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的每个天线单元中均含有源电路,发射/接收组件(T/R 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性能优劣。收发合一的 T/R 组件包括发射支路、接收支路及射频转换开关及移相器。每个 T/R 组件既有发射高功率放大器(HPA)、滤波器,限幅器,又有低噪声放大器(LNA)、衰减器及移相器、波束控制电路等。由此看见,利用二维相位扫描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设备量和成本都相当可观。尽管如此,最先研制成功并投入应用的相控阵雷达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例如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国研制的的大型相控阵雷达 AN/FPS-85。该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数千公里,天线尺寸 26.9×26.9m2,发 射产生 1.4°×1.4°针状波束,接收产生 0.8°×0.8°笔状波束,被用于空间目标监视、跟踪及识别,可做导弹预警、测轨和编目卫星。采用收发阵面分离的二维相位扫描相控阵平面天线,其发射天线阵中含有五千多个天线单元,发射机采用四极管等电真空器件,每个发射机峰值功率高达 6kW,平均功率约80W。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模式,利用空间功率合成方式,实现发射机总输出峰值功率 32MW、平均功率 400kW的要求。在各种战术雷达中,用于卫星测控和弹道导弹等超远程探测战略目标的相控阵雷达问世最早,而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出现相对较晚。
有源相控阵雷达大部分是三坐标雷达,即方位(水平方向)机械扫描、仰角(垂直方向)电扫描的一维相位扫描雷达,以此获取目标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信息。为了提高雷达性能,二维相位扫描的三坐标雷达采用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这类雷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进行相位扫描,同时天线阵列还可进行机械转动,这样不但克服了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观察空域有限(如限制在±60°范围内)的缺点,而且大幅提高了雷达数据率,改善了对多目标的跟踪性能。当今国内外研制的舰载雷达、机载雷达、弹道导弹防御雷达以及星载雷达均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
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每一个天线单元通道上均有一个高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或 T/R 组件。与无源相控阵天线相比,有源相控阵天线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天线阵元后面直接连接功率源,故雷达的性能不受馈源和移相器损耗的影响:T/R 组件中的 LNA 由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所决定。
(2)降低馈线系统承受高功率的要求。降低相控阵天线中馈线网络即信号功率相加网络接收时的损耗。
(3)每个阵元通道上均有一个 T/R 组 件,重复性、可靠性、一致性好,即使有少量的 T/R 组件损坏,也不会明显影响性能指标,而且很能方便地实现在线维修。
(4)易于实现共形相控阵天线。
(5)有利于采用 MMIC 和 HMIC,可提高天线的宽带性能,实现频谱共享的多功能天线阵列,为综合化、标准化电子信息系统(包括雷达、通信和 ESM 等)的实现提供条件。
(6)有利于与微电子、光电子、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实现高密度集成的光控相控阵天线及天线系统。虽然有源相控阵天线优势众多,但在相控阵雷达使用中是否被采纳,要结合实际需求,首先要着重分析雷达任务,其次应分析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的代价,考虑技术风险、雷达设计周期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这样才能做到最佳匹配。
二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迫切需要,雷达得以广泛应用及发展,并随着技术革新日臻完善。相控阵雷达作为一种多功能设备,天线阵列由多组天线单元组合而成,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雷达称为有源相控阵雷达(APAR)。 和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有源相控阵雷达优势明显,因此被作为现代相控阵雷达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被用于各种战略、战术雷达,如制导、战场炮位侦查等。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技术及微波移相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源相控阵技术具有多目标、远距离、高可靠性和高适应性等优势,正由雷达向通信电子、定位导航等多领域发展。
随着新型器件如功率微波器件、VHSIC、MMIC 的出现,每个天线辐射阵元用一个接收机和发射功放阵列,每个天线阵元可以是固态 T/R 组件,使相控阵雷达天线变为有源相控阵天线。有源相控阵雷达作为相控阵雷达的一个核心领域被广泛使用。
雷达及其分类雷达(Radar,即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意为无线电搜索和测距。它是运用各种无线电定位方法,探测、识别各种目标,测定目标坐标和其它情报的装置。在现代军...
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 合成孔径雷达主...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波...
图1列出了按行、列方式馈电的有源平面相控阵天线原理图,它是将平面相控阵天线分为多个列馈的典型例子。
该雷达工作在S波段,是一个有源相控阵天线,其发射馈线包括一个行馈和多个列馈,每一列馈为一个功率分配网络,其多个输出段分别接入该列天线各 T/R 组件中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T/R 组件里接收电路的输出信号传送至接收馈线功率相加器的输入端,经功率合成后再经下变频器、中放、A/D 变换,变为二进制信号,传送至数字式的行馈波束形成网络。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在方位上用数字方式形成接收波束。
图2列出了一种有源子天线阵组合馈电接收系统框图。
整个有源相控天线阵分为m个子阵,每个子阵有n个天线单元通道,每个天线单元上接有一个T/R组件,T/R组件由低噪声放大器、高功率放大器、移相器、T/R开关等功能电路组成。在图中,m 个子阵相加网络形成 m 个接收通道,每个子阵相加网络的输出端均接有子阵接收机(SAR)。 各子阵接收机的输出经多波束相加网络处理后,可得到L个接收波束(B1,B2,···,BL),每个波束的输出分别连接到相应的波束通道信号处理器。
图中可以看出,各子阵接收机的输出为正交双通道,则输出为数字正交信号(Ii,Qi)保留了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图中所示的多波束相加网络应该是数字波束形成(DBF)。美国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研制的早期预警相控阵雷达“铺路爪”AN/FPS-115, 发射机采用固态功率放大器件,作为第一部二维相位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一般探测距离可达4800km, 对雷达截面为10m2的潜射弹道导弹探测距离可达5500km。 AN/FPS-115 采用密度加权方式,且是收发合一的天线阵面,因而有源天线单元总数约有 1800 个固态 T/R 组件。
“铺路爪”大型远程相控阵雷达 AN/FPS-115 采用空间功率合成模式,可获得探测与跟踪多目标高功率的要求(其发射机总的输出峰值功率 600kW,平均功率 150kW),这样可以降低对于馈线系统承受的高功率、传输线损耗以及发射系统对初级电源的功率要求,从而增强了整个馈线系统的综合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程度。
图 3给出了 AN/FPS-115 全固态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射功率分配系统与子天线阵接收机系统的框图,整个雷达天线阵分为五十六个子天线阵,每个子天线阵内的功率分配网络及所有 T/R 组件均相同,其中功率分配网络为 1/32 功分器。
发射机激励级、子天线阵驱动级和 T/R 组件中的 HPA 的输出功率量级相同,约三百瓦。基于综合化、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极大程度简化雷达系统设计流程,利于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从图3中可以看出,子天线阵作为公用收发天线,其在 32 个天线单元构成的子天线阵级分别实现接收波束。
有源相控阵雷达与无源功率比较
óD?′ ?à ???óà×′ ?ó ??T?′ ?à ???óà×′ ?μ ?1|? ê±è ?? ! ??1aò? " ????μ ?×ó ??ê ??D???ù??? #$%%$&’ ( ?aòa) ì???óD?′?à???óà×′ ?oí?T?′?à???óà×′ ?μ??üá ?±è ??* ±è ??ê??ú àí ?μ??óá Dìì ???ú??·?é?1|? êì ??t?? ??DDμ?* ?ú?à???óà×′ ??μí 3μ?3?2?éè ???×????DD?aàà±è ??ê?±?òaμ?* ( 1??ü′ê) à×′?+ à???óà×′?+óD?′?à???óìì ?? , - . / 0 1 - 2 34056- 78 / 9. / / 7, 4665: / , ; < 6 47=; >95: / , ; < 6 ? @AB C CDEFGHI J "
某相控阵雷达射频功率监控模块设计
频率源作为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雷达的整机性能。一般频率源分机输出的时钟和本振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和功分后才能送到各个收发单元,现代相控阵雷达的规模往往较大,时钟本振分配网络遍布整个阵面,因而对分配网络的各个节点的时钟本振信号进行实时监控,是保障雷达整机稳定运行和快速进行故障判断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射频功率测量模块的设计,主要用于信号分配网络各个节点的功率测量和监控。
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是复杂的电子装备,是典型的机、电、热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的结晶。本书立足于工程实践,详尽阐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结构的总体设计、造型设计、冷却设计和折叠拼装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同时叙述了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核心部件——有源子阵的设计,并介绍了力学仿真和数字样机先进设计技术的应用。
第1章 概述 1
1.1 雷达系统 1
1.1.1 雷达基本原理 1
1.1.2 相控阵雷达 2
1.1.3 相控阵雷达的类别 4
1.2 有源相控阵天线 5
1.2.1 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组成 6
1.2.2 结构设计要点 9
1.2.3 结构设计相关专业基础 13
1.3 典型有源相控阵天线简介 14
1.3.1 大型有源相控阵天线 14
1.3.2 机载有源相控阵天线 17
1.3.3 机动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 19
1.3.4 舰载有源相控阵天线 22
1.3.5 卫星SAR有源相控阵天线 23
1.3.6 雷达导引头有源相控阵天线 25
第2章 总体设计 26
2.1 阵面电讯特性 26
2.1.1 主要电讯指标 26
2.1.2 天线阵列设计 27
2.2 基本结构类型 34
2.2.1 外形 34
2.2.2 内部结构 34
2.2.3 维修方式 37
2.3 地基远程预警相控阵天线结构 38
2.3.1 分块设计 38
2.3.2 内部结构 41
2.4 机载火控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 41
2.4.1 刀片式子阵结构 42
2.4.2 一体式结构 43
2.4.3 片式叠层结构 44
2.5 机载预警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 45
2.5.1 圆盘形式 45
2.5.2 平衡木形式 47
2.5.3 机身共形形式 48
2.6 车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 50
2.6.1 单车单块天线阵面 52
2.6.2 单车多块天线阵面 54
2.6.3 多车多块天线阵面 55
2.7 舰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 56
2.7.1 低频段天线阵面结构 56
2.7.2 高频段天线阵面结构 57
2.8 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 57
2.8.1 折叠阵面 58
2.8.2 柔性阵面 59
2.9 弹载有源相控阵天线结构 62
第3章 有源子阵结构设计 65
3.1 有源子阵 65
3.1.1 有源子阵的基本构架 66
3.1.2 结构设计流程及要点 67
3.2 有源子阵架构设计 68
3.2.1 有源子阵的典型结构形式 68
3.2.2 子阵规模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71
3.3 子阵内主要模块 72
3.3.1 T/R组件 72
3.3.2 子阵内综合网络 77
3.3.3 子阵驱动模块 78
3.3.4 二次电源模块 79
3.3.5 延迟器 80
3.4 子阵互连设计 81
3.4.1 连接器的选用 82
3.4.2 典型互连结构设计 84
3.4.3 供液互连设计 92
3.4.4 多品种混合电连接设计 94
3.5 电磁屏蔽设计 94
3.6 子阵骨架设计 96
3.7 有源子阵的发展趋势 96
3.7.1 微系统技术 97
3.7.2 有源子阵微系统结构设计 99
3.7.3 有源子阵微系统热设计 102
3.7.4 有源子阵微系统集成工艺 103
第4章 造型设计 106
4.1 天线阵面造型概念 106
4.1.1 天线阵面造型特点 107
4.1.2 天线阵面形象设计 109
4.2 造型基础 111
4.2.1 形态构成要素 111
4.2.2 造型基本原则 115
4.3 阵面造型设计实例 120
4.3.1 外部造型设计 121
4.3.2 内部造型设计 128
第5章 冷却设计 131
5.1 冷却技术简介 131
5.1.1 冷却设计理论基础 131
5.1.2 常见冷却方式比较 133
5.1.3 温度降额 134
5.2 常用冷却方式 135
5.2.1 自然冷却天线 136
5.2.2 开式风冷天线 138
5.2.3 闭式风冷天线 139
5.2.4 液冷型天线 140
5.3 高频箱密封隔热 143
5.3.1 隔热设计 143
5.3.2 密封设计 146
5.4 T/R组件热设计 150
5.4.1 热扩展设计 150
5.4.2 低界面热阻技术 155
5.4.3 冷板设计 157
5.5 相变冷却技术 158
5.5.1 相变热管热控技术 158
5.5.2 喷雾冷却技术 163
5.6 热设计仿真技术 165
5.6.1 热仿真基础 165
5.6.2 仿真流程 166
第6章 阵面自动折叠与快速拼装 168
6.1 阵面折叠 168
6.1.1 折叠机构的理论基础 169
6.1.2 折叠方式 172
6.1.3 驱动机构 175
6.1.4 锁紧机构 181
6.1.5 线缆折叠 184
6.1.6 冷却管路折叠 186
6.2 阵面拼装 187
6.2.1 快速连接机构 187
6.2.2 快速捕捉机构 191
6.2.3 冷却管路快速连接 192
6.2.4 快速电连接 193
6.2.5 组合式机电同步连接 194
6.3 误差分析 196
6.3.1 折叠、拼装误差分析 196
6.3.2 折叠、拼装误差计算 199
第7章 力学仿真 202
7.1 有限元法 202
7.1.1 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202
7.1.2 常用有限元软件介绍 203
7.2 仿真计算 205
7.2.1 结构模型化要点 205
7.2.2 边界条件模拟 211
7.2.3 载荷处理 212
7.2.4 动力学分析 213
7.2.5 计算结果以及诊断 215
7.3 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 217
7.3.1 基本修正理论及方法 218
7.3.2 模型修正实例 223
7.4 结构优化设计 231
7.4.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231
7.4.2 结构优化的基本类型 232
7.4.3 结构优化方法 232
7.4.4 结构尺寸优化实例 236
第8章 数字样机技术 239
8.1 数字样机技术简介 239
8.1.1 数字样机功能 239
8.1.2 数字样机技术应用 242
8.2 数字样机平台 242
8.2.1 总体架构 243
8.2.2 逻辑架构 243
8.3 数字样机建模技术 246
8.3.1 三维建模 246
8.3.2 三维布线 250
8.3.3 模型简化 253
8.4 数字样机应用 256
8.4.1 精度分配仿真 256
8.4.2 虚拟布局 260
8.4.3 虚拟装配 264
8.4.4 虚拟维修 269
第9章 智能结构 274
9.1 智能结构技术 275
9.2 传感技术 276
9.2.1 智能传感器的种类与特性 276
9.2.2 传感器布置优化技术 279
9.2.3 天线阵面变形测量 282
9.2.4 传感器与天线阵面集成技术 288
9.3 执行技术 291
9.3.1 执行元件的种类与特性 291
9.3.2 执行机构应变作动机理 293
9.3.3 执行元件与阵面集成 294
9.3.4 执行机构的位置优化 296
9.4 控制技术 297
9.4.1 模态阻尼控制 299
9.4.2 最优控制 299
9.4.3 鲁棒控制 299
9.4.4 智能控制 300
9.4.5 阵面控制集成 301
第10章 特种材料与工艺应用 307
10.1 特种材料 307
10.1.1 复合材料 307
10.1.2 涂层 319
10.2 特种工艺 323
10.2.1 焊接工艺 323
10.2.2 深孔加工 330
10.2.3 精密铸造 330
10.2.4 真空压力浸渗 331
10.2.5 喷射成型 332
10.2.6 3D打印 332
10.2.7 微细加工 335
10.3 3D封装 339
10.3.1 新封装技术 340
10.3.2 3D封装关键技术 342
10.3.3 3D封装技术的应用 343
参考文献 346
第1章 相控阵雷达T/R组件概述……1
1.1 引言……1
1.2 相控阵雷达……1
1.2.1 无源相控阵雷达……5
1.2.2 有源相控阵雷达……6
1.3 相控阵雷达T/R组件……9
1.3.1 典型框图……10
1.3.2 工作原理……10
1.3.3 主要部件的作用……13
1.4 一维相扫雷达T/R组件……16
1.4.1 天线阵面典型框图……16
1.4.2 T/R组件技术特点……16
1.5 两维相扫雷达T/R组件……18
1.5.1 天线阵面典型框图……18
1.5.2 T/R组件技术特点……18
1.6 实用T/R组件举例……20
1.6.1 基本工作原理……21
1.6.2 主要技术指标……21
1.6.3 结构与工艺……22
1.7 相控阵雷达T/R组件新进展……24
1.7.1 数字T/R组件……26
1.7.2 多极化组件……27
参考文献……30
第2章 T/R组件的理论基础……31
2.1 引言……31
2.2 微波技术基础……31
2.2.1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稳态解……31
2.2.2 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和电压驻波比……33
2.2.3 史密斯圆图及传输线的阻抗匹配……36
2.3 常用传输线……39
2.3.1 集肤效应和损耗……39
2.3.2 微带线……41
2.3.3 其他传输线……44
2.4 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45
2.4.1 本征和非本征半导体……45
2.4.2 半导体的基本方程……45
2.4.3 PN结器件……47
2.4.4 金属-半导体接触器件……55
参考文献……67
第3章 T/R组件中基本的微波元件……68
3.1 引言……68
3.2 无源器件……69
3.2.1 耦合器……69
3.2.2 电桥……72
3.2.3 混合接头……73
3.2.4 功率分配器……74
3.2.5 滤波器……75
3.2.6 均衡器……76
3.3 微波开关……78
3.3.1 PIN二极管开关……78
3.3.2 肖特基二极管开关……83
3.3.3 场效应管开关……83
3.3.4 MEMS开关……84
3.4 微波限幅器……85
3.4.1 有源限幅器……85
3.4.2 无源限幅器……86
3.4.3 混合式限幅器……86
3.5 微波数控衰减器……86
3.5.1 PIN二极管微波数控衰减器……87
3.5.2 GaAsMESFET管微波数控衰减器……90
3.6 微波数控移相器……91
3.6.1 一般介绍……91
3.6.2 开关线移相器……92
3.6.3 加载线移相器……93
3.6.4 反射式移相器……95
3.6.5 高低通式移相器……97
3.7 微波低噪声放大器……99
3.7.1 单端微波低噪声放大器……99
3.7.2 平衡式微波低噪声放大器……103
3.8 微波功率放大器……104
3.8.1 硅晶体管微波功率放大器……104
3.8.2 场效应管微波功率放大器……105
3.9 微波环行器、隔离器……106
参考文献……108
第4章 T/R组件设计技术……110
4.1 引言……110
4.2 T/R组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10
4.2.1 组成框图……110
4.2.2 工作原理……111
4.3 T/R组件的主要功能和技术要求……112
4.3.1 T/R组件的主要功能……112
4.3.2 T/R组件的主要技术要求……114
4.3.3 T/R组件的主要技术指标……117
4.4 T/R组件设计……124
4.4.1 T/R组件电信设计……124
4.4.2 T/R组件结构设计……149
4.4.3 T/R组件电磁兼容设计……154
4.4.4 T/R组件可靠性设计……156
4.5 实用T/R组件举例……160
4.6 T/R组合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64
4.6.1 组成框图……164
4.6.2 工作原理……164
4.7 T/R组合的主要技术要求……165
4.8 T/R组合的设计……165
4.8.1 T/R组合系统噪声的计算……166
4.8.2 子阵组件的设计……167
4.8.3 实时延迟器的设计……168
4.8.4 子阵电源的设计……171
4.9 实用T/R组合举例……178
参考文献……179
第5章 T/R组件制造技术……181
5.1 引言……181
5.2 T/R组件微波电路基板制造技术……181
5.2.1 微波复合介质电路基板制造技术……182
5.2.2 微波低温共烧陶瓷多层电路基板制造技术……187
5.2.3 微波薄膜多层电路基板制造技术……192
5.3 T/R组件壳体加工技术……200
5.3.1 精密数控加工技术……200
5.3.2 超塑成型技术……202
5.3.3 精密压铸技术……205
5.3.4 精密拼装技术……207
5.4 T/R组件组装技术……208
5.4.1 以元器件级为主的T/R组件组装技术……208
5.4.2 含裸芯片的T/R组件微组装技术……217
5.5 T/R组件密封技术……226
5.5.1 概述……226
5.5.2 胶粘剂密封……227
5.5.3 衬垫密封……228
5.5.4 软钎焊密封……228
5.5.5 玻璃金属封接……231
5.5.6 平行缝焊……232
5.5.7 脉冲激光熔焊密封……234
5.5.8 其他熔焊密封……236
5.6 应用举例……236
5.6.1 S频段T/R组件……236
5.6.2 L频段T/R组件……238
5.6.3 以裸芯片为主的T/R组件应用实例……239
参考文献……241
第6章 T/R组件测试技术……243
6.1 引言……243
6.2 T/R组件发射测试技术……244
6.2.1 发射幅度和相位测试……246
6.2.2 线性相位偏离和群时延特性测试……250
6.2.3 输出功率测试……252
6.2.4 输出信号波形上升沿、下降沿、顶降测试……256
6.2.5 输出信号频谱测试……257
6.2.6 输出信号相位噪声测试……259
6.2.7 输出负载牵引测试……261
6.3 T/R组件接收测试技术……263
6.3.1 接收幅度和相位测试……263
6.3.2 噪声系数测试……264
6.3.3 非线性特性测试(1dB压缩和三阶截获点)……267
6.3.4 低噪声放大器和限幅器恢复时间测试……268
6.4 T/R组件其他指标测试……270
6.4.1 收发转换时间测试……270
6.4.2 移相置位时间测试……271
6.4.3 功耗和效率测试……271
6.4.4 振荡趋势测试……273
6.5 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273
6.5.1 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概述……273
6.5.2 T/R组件自动测试系统实例……277
6.6 阵面T/R组件微波监测和校准……280
6.6.1 阵面内监测、校准……280
6.6.2 阵面外监测、校准……281
6.6.3 监测、校准实例……282
6.6.4 测量误差控制……283
参考文献……284
第7章 T/R组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287
7.1 引言……287
7.2 电磁场计算机辅助设计……288
7.2.1 有限元法……288
7.2.2 矩量法……289
7.2.3 时域差分法……290
7.3 典型微波CAD软件的介绍……294
7.3.1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294
7.3.2 ADS仿真软件……295
7.3.3 AnsoftHFSS仿真软件……296
7.3.4 MicrowaveOffice仿真软件……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