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全院教职工65人。其中教师58名: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讲师8人、助教及其他17人。教辅人员7名:实验技术人员4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5人。有博士学历者27人,硕士学历21人。
迄今,学院的相关学科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大学本科生5000余名,硕士研究生500余名,博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近10名。多年来,我院培养毕业的学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其中应届毕业生的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5.5左右。几十年来,我院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石油、冶金、有色、煤炭、铁道、水电、建筑、城市建设、建材、民航、航天、核工业等十几个行业,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工程建设及国家政府部门担任了重要角色,为国家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截止到2005年6月底,我院共有在校本科学生1015人,硕士研究生174人,博士研究生生64人。
我院拥有:
博士点五个: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钻井工程、安全工程;
硕士点十个: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钻井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
本科专业四个: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
近50年来,一直承担着探矿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其中探矿工程是我国最早一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也是我国第一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在2001年的最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地质工程学科再次通过评审。
驾车路线:全程约19.4公里起点:郑州市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中原中路辅路行驶40米,稍向右转进入中原中路2.沿中原中路行驶260米,进入嵩山北路3.沿嵩山北路行驶2.1公里,右转进入黄河路4....
没有 河南工程技术学院 ,你是说 河南工程学院 吗?河南工程学院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河南工程学院(Henan University of ...
河南工程学院,位于河南郑州,是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
学院下属机构有:
(1) 教学机构:勘查工程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机械工程教研室,安全工程教研室, 力学教研室。
(2) 研究机构: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表面工程研究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岩土工程与地热工程创新基地、安全研究中心。
(3) 服务机构:院办公室、学工办公室。
学院在岩石破碎理论、钻探工程计算机控制、环境钻探、软岩工程、爆破治灾、金属表面强化技术、岩土体稳定性、区域稳定性、安全经济与信息工程等科学研究方面居国内先进,并多年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我院的相关学科获得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攻关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在过去的几年中,获得国家级科研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年均发表科研论文60篇。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将以地质工程优势学科为基础,发展科学钻探、土木工程、岩土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以工为主,产学研相结合。把学院办成地学工科国内领先、相关学科协同进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学院,为国家的基础经济建设,为人类的地学工科发展,为我国的地质工科高等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努力。2100433B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为新升格的高职院校,中职和高职的一个主要差距在于师资。本文结合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粗浅建议。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教育的专业主要是"技术专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努力建设一批具有高职特色的优势专业,而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想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就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本文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绩效考核两方面研究讨论怎样打造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师资队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原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简称物探系)。成立初在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秦馨菱、翁文波和曾融生等的主持和参与下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并迅速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52年招收了第一批本专科生。其后前苏联专家顾尔维奇、荣可夫、罗加契夫、克维亚特柯夫斯基和诺维科夫等来我系任教,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物探研究生。从此揭开了我系培养高级地球物理和物探专门人才的新篇章。
1954年物探系分设金属与非金属地球物理探矿(简称金属物探)和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探矿(简称石油物探)两个专业。同年秋,为了适应当时国家培养计划的需要,约100名同学转入原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1959年又相继成立了放射性物探专业、海洋物探专业、地球物理测井专门化和物探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后来放射性物探专业与勘探系的部分专业联合成立了稀有、放射性矿产地质勘探系(简称三系),仪器专业也独立成为仪器制造系(简称八系)。1964年海洋物探专业又转为石油物探。同年,仪器制造系被撤消,部分学生转入物探系。1965年三系迁至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至1965年物探系先后招收本科生十三届(从1952年连年招生),研究生四届(1955、1960、1961、1965),专科生二届(1952、1953)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地质学院迁至武汉,在北京成立了研究生院。1978年北京应用地球物理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地球物理专业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北京恢复招收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专业)本科生专业,1997年成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收了二届(1997、1998)本科生后转给了信息工程学院,1995年招收了一届粘土工程物探专科生,1996年招收了一届城市工程物探专科生。
1998年物探系与探工系合并,成立了工程技术学院,按照国家新的专业设置,招收勘察技术与工程本科生,2001年成立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地球物理学两个新专业,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2年3月物探系从工程技术学院分离,成立了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招收地球物理学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 2014年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又增加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现有教师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讲师17人、实验教师6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聘请刘光鼎院士担任学院院长,杨文采院士和沈旸教授为学术带头人。1960年后出生的专业教师博士化率达100%。学院有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88人、硕士研究生283人,工程硕士61人、本科生831人。本学科点内设有国土资源部工程地球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石圈构造与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是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的组成部分。
拥有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点,地球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建有《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具有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地球物理甲级资质,地球物理工程检测和辐射与环境13个项目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
“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5项,863重点项目3项,863探索课题2项,863、973、国家科技支持等重大项目子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土资源部地调和危机矿山项目14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50多项,完成科研经费12735.16万,其中,纵向经费占88%。
近年来在职教师发表国际SCI论文18篇、国内SCI论文52篇、EI论文41篇、核心刊物论文154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和摘要25篇,出版专著/教材7本。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2项。作为第二署名单位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作为参加人员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学院组织申报的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在受理中。
学院建有重磁实验室、电法实验室、地震勘探实验室、天然地震实验室、测井实验室、放射性实验室、测控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和电子电工实验室8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有针对本课生专业实习的计算机机房和针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计算中心,另有资料阅览室。
这些专业分别是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土地科学技术系的测绘工程专业为办学依托,秉承地大(北京)的办学理念,具有课堂专业基础教学与现场专业实践教学并重的办学特色。各类专业均适应了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