱氢氧化锂

白色单斜细小结晶。有辣味。强碱性。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1mol/L溶液的pH约为14。相对密度1.51。熔点471℃(无水)。沸点925℃(分解)。有腐蚀性。

查看详情

一元强碱氢氧化铯文献

氢氧化钾生产概况 氢氧化钾生产概况

氢氧化钾生产概况

格式:pdf

大小:54KB

页数: 9页

1 国内外氢氧化钾生产概况 1 概述 氢氧化钾又名苛性钾,分子量 56.11,白色斜方结晶,工业品分固、 液体两种,固态为白色或浅灰色片、块棒状桶状等。比重 2.044(20℃) 熔点 360.4℃,沸点 1320-1324℃;属强碱,腐蚀性强,易溶于水,且放出 大量溶解热。吸水性极强。吸收 CO2逐渐变为 K2CO3,是基础化工原料之一。 广泛应用于高锰酸钾、 碳酸钾等钾盐和钾碱的生产、 在医药工业中, 用于 生产钾硼氢、安体舒通、沙肝醇、黄体酮、丙酸睾丸素等。在轻工业中用 于生产钾肥皂、碱性电池、化妆品。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还原染料, 如还原蓝 RSN等。在电化工业中,用于电镀、雕刻等。在纺织工业中,用 作印染、漂白和丝光,并大量用作制造人造纤维, 是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 此外,还在合成橡胶,食品添加剂、发酵、纸张分量剂、冶金加热剂,皮 革脱脂等方面应用。 由于氯化钾价格较贵, 因

氢氧化铝的用途 氢氧化铝的用途

氢氧化铝的用途

格式:pdf

大小:54KB

页数: 1页

来源: http://www.zbbd-chem.com 氢氧化铝 的用途 氢氧化铝可以用于生产氧化铝制品。 用于生产氟化铝、冰晶石、硫酸铝等无机盐。 用于制造各种阻燃剂、防水织物、油墨、玻璃器皿、纸张填料、轮滑剂等用品。 氢氧化铝胶体溶液具很大的吸附能力, 能吸附色质或与之化合, 使色质固著于棉 纱纤维,在染料工业 上被用作媒染剂。 氢氧化铝因能胶结水中的浊质并沉淀,故用作净水剂。 药用氢氧化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抗酸药, 能抗酸、吸着、局部止血和保护溃疡面 等作用,作用缓慢、持久 ,但效果较弱。常用于作中和胃酸的药物,是胃舒 平的有效成分。 工业氢氧化铝 用途 氢氧化铝有结晶型和无定型,常使用的主要是单斜晶系的 α-Al(OH)3。氢氧化 铝是一种添加型阻燃剂,参考用量 40~140份,适用于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 饱和聚酯树脂、丙稀酸树脂、聚氨酯、聚氯乙稀、聚丁橡胶等;亦可用于催化剂 载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计算弱酸的离解热。

二、实验原理

一摩尔的一元强酸溶液与一摩尔的一元强碱溶液混合时,所产生的热效应是不随着酸或碱的种类而改变的,因为这里所研究的体系中各组分是全部电离的。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OH=H20 ΔH中和=一57.36kJ·mol

上式可作为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通式的的的。由此还可以看出,这一类中和反应与酸的阴离子或碱的阳离子并无关系。

若以强碱(NaOH)中和弱酸(CH3COOH)时,则与上述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不同。因为在中和反应之前,首先是弱酸进行解离,其反应为:

CH3COOH =H+CH3COOΔH解离

H+OH=H20 ΔH中和

总反应:CH3COOH+OH=H20+CH3COO ΔH

由此可见,ΔH是弱酸与强碱中和反应总的热效应,它包括中和热和解离热两部分。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测得这一反应中的热效应ΔH以及ΔH中和,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弱酸的解离热ΔH解离。

仪器试剂

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 杜瓦瓶; 量筒; 秒表; 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 浓度各为1.0mol的NaOH、HCI和CH3COOH溶液。

操作步骤

1、实验准备

清洗仪器。打开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预热5分钟。调节基温选择按钮至20~C,按下温度/温差按键,使表盘显示温差读数(精确至0.001℃)。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10.0V。连接稳压直流电源与量热计。

2.量热计常数的测定

用量筒量取500ml蒸馏水注入用净布或滤纸擦净的杜瓦瓶中,轻轻塞紧瓶塞。接通电源,调节旋钮记下10.0V时电流读数。均匀搅拌4分钟。然后,切断电源,每分钟记录一次贝克曼温度计的读数,记录10分钟。读第10个数的同时,接通电源,并连续记录温度。在通电过程中,电流、电压必须保持恒定(随时观察电流表与电压表,若有变化必须马上调节到原来指定值)。记录电流、电压值。通电4分钟后,停止通电。继续搅拌及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测量10分钟为止。用作图法确定由通电而引起的温度变化ΔT1。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两次,取其平均值。

3、中和热的测定

取50ml 1mol.lNaOH溶液注入碱贮存器中。用量筒量取400ml蒸馏水注入用净布或滤纸擦挣的杜瓦瓶中,然后加入50ml 1mol.lHCl溶液。轻轻塞紧瓶塞,用搅拌器均匀搅拌,并记录温度(每分钟一次)。计10个数后,将碱贮存器稍稍提起,用玻璃棒将胶塞捅掉(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玻璃棒碰破杜瓦瓶之内壁而损害仪器)。捅掉胶塞后,即将碱贮存器上下移动两次,使碱液全部流出。此后不断搅拌,并继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待温度变化缓慢后,再记录10分钟就停止测定。用作图法确定ΔT2。按上述方法重复两次,取其平均值。

4.表观中和热的测定

用CH3COOH代替HCI,重复上述操作,求ΔT3。

5.实验结束

断水、断电,清洗仪器,清理实验桌。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1.温度变化的校正一雷诺曲线法

图中凸点相当于开始通电加热或开始反

应之点,c点为观察到的最高温度读数

点,由于杜瓦瓶和外界的热量交换,曲

线ab及cd经常发生倾斜。EE'表示环境

辐射进来的热量所造成量热计温度的升

高,必须扣除。FF'表示量热计向环境辐

射出热量而造成量热计温度的降低,必

须加入。因此作图确定出ΔT1、ΔT2、ΔT3

注意:此法校正时,体系温度与外界温度最好不超过2~3℃,否则会引进误差。

2.量热计常数的计算

由实验可知,通电所产生的热量使量热计温度上升ΔT1,由焦耳一楞次定律可得:

Q=UIt=KΔT1。

式中:Q为通电所产生的热量(J):I为电流强度(A):U为电压(V):t为通电时间(s);ΔT1为通电使温度升高的数值(℃);K为量热计常数其物理意义是量热计每升高1℃所需之热量。它是由杜瓦瓶以及其中仪器和试剂的质量和比热所决定的。当使用某一固定量热计时,K为常数。由上式可得: K=UIt/ΔT1(平均值)代入上式,求出量热计常数K。

3.中和热的计算

反应的摩尔热效应可表示为:ΔH =-KΔT×1000/cV

式中:c为溶液的浓度:V为溶液的体积(mL): ΔT为体系的温度升高值。

利用上式,将K及ΔT2及ΔT3(平均值)代入,分别求出强酸、弱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摩尔热效应ΔH中和和ΔH。利用盖斯定律求出弱酸分子的摩尔离解热ΔH解离,即:

ΔH解离=ΔH-ΔH中和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