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①截疟:发疟前以鸭脚板草嫩枝叶捣包脉筋(前臂内侧接腕处 ,也可包命门),但应以布垫之,包的时间不可太久。
②治毒疮或跌伤出血:鸭脚板草嫩茎叶捣烂,包伤口上,可以拔脓除毒,止血生肌。
但不能敷在未伤的皮肤上,否则刺激起泡。
③治跌伤未破皮者:鸭脚板草少量,合酒涂揉之。
多年生草本。须根伸长簇生。茎铺散,斜升,高20-50厘米, 下部节偃地生根,多分枝,密生开展的白色或淡黄色柔毛。基生叶与茎生叶相似,为3出复叶;叶片圆肾形至宽卵形,长2-5厘米,宽3-6厘米,基部心形,中央小叶宽卵形或菱状卵形,3浅裂至较深裂,边缘有锯齿,小叶柄长1-5毫米,生开展柔毛;侧生小叶不等地2裂,背面或两面疏生柔毛;叶柄长2-5厘米,密生开展的柔毛,基部扩大成褐色膜质的宽鞘抱茎上部叶较小,叶柄也较短。花与叶对生,真径1.2-1.8厘米;花梗长3-8厘米,密生柔毛;萼片狭卵形,长4-6毫米,为宽的2倍,外面生柔毛,花期向下反折,迟落;花瓣5,黄色或上面变白色,狭倒卵形至椭圆形,长6-10毫米,宽3-5毫米,有5-9条或深色脉纹,下部渐窄成长爪,蜜槽小鳞片位于爪的基部;雄蕊20余枚,花药长约2毫米;花托粗短,密生白柔毛。聚合果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 瘦果扁平,长3-4(5)米,宽3-3.5毫米,为厚的5倍以上, 无毛,边缘有宽约0.4毫米的宽棱,喙长约1毫米,成锥状外弯。花果期5月至10月。
春、夏采收。
花毛茛以分株繁殖为主,母株挖掘后,用手顺其自然长势掰开,每个分离部分必须带有一段根颈。栽植时覆土要浅,以刚刚把根颈部埋住为准。也可繁殖,成熟采收后应立即播种,10 C左右,约 ...
扬子毛茛。别称:辣子草、地胡椒。小毛莨,别称:猫爪草。主要特征是:块根呈纺锤形,簇生根集成“猫爪状”而形小。而混淆品肉根毛茛则为圆柱形肉质须根,簇生根不呈“猫爪状”且长大,可资区别。附图,百度可查。
繁殖方法 花毛茛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球根分株繁殖、繁殖及组织培养繁殖。 球根分株繁殖具有生育周期短、开花早、株型大、开花多及栽培较容易等特点,但是其分株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远远满足不了规模化生产的...
本种以花萼向下反折,花瓣狭椭圆形,有长爪,瘦果宽大,长约4毫米,边缘有宽棱以及茎偃卧,节上生根,花与叶对生而易于识别互。
鸭脚板草是植物别名,在民间的称谓里可能指向不同科属的不同物种,除了本条所指的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属(Ranunculus)的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外,在民间植物别名里,伞形科的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五匹青(Pternopetalum vulgare),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的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车前科(Plantaginaceae)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等等在民间称谓中都有鸭脚板草的别名,所以需仔细分辩。
方案比选
银堤桥承台施工措施比选 一、工程概况 银堤桥目前正进行承台开挖,地面标高 +20.6m ,承台底标高 +15.0m,基坑 开挖深度 5.6m,湖水最高水位 +19.67m 。该桥建成后需过水,过水深度为水面 下 1m。承台高度 2m。 承台在开挖过程中,因地质差(淤泥与腐殖土土层) ,导致开挖基坑不断塌 方,且机械作业中存在下陷、基坑临边塌方等不安全因素。 二、方案拟定 目前,结合银堤桥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情况,我项目部参考多方意见,对承 台开挖方案进行多次讨论,从经济性、安全、质量、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1、主要考虑因数 1)桥下过水,需整体降土约 2m; 2)为确保承台质量,需确保承台成品结构物覆土 0.5m 以上; 3)基坑安全性、稳定性,避免塌方伤人等事故; 4)基坑作业面的可实施性:结合雨季考虑,尽可能减少雨水、湖水渗透导致基 坑积水、积泥等影响承台施工质量、进度等因素; 5
中国扬子鳄村景区
长兴职教中心高二《黄金旅游线》导学案 编号: hjlyx07 使用者:钱洪英 第 次修改 编制人:钱洪英 一级审核人:徐建红 二级审核人:李健 联系领导: 使用日期: 自主管理 快乐学习 课题:中国扬子鳄村 班级: 学生姓名: 组别: 评价: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中国扬子鳄景区的导游内容 2. 观摩中国扬子鳄景点讲解视频 3. 实训讲解中国扬子鳄景区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撰写导游词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习兴趣 中国扬子鳄的热爱 重点:中国扬子鳄景区整体掌握 难点:实训讲解中国扬子鳄村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用 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认真阅读下面材料,熟通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完 成预习自测题; 2.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课时安排: 3 课时 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