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鸢尾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于灌木林缘,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种植环境喜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轻黏土,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7、含盐量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喜光,也较耐阴,在半阴环境下也可正常生长。喜温凉气候,耐寒性强。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新疆)。生于向阳草地或石质山坡。 喜阳,耐寒,耐旱。
紫苞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基部围有短的鞘状叶。根状茎斜伸,二歧分枝,节明显,外包以棕褐色老叶残留的纤维,直径3-5毫米;须根粗,暗褐色。叶条形,灰绿色,长20-25厘米,宽3-6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鞘状,有3-5条纵脉。
花茎纤细,略短于叶,高15-20厘米,有2-3枚茎生叶;苞片2枚,膜质,绿色,边缘带红紫色,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0.8-1厘米,中脉明显,内包含有1朵花;花蓝紫色,直径5-5.5厘米;花梗长0.6-1厘米;花被管长1-1.2厘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0.8-1厘米,有白色及深紫色的斑纹,内花被裂片直立,狭倒披针形,长3.2-3.5厘米,宽约6毫米;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乳白色;花柱分枝扁平,长3.5-4厘米,顶端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狭纺锤形,长约1厘米。蒴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厘米,6条肋明显,顶端无喙,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2处;种子球形或梨形,有乳白色的附属物,遇潮湿易变粘。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株繁殖一般每隔2至4年进行一次,于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鸢尾在花后进行分株(要避开梅雨季节),在冬季到来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即可开花。分割根茎时,以3至4个芽为好。分株若太细,则会影响翌年开花。在进行分株繁殖时,应将植株上部叶片剪去,留20厘米左右进行栽植。鸢尾大多数品种宜浅植。栽植间距依种类而异,强健种为50×50厘米,一般品种在20×20厘米左右。
若采用种子繁殖,应在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这样种子容易萌发,2至3年即可开花。
一只种球经过一年的种植开花后养分将会耗尽,产生新根,新球周围又会有许多子球,子球通过1至2年的种植,又可发育成开花球。世界花卉种植专家对球根鸢尾的腋芽、鳞茎、茎盘、花茎等不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使之长出新的球茎,这为加速繁殖及培育无病害的健壮母球提供了新办法。
驯化栽培:紫苞鸢尾为宿根花卉,抗寒、耐瘠薄、喜光,最好栽植在透气性与排水条件较好的土壤之中。故在选择试验样地时尽量营造与其原生境相似的环境条件。为避免植株根部脱水,运输过程中将试验材料用塑料布包好。植株移栽前进行整地、施肥。移栽前3天,苗床应浇透水。由野外挖取丛生的野生紫苞鸢尾,剪断其根状茎,栽植于试验地中。移栽的最佳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引种的紫苞鸢尾在中国黑龙江佳木斯地区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露地越冬,完成整个生活史,且生长状况良好,能够保留其抗寒、耐瘠薄等优良品质。
田间管理:移栽初期,应覆盖遮荫网,以免植株脱水或日灼。每隔2天浇水1次,浇水时间选择光照不是很强的傍晚。遇炎热天气,应及时浇透水,以免植株缺水萎蔫。由于紫苞鸢尾为野生花卉,且具有耐瘠薄等特性,故管理相对粗放。根据天气和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浇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以利于植株生长。
短筒紫苞鸢尾(Irisruthenicasubsp.brevituba(Maxim.) Doronkin):该亚种与原亚种的区别在于花被管较短,一般长5-8毫米(原变种长1-1.5厘米),其他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与原变种相同。分布于中国(新疆)和俄罗斯。
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植株的茎或叶的基部,严重时整株死亡。高温多湿,土壤贫瘠板结时发病率高。防治方法:轮作期应在4年以上。适当通风,避免栽培过密。发病期前定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叶枯病是一种常见病,这种病传染性非常强,对鸢尾生长有较大影响。现将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多从叶尖部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叶尖有灰褐色病斑或片状干枯,以后逐渐向叶基部侵染,最后导致整个叶片呈焦枯状,并出现黑色粒状物。发病规律是病原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越冬,仲春伴随雨、风或浇水传播,整个生长季均能发病,6至9月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不引进带病植株。栽植前做好土壤及植株消毒。加强日常养护,防止栽植地积水。发病初期及时将病叶剪除,减少侵染源。冬季将地表叶片剪除,集中烧毁。如有发病可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交替喷施,连喷4至5次,每次间隔8至10天。
患立桔病的植株,球茎鳞片基部变软,之后呈现灰褐色,上覆白色霉状物,最后完全腐烂掉。其病因主要是由孢子感染,一般温度愈高,病害发展蔓延愈快。防治方法:①用四氯丹及免赖得消毒种球。②用蒸气灭菌法或用溴化钾烷消毒土壤。③与剑兰及小苍兰轮作。
主要表现在植株局部生长受阻,花苞枯萎,根系呈水渍状腐烂。其病因是线虫经土壤在染根部,较难控制。防治方法:①以四氯丹+免赖得消毒种球。②土壤消毒,或在种植后发病初期每平方米用依得利5-8克或普拔克7-14毫升消毒。③用溴化甲烷消毒处理。
患尻腐病的鸢尾表现生育不良,叶变黄,不久即枯萎;球根基部腐败,后期生有白色霉菌,防治方法:①氧化苦土壤消毒。②洛比龙浸渍球根消毒。
主要表现为叶部有灰白色轮点或黄、白色条斑,把植株叶片透光看,有许多透明的小斑点,不久变紫色斑点,由下部叶往上枯萎。主要病因是该病毒由蚜虫媒介或手和器具等接触传染。防治方法:①繁殖时选无病植株或球根。②手、刀具等工具消毒。③用马拉松、氧化乐果、蚜灭多等农药防治蚜虫。
植株受害后有局部性的生长阻碍,花苞枯萎,根系呈现许多短小窄黑的根,严重时球根将烂掉。防治方法以蒸气灭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
蟋蟀主要是在杂草中繁殖,先期食害值株芽尖,不久即食植株的叶片。防治方法:①喷洒七氯灭虫。③及早除掉杂草。
另外,鸢尾在生长过程中还易发生蚜虫、红壁虱等虫害,主要是在高温干燥时发生,大发生时不易灭绝,因而要在早期喷洒有机硫磺剂(克杀螨、灭螨法等)和其他杀壁虱剂,同时使用敌敌畏等杀虫熏烟剂,也能收到良好的防效。但在高温多湿和整个开花期易产生药害,故要避免使用,或者喷完药后用清水淋洗。有条件使用注射管加压喷水,除虫的效果也很好。
选种:4-8月份从野外挖取墩状野生紫苞鸢尾,根据墩状的大小,剪断根状茎,分成小墩,每小墩留10-15个芽,进行大田栽植,株距20-30厘米、行距30厘米适时进行水肥管理,促其生长,培养成健壮的苗墩,作为营养繁殖母株备用。
繁殖材料的选取、处理:6月中、下旬,用作营养繁殖的母株新萌孽芽生出新根3-5厘米长时进行分株繁殖。将用作营养繁殖的母株整墩挖出,把每一个生根的新萌孽芽,从连接的老根状茎上剪断分离,作为一株繁殖芽苗,剪取时不要伤、断新生根,合并成30-50株一捆捆好,将根部浸到水里,水深以没至根部为宜,以便保湿保鲜,备栽植用。由于萌孽芽新生根没有木质化,比较脆嫩,移植过程中,新生根易被损伤,可将采集好的芽苗放在塑料盆等适合的容器里水培,水培时芽苗放置在水培容器里的密度不要过大,以芽苗之间相互支撑不歪倒,水深刚没至根系为宜,每天要适时添加清水,保持水适当深度,经5-6天,新生根可达到一定木质化程度,再进行栽植,不易损伤根系。
苗床整理:一般选用低床或畦作进行繁殖育苗。作床或作畦前,根据土壤肥力,结合整地,对育苗地施入适量的经过充分腐熟的堆肥、厩肥、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作基肥,施入适量硫酸亚铁和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杀虫。整地采取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等措施,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在细致整地的基础上进行作床或作畦。低床:床面低于步道15-25厘米,床宽1-1.5米,床长10-20米,床间步道30-50厘米(亦可是具体情况而定);作畦:畦埂宽30厘米,畦面低于畦埂15-20厘米,宽1-1.5米,畦长10-20米(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芽苗栽植:将处理好的芽苗及时栽植于作好的苗床、苗畦上,栽植前根据土壤墒情,对苗床、苗畦进行提前造墒,保持土壤良好的墒情,为植苗创造良好条件。栽植的行距30-40厘米,株距根据苗子的培养目的而定,培养移栽苗和商品苗的株距10-15厘米,培养繁殖母株的株距25-30厘米。芽苗栽植要细致及时。栽植时按设计的株、行距,开10厘米左右深的栽植沟,芽苗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覆土厚度至芽茎基部为宜,栽植不可太深,以免影响分蘖、生长。
紫苞鸢尾花形优美,花色艳丽,抗寒、耐瘠薄的能力较强,观赏价值较高。紫苞鸢尾应用于园林,既可单独栽植,体现个体美,又可群植作为背景素材,体现群体的美感,还可作为林缘、地被的镶边材料。紫苞鸢尾花、叶皆美,一次种植可多次开花,是难得的切花材料,适合与其它花材搭配使用。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 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 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 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 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 1~2 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 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 15cm左右便可, 4月修 剪,秋后可恢复到 1m高,并且树冠丰满。 常绿灌木。土壤。花期 5-7 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 多栽于庭园。强光下叶色变红。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生长。 南天竹的养殖方法 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 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 季进行。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室内养 护要加强通风透光, 防止介壳虫发生。 种子繁殖 秋季采种,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 按行距 33厘米开沟, 深约
园林植物生长习性
香樟 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 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 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 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女贞 女贞耐寒性好,耐水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大叶女贞木樨科女贞属 ,别名: 桢树,大叶女贞,高杆女贞。树皮灰绿色,平滑不开裂。枝条开展,光滑无毛。浆果状核果 近肾形, 10~11 月果熟,熟时深蓝色。大叶女贞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 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 大叶女贞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环境。适生于深厚、肥沃、湿 润的土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酸性、中性、碱性土及轻度盐碱土均可生长。深根性,侧根 广展,抗风力强。忌积水,不耐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被管较短,一般长5-8毫米(原变种长1-1.5厘米),其他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与原变种相同。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短的鞘状叶。根状茎斜伸,二歧分枝,节明显,外包以棕褐色老叶残留的纤维,直径3-5毫米;须根粗,暗褐色。叶条形,灰绿色,长20-25厘米,宽3-6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鞘状,有3-5条纵脉。花茎纤细,略短于叶,高15-20厘米,有2-3枚茎生叶;苞片2枚,膜质,绿色,边缘带红紫色,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0.8-1厘米,中脉明显,内包含有1 朵花;花蓝紫色,直径5-5.5厘米;花梗长0.6-1厘米;花被管较短,一般长5-8毫米(原变种长1-1.5厘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0.8-1厘米,有白色及深紫色的斑纹,内花被裂片直立,狭倒披针形,长3.2-3.5厘米,宽约6毫米;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乳白色;花柱分枝扁平,长3.5-4厘米,顶端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狭纺锤形,长约1厘米。蒴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厘米,6条肋明显,顶端无喙,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至1/2处;种子球形或梨形,有乳白色的附属物,遇潮湿易变粘。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产于我国新疆,俄罗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