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简称“中关村人居院”)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公益型研发机构 。研究院以“让我们住得更好”为理念,以材料科学为支撑,致力于人居环境材料和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开发,并通过系统集成设计开发新型木结构和轻钢结构工业化装配式住宅,同时提供新型建材成套装备设计及交钥匙工程服务 。
研究院以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专项课题3项 、住建部科技项目1项 、北京市科技项目2项 ,在所属领域已取得一些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并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申请专利30多项 ,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全国建筑材料科技创新成果奖 ”等奖项。本院开发的炫晶板及其制造技术,解决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构件饰面一体化以及低质材高附加值利用的难题,技术国内首创,产品国际上未见报道;自行研发的超低能耗房屋和隔震型房屋,突破了传统的节能、抗震极限,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最新研发的移动式智能车房和生态木屋,舒适、环保、轻便,为房车露营地、农业生态园、度假村营地、森林康养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方案,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发的创意家居产品,集中体现了生态人居材料与家具设计的完美结合。目前,这些技术及产品先后在广西柳州节能示范房,河南嵩县青山小学图书馆等项目应用。
地处中关村核心创新区,人才和科技资源是我院最大的优势。通过合作培养研究生、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共建开放实验室和研发基地等方式,与周边著名高校和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由院士主持的专家委员会,为研究院提供决策支持。作为行业一家4A级社会组织 ,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先后发起了中关村绿环硅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等联盟并牵头制定我国《装配式无机轻质饰面板》标准。每年主办的“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材发展论坛 ”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高端品牌论坛。
研究院在全国多地建有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基地,依托这些基地,推动技术成果和产业对接、孵化项目和资本对接,促进我国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 2100433B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关键词: 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生态环保;特点 摘要:建筑材料是人类建造活动所用一切材料的总称,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如衣、食、住、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和建筑材料密切相关。如常见的粘土砖...
① 环境工程比较好的学校: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 ② 首先说明一下:学习的课程和学校确定的培养方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学校之间的差异...
环境工程专业前景分析 工件好找,待遇不高 环保职业被人们评为了加强21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红红火火的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环境专业人才受到冷遇,这是因为在具体的环境治理行业,往往投入大于产出...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继四平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典型经验交流会及工作推 进会议后,我街先后召开屯长以上三级干部村屯环境整治工 作第二段再动员会、村支部书记专题调度部署会。按会议要 求汇报两个方面情况: 一是“五清”工作完成情况。 红旗有六个村,截至目前“五清”工作没有扫尾的村四 个。官井村差 1 条 300米长纵道上有 2个柴草垛没有清理完; 郝家村 1条 800 米的横道差 50米没有清完, 有 5-6 个柴草垛 没有清理到位;桑树村有 3条横道 1条纵道基础已经清理完 毕,有部分树枝垛未清理到位;敖卜村有 2条 300 米的纵道 和 2 条死胡同未清理到位,以上没清理到位的村屯街道要求 在一周之内清理完成。 二是下步“十建” 、“两化”工作相关问题。 公路沿线准备打造样板村是义顺村和敖卜村。 1、义顺村去年投资建设情况。共完成 4 个建设项目, 总投资 109 万元。一是环保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一、我市农村村庄建设的现状 一是在一些历史传统的自然村落, 空心化问题普遍, 村落中心是非常破旧衰 败的房屋、院落,无人居住,久而之久形成了大部分农村自然村落的空心化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心化现象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二是不管是传统的自然村落, 还是新建的自然村落, 房屋建设杂乱无章, 毫 无统一规划设计的迹象。 特别是在传统的自然村落里, 中心是死气沉沉的空心区, 外部则无序地杂乱地往外扩张; 外部有几幢漂亮的小洋房, 里面却荒凉衰败, 给 人一种极不是滋味的感觉。 三是村容村貌不整。 一些村从外部看, 除了表现规划的杂乱无章外, 同时环 境卫生状况也令人恶心, 残垣断壁随处可见, 猪栏厕所破烂不堪, 粪便暴露在外, 污水横流,垃圾就近倒放,臭气薰天,长年失修的空宅老房成了老鼠的集聚之所。 长久下去,不但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对人们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关村国标节能低碳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8月6日,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号鼎好电子大厦A1716、A1717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基本信息
登记证号: 003043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21100000741257546
登记管理机关: 北京市民政局
社会组织类型: 民办非企业单位
开办资金: 3,000,000 元
业务范围: 节能减排低碳理论研究;研发节能低碳相关技术;推进成果转化;组织技术标准培训、咨询与会展;技术转让;承接政府委托项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钟银燕 2100433B
同济-拜耳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Bayer-Tongji Eco-Construction & Material Academy)
拜耳和同济大学希望通过学术与行业的紧密合作,加强生态建筑设计和材料以及其他考量,诸如能效、质量以及安全等领域的科学认知。此外,学院还希望就此强化中国公众对环保、节能、质量、安全以及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视。同济-拜耳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依托于国内历史悠久、享负盛誉的教育机构——同济大学,以及拥有逾111,000名员工的全球创新型公司拜耳,以教育、创新及人才发展为三大主要支柱。
首先,我们认为可持续、经济、高效节能型建筑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对当前及未来的行业人士进行更多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以加强其对生态建筑的兴趣并强化其对这一新兴行业的了解。就此,学院会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面向同济大学的学生以及广大行业人士,如建筑师、开发商、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承包商等等。此外,学院还可为现场监控师和工人提供有关质量、安全和相关产品应用的实践性培训,以更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其次,拜耳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每年向研发投入逾31亿欧元,而同济大学则拥有超过4,200名教研人员,两者都非常关注创新。拜耳和同济大学将在生态建筑和各项高性能材料领域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和开发项目。同时,拜耳还将为同济大学学生的自主创新培训项目提供支持。
第三,学院将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向建筑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为此,我们将为优秀的同济大学学子提供硕士和博士论文奖学金,以及国内外实习机会,帮助其获得第一手实践经验,培养生态建筑及材料行业的明日领袖。 学院致力于通过强化科学和教育帮助中国迎接今天和未来的挑战。我们的愿景是将学院打造成今天和未来行业人士培训和公众教育的最佳伙伴,构筑一个技术创新平台,搭建一座在生态建筑和材料领域开展国际交流的桥梁,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成为推动中德友谊不断加深的一座桥梁。
SMSE即为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简称,成立于1996年12月,前身为材料界著名专家黄蕴元先生创立于1956年的建筑工艺系,1958年7月更名为建筑材料工程系,为全国同行最早成立的建筑材料系之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应用开发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也是中文核心期刊《建筑材料学报》的承办单位。学院下设从事教学、科研的研究所(中心)、材料专业实验室、材料测试中心实验室、材料检测室及上海同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学(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也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下设五个专业方向:建筑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专业有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等,各专业具有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办学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创建以递进式课程群为课堂教学链,以实习基地、教学实验平台、创新研发基地为创新实践链,以工程实践、国际化教学、双学位等为交流合作链开放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考虑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形成“4 M” 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0余人,其中正高职教师34人、副高职教师41人,博士生导师36人。
学院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并积极参加全国和上海地区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研发,接受各类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向社会输出了一批高科技成果。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领域探索创新,形成了以建筑材料为特色,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齐头并进的学科格局。
学院长期坚持与国内外同行密切合作和交流,聘请了来自德国、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及我国材料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开展科研合作。并积极拓展国际办学途径,与英国拉夫堡大学、法国高等矿业学校集团进行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双学位教育合作。
学院按照“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精神,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国际办学水平,努力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成知识创新的源头,培养全面人才的摇篮。
德国拜耳集团是全球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财富》)企业之一,在材料创新,作物科学及医药保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中国是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市场,拜耳公司对中国未来市场的发展潜力更是充满信心。2001年11月拜耳集团着手在上海化学工业园区进行大规模划时代的投资,建设一个世界级的一体化化工基地。同时,其材料创新集团的高性能产品在中国地区的销售额也高幅增长。
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是拜耳集团旗下独立运营的子集团,业务覆盖全球。目前,拜耳材料科技的所有产品几乎都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创新的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拜耳材料科技为众多行业,包括汽车、电气电子、建筑、信息技术、体育运动和休闲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服务。
拜耳材料科技在全世界拥有14300名员工,30个生产基地。2009年销售收入为75.20亿欧元。
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正逐步成长为区域最大、配备一流技术的生产基地。到2012年,计划对该基地的总投资达21亿欧元,其中7亿欧元计划于2009年至2012年完成投资。
拜耳科学与教育基金会支持那些热衷于专业研究并最终在相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尤其是在他们科学事业的起始阶段。 我们支持的项目包括提供奖励给学生、没有学术背景的实习生、还有顶尖的科学家等,我们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科学、医学和技术。
拜耳科学与教育基金会支持在其领域表现出突出成就的个人,特别包括那些当他们在其科学的职业领域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赞助活动的范围在学校项目的支持下,通过中小学生,青少年与非学术背景的学生和著名科学家的荣誉学员提供奖学金。基金会侧重于自然科学,技术和医学。
中关村街道正在筹备建设的中关村村史馆计划年底建成,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中关村街道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的历史变迁。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中关村村史馆位于双榆树二街,立足“收藏中关村文化,保存中关村记忆;讲好中关村故事,展示中关村精神;弘扬中关村价值,服务中关村战略”的建设目标,将打造城市历史空间、城市会客空间、城市阅读空间三个多维空间,成为科技、人文、博物、生活复合的文化综合体。(记者叶晓彦 通讯员王晓娟)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新华网北京频道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作者:叶晓彦 王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