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于森林中,海拔2400-3000米。
灌木或小乔木,高1-8米,无刺。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长10-25厘米;叶柄长3-11厘米;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不明显;羽片有小叶5-7,基部有小叶一对;小叶片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至圆形,长2.5-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圆形至截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边缘有细锯齿,侧脉4-6对,两面明显,网脉明显;小叶无柄,或有长达1厘米的柄,顶生小叶柄长达3厘米。圆锥花序稀疏,长达30厘米;伞形花序直径2-2.5厘米,有花5-25朵;总花梗长1.5-4厘米,无毛;花梗长4毫米,结实后延长至15毫米,无毛;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5毫米;萼无毛,长约2毫米,边缘有5个卵状三角形尖齿;花瓣5,卵状长圆形,长约2.5毫米,开花时反曲;子房5室;花柱5,离生。果实球形,有5棱,黑色,直径4-6毫米。
分布于四川(木里)、云南(丽江、中甸、禄劝)。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为喜光树种。浅根系,抗风力差。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在年平均气温2.5℃~12℃,年降水量500~1400mm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有梢部冻枯现象发生。在气候凉爽、空气...
在潮湿 、排水良好、全光或半阴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喜湿润、肥沃的土壤和半阴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严。耐寒,耐热,耐湿,耐旱,是园林地被中性价比极高的一种。
大田露地栽培
①精细整地: 栽种前10-15天,深翻田地,耕作层深30-35cm,晒垡碎土并作垄(畦)。垄栽:垄面宽40cm,沟宽30cm,每垄种一行,株距25cm。畦栽:畦面宽1m,沟宽30cm,畦面上种3行,行距50cm,株距25cm。
②适时栽种: 1-2月楤木萌发新芽前,挖取野生楤木作种苗,或于3-4月采挖野生楤木根部萌发的小苗作种苗。栽种时在垄(畦)面开沟或挖穴均可,将种苗根部埋入士中压实表土,并使新芽外露。种苗栽好后及时灌溉,垄(畦)面上覆盖草帘保湿,以促进根系发育。待种苗有新根长出,茎枝顶端萌发新芽或小苗有心叶长出时,拆去草帘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③肥水管理: 楤木耐肥性差,种苗栽种时田间不能用有机肥作底肥,以免烧根死苗。种苗活稳后15-20天可在垄(畦)面上开沟施腐熟有机厩肥作底肥,每亩3000-4000kg。楤木幼芽长到2-5cm时,及时以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每亩45-50kg。施肥后均应及时灌水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④田间管理: 楤木茎杆上布满皮刺,当植株长到1-1.5m高,垄(畦)面封行时及时剪除垄(畦)间横向生长的枝条,保持植株向上生长,控制株高在2-3m以内,以利采割芽包。楤木栽种后能持续收获10-15年至老株茎杆枯死。对田间杂草的防治,可在垄(畦)面楤木植株基部每年覆盖一层稻草或麦秸进行免耕防治。楤木抗病性较强,很少有病害发生;虫害则以蚜虫危害3-5月茎秆顶端的嫩芽为主,可采用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为适应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应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⑤及时采收: 楤木栽种后2-3年主茎横径达4-5m,茎杆顶端萌发粗壮肥嫩的芽包。当芽包外层包片紧抱基部,尖端微开口时,即可用刀片割下芽包供应市场。
大棚或温室栽培
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应根据棚高控制植株高度。夏季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2℃,当超过32℃时则不利于楤木的生长,温度达35℃以上则会造成死苗现象。栽种时大多采用垄作,以利增强植株间通透性,提高楤木对棚内水、温、气、肥的有效利用。大棚或温室内因气温高、湿度大,春季楤木芽包萌发时间较露地早10-15天。第一次芽包采收后及时施肥灌溉能有效地促进第二次芽包的萌发,实践证明大棚或温室内楤木栽种能做到一年四季均有芽包采收,而露地栽种每年仅能采收2-3次芽包。 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可用地膜、稻草、麦秸覆盖垄面防治杂草,亦可用果尔、恶草灵等除草剂防除。虫害防治可在密闭大棚或温室条件下用乐果乳油500倍液熏蒸。
生物围篱式矮化密植
在山坡台地、果园田埂外侧行状或带状密植。株距10-15 cm,行距20-25 cm,种植行数依田埂宽度而定。为防止楤木植株生长过高影响田间或果园内作物的生长,当楤木长到l-1.5m时,及时打顶控制植株生长。田埂栽种楤木可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只须适时割除向田块或果园内生长的枝条。生物围篱式矮化密植楤木不仅能美化田园生态环境,而且楤木发达的根系能加固田(园)埂土壤,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同时楤木茎杆因布满皮刺能起到围篱作用,防止畜禽对篱内农作物的危害。
病虫害防治
在反季节栽培中,由于棚室湿度大,如果温度管理不当会有病害发生,楤木病害主要是斑枯病和白粉病,斑枯病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2%溶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05%~0.067%溶液喷雾防治。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
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方案444
- 1 - 新鲜村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镇党委、政府建立环境卫生 整治长效机制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落实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作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发动,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各方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全面组织推进;以全村环境卫生 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环 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全村农村新形象、新面貌,为我村争 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情况 新鲜村地处武威城区北郊,东、南、西三面与市区交错,辖 区内共有 14个村民小组,共 1226户人家,总人口 4089人。雷台 东路、北二环路两条主干道路横穿全村,
该种小叶片较厚,网脉隆起而明显,除沿脉疏生短糙毛外无毛,圆锥花序较小,果梗短,和指序楤木组他种楤木不同。
【药 名】:毛叶楤木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毛叶楤木的根。
【功 效】:润肺止咳。
【主 治】:治咳嗽。
【性味归经】:淡,平。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别 名】:头序楤木(《中国植物志》)、雷公种(广州)、牛尾木(广东乐昌)、伞坝菜(广西全州瑶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
【拉丁名】:毛叶楤木 Aralia dasyphlla Miq.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毛叶楤木(变种)
本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小叶片上面密生黄色粗毛,下面密生黄色粗绒毛,沿脉更密,果梗短,长2-3毫米。
楤木(原变种)
灌木或乔木,高2-5米,稀达8米,胸径达10-15厘米;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通常淡灰棕色,有黄棕色绒毛,疏生细刺。叶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长60-110厘米;叶柄粗壮,长可达50厘米;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纸质,耳廓形,长1.5厘米或更长,叶轴无刺或有细刺;羽片有小叶5-11,稀13,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长5-12厘米,稀长达19厘米,宽3-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有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脉上更密,边缘有锯齿,稀为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重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均明显,网脉在上面不甚明显,下面明显;小叶无柄或有长3毫米的柄,顶生小叶柄长2-3厘米。圆锥花序大,长30-60厘米;分枝长20-35厘米,密生淡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伞形花序直径1-1.5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4厘米,密生短柔毛;苞片锥形,膜质,长3-4毫米,外面有毛;花梗长4-6毫米,密生短柔毛,稀为疏毛;花白色,芳香;萼无毛,长约1.5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长1.5-2毫米;雄蕊5,花丝长约3毫米;子房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3毫米,有5棱;宿存花柱长1.5毫米,离生或合生至中部。花期7-9月,果期9-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