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是海尔集团公司和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9日申请的专利,该专利的申请号为2010101958452,公布号为CN102192631A,授权公布日为2011年9月21日,发明人是张如存、吴光瑞、刘剑、刘建如。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将加热丝加热功率以及相对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存储入基础数据库中构建防凝露基础数据库,防凝露方法包括建立温度、湿度与加热功率的基础数据库,根据具体的温度、湿度数据对应基础数据库中的控制功率,控制加热丝以对应的功率加热;防凝露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热装置以及主控板,其中,主控板具有上述的基础数据库。因此,在具体的某个温度和湿度下使加热丝以基础数据库中与此时温度、湿度对应的控制功率工作,可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 
2016年12月7日,《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概述图为《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摘要附图  )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基本信息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技术领域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涉及冷却和冷冻装置的防凝露领域,尤其是用于冰箱、冰柜、冷藏室的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门禁及一卡通系统

  • RVV2×1
  • m
  • 申创
  • 13%
  • 天津申创佳业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门禁及一卡通系统

  • RVV6×0.5
  • m
  • 申创
  • 13%
  • 天津申创佳业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图方便专用菌

  • 公斤;环保厕所净化添加剂
  • kg
  • 图方便
  • 13%
  • 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Q880防排水保护系统

  • 1-3m
  • m2
  • 科顺
  • 13%
  • 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磁混沉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PKCH-2000,8000×2000×3000mm,支架高2300mm,材质碳钢腐,处理规模2000m3/d
  • 鹏凯
  • 13%
  • 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高压喷药系统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压喷药系统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压喷药系统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压喷药系统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高压喷药系统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控制器

  • 控制器 TZ-WSDZ(TH)含加热板
  • 1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09
查看价格

电加热、散热风扇及温控器

  • 电加热、散热风扇及温控器
  • 4组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10-27
查看价格

籽壳苗(柑橘树的一种)

  • 高50cm
  • 14000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2-14
查看价格

  • 报价商提
  • 1kg
  • 1
  • 报价商提供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1-13
查看价格

  • 报价商提供
  • 1m²
  • 1
  • 报价商提供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1-13
查看价格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专利背景

当冰箱内外温度差异较大时,在冰箱表面会产生凝露。为解决此问题,美国专利文献US7340907提供了一种方案,通过感测模块感测连接冷藏设备的传感器临近的空气状态并将此信息输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感测模块的输入,将输入与内设值进行对比,若输入与内设值不同则生成一个表示输入与内设值有差异的输出,此输出以0-100的百分数表示,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不断的更新此输出;加热器调节器根据上述输出调节加热器,并加热制冷设备的表面相邻的传感器来保持表面温度,以使在传感器相对湿度大约为百分之90-95。然而,虽然通过循环调整,可以使冰箱避免凝露的影响,但是由于加热功率不确定,因此存在加热过程长,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冰箱的功率损耗。

美国专利文献US7137262还提供了另一种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感知冰箱表面以及冰箱内部的温度,通过湿度传感器感知冰箱内部的相对湿度;根据测得的冰箱内部温度和湿度计算出凝露点;判断冰箱表面温度是否会导致凝露;若冰箱表面温度会导致凝露则启动加热组件,直到表面温度不会导致凝露发生为止。US7137262也存在加热功率不确定,达到期望温度的过程长,功率损耗大的问题,而且US7137262使用了两个分别感测冰箱表面和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由于传感器存在寿命的问题,多个传感器的使用,也造成了提高成本,工作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形成基础数据库的流程图;

图2为该发明防凝露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该发明一种防凝露系统的结构图。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荣誉表彰

2016年12月7日,《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2100433B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实施方式

基础数据调试试验测试方法:

如图1所示:

1.测试环境温度:分别控制温度为5-45℃;

2.测试环境湿度:分别控制湿度为20%-100%。

3.布点:各储藏间室布点(按照美国标准能耗测试要求布点),横、竖梁表面等间距布点各5个;

4.档位:冷藏室强档/冷冻室强档;

5.加热丝测试条件:

a.竖梁:0瓦至25瓦,每次增加1瓦(也可以以其他增量增加功率);

b.横梁:0瓦至25瓦,每次增加1瓦(也可以以其他增量增加功率)。

6.测试方法:

从环境湿度为20%、环温为5℃的条件下调整横梁、竖梁加热丝以0瓦功率加热,达到平衡3个小时后(中间不包含化霜)立即记录测试数据(各个测试点的温度、当前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加热丝功率),判断测试点温度是否大于当前环境下的凝露点温度,是则记录当前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加热功率到基础数据库并提高环境温度进行循环测试,否则上调加热丝功率档位(例:竖梁0瓦、横梁0瓦测试完后调到竖梁1瓦、横梁1瓦运行),一直测试到当前测试点温度不低于当前环境状况下凝露点温度后记录当前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加热功率到基础数据库,增加测试环境温度(例:0℃改为5℃)再以此调整加热丝功率循环测试;当环境温度大于45℃后,提高环境湿度再进行循环测试,当环境湿度大于100%后结束。

测试中涉及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加热丝功率的增加可以在各自范围内合理改变。

根据记录的数据,即选择在相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使得各个测试点温度都大于等于此环境温度和湿度时的凝露点的最低功率,将所述最低功率整合形成基础数据库。

法式一代横梁<环温-湿度-要求加热功率>表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5℃

0瓦

0瓦

0瓦

7瓦

8瓦

9瓦

10瓦

12瓦

14瓦

20℃

0瓦

0瓦

0瓦

8瓦

10瓦

12瓦

14瓦

16瓦

18瓦

25℃

0瓦

0瓦

0瓦

8瓦

10瓦

12瓦

14瓦

18瓦

21瓦

30℃

0瓦

0瓦

0瓦

8瓦

12瓦

16瓦

18瓦

21瓦

23瓦

35℃

0瓦

0瓦

0瓦

5瓦

10瓦

14瓦

19瓦

23瓦

25瓦

40℃

0瓦

0瓦

0瓦

5瓦

10瓦

16瓦

22瓦

25瓦

25瓦

45℃

0瓦

0瓦

0瓦

7瓦

12瓦

18瓦

22瓦

25瓦

25瓦

法式一代竖梁<环温-湿度-要求加热功率>表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5℃

0瓦

0瓦

0瓦

1瓦

2瓦

3瓦

20℃

0瓦

0瓦

0瓦

1瓦

2瓦

3瓦

5瓦

25℃

0瓦

0瓦

0瓦

2瓦

3瓦

4瓦

5瓦

6瓦

30℃

0瓦

0瓦

0瓦

2瓦

3瓦

4瓦

5瓦

7瓦

8瓦

35℃

0瓦

0瓦

0瓦

3瓦

4瓦

5瓦

7瓦

8瓦

10瓦

40℃

0瓦

0瓦

0瓦

5瓦

6瓦

7瓦

8瓦

11瓦

13瓦

45℃

0瓦

0瓦

0瓦

6瓦

7瓦

8瓦

9瓦

13瓦

15瓦

如图2所示的防凝露方法流程,利用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并且实时的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基础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对应的功率参数,并以该功率参数作为加热丝的加热功率。

如图3所示的防凝露系统,包括采集环境湿度的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环境温度的加热丝以及接收环境温度和湿度信息并对加热丝进行控制的主控板,主控板包括存储有加热丝加热功率以及相对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的基础数据库。主控板根据采集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从所述基础数据库中调出加热丝的输出功率数值,并以该功率数值作为加热丝加热的功率。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发明内容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专利目的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提供了一种防凝露方法及装置,用于冰箱、冰柜、冷藏室等冷却和冷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确定加热功率,进而功率损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凝露方法,包括:

步骤a:在容易形成凝露位置处设置温度测试点和加热丝;

步骤b:保持环境湿度不变,改变环境温度,采集在各个环境温度下,加热丝以不同功率加热时测试点的温度;

步骤c:改变环境湿度,重复步骤b,得到:在不同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下,加热丝以不同功率加热时,测试点温度的基础数据;

步骤d:在上述基础数据中,选择加热丝在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能使得所述测试点不低于该环境条件下凝露点温度的最低加热功率,并记录该最低加热功率以及相对应的温度和湿度以形成基础数据库;

步骤e: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并且实时的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基础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对应的功率参数,并以该功率参数作为加热丝的控制功率;

步骤f:重复步骤e。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还可以做如下限定。

进一步,所述环境温度范围为5至45℃,所述环境湿度范围为20%至100%,所述控制功率范围为0至25瓦。

进一步,所述测试点为多个,在所述选择加热丝最低功率时,需使得所述多个测试点中温度最低的测试点温度不低于此环境条件下的凝露点温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加热丝功率以固定增量调节,在加热丝在各个功率工作时,测试点温度达到平衡3个小时后测量测试点温度。

进一步,所述加热丝包括设置在竖梁上的竖梁加热丝和/或设置在横梁上的横梁加热丝。

进一步,所述多个测试点设置在横梁和/或竖梁上。

进一步,在选择加热丝的控制功率时,按照下述条件进行选择: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5℃小于15℃且湿度小于35%时,横梁加热丝不工作;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等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9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当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等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9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5瓦。

进一步,在选择加热丝的控制功率时,按照下述条件进行选择: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5℃小于15℃且湿度小于35%时,竖梁加热丝不工作。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5%,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5%小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6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9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5瓦。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系统,包括:采集环境湿度的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环境温度的加热丝以及接收环境温度和湿度信息并对加热丝进行控制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有加热丝加热功率以及相对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进一步,所述加热丝包括对竖梁加热的竖梁加热丝和对横梁加热的横梁加热丝。

进一步,所述控制板通过可控硅对功率输出进行控制。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有益效果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按照不同温度下不同湿度分别控制加热的功率,加热的功率为防止凝露的最低功率,进而将能耗降至最低。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权利要求

1.一种防凝露方法,包括:

步骤a:在容易形成凝露位置处设置温度测试点和加热丝;

步骤b:保持环境湿度不变,改变环境温度,采集在各个环境温度下,加热丝以不同功率加热时温度测试点的温度;

步骤c:改变环境湿度,重复步骤b,得到:在不同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下,加热丝以不同功率加热时,测试点温度的基础数据;

步骤d:在上述基础数据中,选择加热丝在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下能使得所述测试点温度不低于该环境条件下凝露点温度的最低加热功率,并记录该最低加热功率以及相对应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以形成基础数据库;

步骤e: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并且实时的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在基础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对应的功率参数,并以该功率参数作为加热丝的控制功率;

步骤f:重复步骤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范围为5至45℃,所述环境湿度范围为20%至100%,所述控制功率范围为0至25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试点为多个,在所述选择加热丝最低功率时,需使得所述多个温度测试点中温度最低的测试点温度不低于此环境条件下的凝露点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加热丝功率以固定增量调节,在加热丝在控制功率范围工作时,测试点温度达到平衡3个小时后记录测试点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包括设置在竖梁上的竖梁加热丝和/或设置在横梁上的横梁加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试点设置在横梁和/或竖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加热丝的控制功率时,按照下述条件进行选择: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5℃小于15℃且环境湿度小于35%时,横梁加热丝不工作;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等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9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9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等于100%时,横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5瓦。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加热丝的控制功率时,按照下述条件进行选择: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5℃小于15℃且环境湿度小于35%时,竖梁加热丝不工作;

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5%,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15℃小于2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5%小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0℃小于2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25℃小于3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2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6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0℃小于3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4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45%小于5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4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5%小于65%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5%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35℃小于40℃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0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5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1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35%小于5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6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50%小于6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7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60%小于7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8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70%小于8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9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3瓦;

或者,当环境温度大于等于45℃且环境湿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时,竖梁加热丝的控制功率为15瓦。

查看详情

一种防凝露方法和系统文献

凝露竟然也是危险物!LED显示屏如何防凝露? 凝露竟然也是危险物!LED显示屏如何防凝露?

凝露竟然也是危险物!LED显示屏如何防凝露?

格式:pdf

大小:155KB

页数: 3页

凝露竟然也是危险物! LED显示屏如何防凝露?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 物上经常可以看到露珠,露与霜一样,也不是从天空中 降下来的。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 成时的温度在 0°C以上罢了。 露珠特写在 0°C以上,空 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 "露点温度 "。在 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 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 "露点 "以后就 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 0°C以上,这些多 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 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 无风或微风的夜晚。 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 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 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 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 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酒柜玻璃门防凝露研究 酒柜玻璃门防凝露研究

酒柜玻璃门防凝露研究

格式:pdf

大小:155KB

页数: 2页

研究酒柜玻璃门凝露机理,对各种玻璃门防凝露机理进行分析和实验研究,综合比较各种防凝露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当前最佳的防凝露方案(节能、安全、可靠)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涉及PID效应补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装置和方法。

查看详情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发明内容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专利目的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彻底解决了传统程序锁的逻辑关系依靠结构之间的关系而失去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的问题,对于复杂的逻辑关系,由于采用数据配置的方式而变得非常简便,使电气防误操作能够达到简便、可靠、智能化。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包括锁具、开锁器和逻辑生成装置;其中,所述逻辑生成装置,包括逻辑生成模块和逻辑通信模块,所述逻辑生成模块用以生成锁具身份及状态识别逻辑并通过逻辑通信模块发送至开锁器;所述开锁器包括有可启动所述锁头运动的解锁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锁具包括有锁舌、锁头以及身份状态转换模块,所述锁头与锁舌连接并带动锁舌运动;所述锁舌运动过程中,具有两个以上的设定位置以及位于设定位置之间过渡时的中间位置;所述身份状态转换模块用于将锁舌的位置变化信息转换为锁具身份标签信息,并把锁具身份标签信息传递给所述开锁器;所述开锁器的身份识别模块识别所述锁具的身份,接收锁具的转换模块传递的身份标签信息并识别锁舌的状态,根据从所述逻辑生成装置接收到的锁具身份及状态识别逻辑判断是否进行解锁操作。

上述智能闭锁系统的工作方法,其中,逻辑生成装置的逻辑生成模块生成锁具身份及状态识别逻辑并通过逻辑通信模块发送至开锁器;锁具的身份状态转换模块将锁舌的位置变化信息转换为锁具身份标签信息,并把锁具身份标签信息传递给所述开锁器;所述开锁器对锁具的身份进行识别,接收锁具的身份状态转换模块传递的身份标签信息并识别锁舌的状态,根据从所述逻辑生成装置接收到的锁具身份及状态识别逻辑进行判断,得到此锁的所安装设备是否允许操作的信息,若允许,则开锁器的解锁机构允许解锁,带动锁具的开锁部分,从而带动锁舌运动,然后可以操作设备;若不允许,则锁具不能被打开,设备不能被操作。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益效果

《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的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提供一种微机防误用程序锁结合的装置和方法,采用了在锁具上增加转换模块,并能够反映出锁具锁舌的状态的方式,为锁具状态由机械转换为电子方式提供了基础,省去了传统的程序锁具必须依靠锁同锁之间的状态或钥匙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实现设备的序列操作。同时由于设备的操作序列以数据的方式保存在开锁器的设备防误数据存储中,能够通过逻辑生成装置灵活地配置和改变,彻底解决了传统程序锁的逻辑关系依靠结构之间的关系而失去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同时对复杂的逻辑关系,由于采用数据配置的方式而变得非常简便。由于开锁器能够通过锁具的状态间接得到设备的状态,为设备状态的更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如为其他装置提供这些设备的状态。特别是在锁具和开锁器之间通过无线方式传递锁具的编码ID和状态,开锁器能够通过内置的操作顺序或通过无线方式从防误系统得到对锁具的开闭指令。《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的一种智能闭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设备防误操作,也可用于其它存在设备操作顺序要求的场合。

查看详情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发明内容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专利目的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提供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装置和方法,以解决2016年12月之前技术中成本高及无法对已经发生PID效应的光伏组件进行修复的问题。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的PID效应补偿方法,应用于光伏逆变系统的PID效应补偿装置,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PID效应补偿装置包括:直流电压采样单元、处理控制单元、隔离AC/DC变换单元及投切防护单元;所述光伏逆变系统的PID效应补偿方法包括:

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所述处理控制单元;

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判断是否满足PID效应补偿条件;

若满足所述PID效应补偿条件,则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的补偿电压;

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通过所述投切防护单元,以所述补偿电压施加至光伏组件的正极端与地之间,为所述光伏组件进行PID效应补偿。

优选的,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判断是否满足PID效应补偿条件,包括:

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直流电压信号是否大于预设电压;

若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大于所述预设电压,则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判定为白天;

若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电压,则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判定为夜晚,满足所述PID效应补偿条件。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包括:

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将所有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中最大的输出电压作为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控制单元。

优选的,在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需要输出的补偿电压之前,还包括:

若满足所述PID效应补偿条件,则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判断所述光伏组件的总对地等效绝缘阻抗是否大于预设阻抗;

若所述光伏组件的总对地等效绝缘阻抗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阻抗,则所述处理控制单元输出告警信号;

若所述光伏组件的总对地等效绝缘阻抗大于所述预设阻抗,则执行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需要输出的补偿电压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投切防护单元包括防护电阻和投切开关;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需要输出的补偿电压,包括:

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的大小及作用时间,计算得到所述光伏组件在白天的PID效应累计值;

根据所述PID效应累计值及预设的补偿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端的最小补偿电压;所述预设的补偿参数包括补偿时间及夜晚补偿累计值与所述PID效应累计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最小补偿电压及所述防护电阻和光伏组件的总对地等效绝缘阻抗的分压关系,计算得到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需要输出的补偿电压。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的PID效应补偿装置,包括:直流电压采样单元、处理控制单元、隔离AC/DC变换单元及投切防护单元;其中:

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所述处理控制单元;

所述处理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投切防护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处理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判断是否满足PID效应补偿条件;若满足所述PID效应补偿条件,则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需要输出的补偿电压;

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投切防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所述补偿电压;

所述投切防护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端相连,所述投切防护单元用于传递所述补偿电压,将所述补偿电压施加至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端与地之间,为所述光伏组件进行PID效应补偿。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包括:一组共阴极连接二极管和一组共阳极连接二极管;其中:

所述共阴极连接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端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共阳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负极端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共阴极连接二极管的共阴极连接点与所述共阳极连接二极管的共阳极连接点分别为所述直流电压采样单元的两个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投切防护单元包括:防护电阻、投切开关及一组共阳极连接二极管;其中:

所述投切开关的控制端为所述投切防护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防护电阻与所述投切开关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一端为所述投切防护单元的输入端,串联连接的另一端与所述共阳极连接二极管的共阳极连接点相连;

所述共阳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端一一对应相连。

优选的,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的直流输出正极端接所述投切防护单元;

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的直流输出负极端接地。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滤波单元及上述任一所述的PID效应补偿装置;其中:

所述功率变换单元的输入端与光伏组件相连;

所述功率变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网相连。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改善效果

《一种光伏逆变系统及其PID效应补偿方法和装置》提供的光伏逆变系统的PID效应补偿方法,通过直流电压采样单元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至处理控制单元;由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直流电压信号,判断是否满足PID效应补偿条件;若满足所述PID效应补偿条件,则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根据记录的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计算得到隔离AC/DC变换单元需要输出的补偿电压;再由所述处理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隔离AC/DC变换单元通过投切防护单元,以所述补偿电压施加至光伏组件的正极端与地之间,为所述光伏组件进行PID效应补偿。也即,通过所述处理控制单元对各个光伏组件运行工况的记录和PID效应补偿条件的判断,优化计算得到所述补偿电压,进而控制PID补偿装置为所述光伏组件进行PID效应补偿,实现PID效应的补偿修复,可有效解决光伏电站中的光伏组件衰减问题,提高系统发电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