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成立于2007年4月。
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和景观设计系,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研究实践机构和模型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等系列教学实验室。
学生人数:641人,其中本科生555人,硕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15人。
师资概况: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2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丁红旗
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邵健
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
建筑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建筑专业始设于1928年,学脉深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他校,1984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2003年重立建筑艺术系时,在国内率先提出培养“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设计人才,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该院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平等沟通,推动本土原创性的建筑、城市、环境与人居的原创性设计,努力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系和景观设计系,强调以动手实验为突出的教学特色,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实验室等研究实践机构和可持续建造、城市空间地理数字模拟、人居环境和景观生态等系列教学实验室。
建筑艺术系是以研究本土原创性实验建筑为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致力于探索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复兴本土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器具的整体营造方式。注重培养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个性与共性互存、人与建筑营造和谐的创造性人才。学制五年。
学生人数:187人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实践、城市设计研究、中外建筑史、园林考察、民居测绘、木工基础、砌筑基础、建筑制图、现场营造
现任系主任:王 澍(兼)
城市设计系是中国首个开设的以城市设计为专业主导方向的新兴系科。它的建立代表了国内建筑界和城市规划学界开始对城市建筑活动和相应的城市学科传统建制进行系统的反思和再造,意味着针对城市研究和教育体系的一次全新变革。城市设计专业以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拥有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在个人修养及公共审美品位上得到良好训练,在理性、感性和艺术之间能够建立有机平衡的高素质的跨越型城市规划类专业人才。学制五年。
学生规模:55 人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城市工程学、历史理论、城市经济学、地理与区域研究、城市生态学
现任系主任:李凯生
景观设计系成立于2007年4月,由原环艺系2005年设立的景观专业方向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兼具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的新型景观规划师。教学观念契合了有机哲学观及自然伦理,鼓励学生从传统哲学、营造学、造园学及当代艺术与设计理论中获取营养,教学实践立足于江南水乡、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现有师资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建设具有国际学术视野。
学生人数:120人
主要课程:独立别墅设计、办公建筑、景观、室内设计、风景区规划、居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园林考察、庭园与亭榭设计、城市景观改造设计
现任系主任:邵 健
环境艺术系源于1984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的环境艺术专业,1989年建系,该系是以研究建筑与环境相关的设计为专业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下设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模型实验室和电脑实验工作室。该系教学上延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研究人与居所的场所关系,重视建筑、景观和室内相关学科间的整合互动,培养具有全局观与创造性思维的风景建筑、室内等方向的高级设计与研究人才。
学生人数:120人
主要课程:独立住宅设计、住宅组团设计、办公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民居测绘、风景区规划、建筑改造与室内设计、家具设计
现任系主任:李凯生2100433B
院长:吴海燕 副院长:葛加银、周刚、王昀党总支书记:葛加银
全国普通高校艺术院系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海淀走读大学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舞蹈学...
新疆艺术学院是西北地区地方特点显著、民族特色浓郁、专业性较强的综合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新疆艺术学校。1960年升格为新疆艺术学院。1962年又调整为新疆艺术学校。1987年经教育部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解析
本文运用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理念与手法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进行解析,总结经验,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发展提升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艺术学院实验中心 下设建筑与环境艺术实验室。2007年10月,实验中心由滨江校区搬至象山校区,一批新设备正在进行招标,即将到位,整个实验室正在积极的完善中。
建筑与环境艺术实验室建立于2003年,下设模型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实验中心拥有1000多平方米实验空间, 拥有31名专业教师,2名技术工人。实验中心具备从教授到实验员的师资配备,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起到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实验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建筑艺术学院各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高了建筑艺术学院的学科研究水平。建筑学教育发展研究建设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等方面也获得有力的实验支持。通过把研究室作为开放实验室运行,欢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自带课题或申请实验室开放课题来研究室进行研究工作,从而可以扩大它的受益面,加强研究室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2100433B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以实验建筑的态度致力于有本土文化根性和地域特点的建筑营造问题的研究机构。注重思想性,注重手艺的回归,强调这种双向思考,展开实验建筑的跨学科探索。 2100433B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校是丹麦皇家艺术学院 (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nservation;KADK) 下属的三大学校(建筑学校、设计学校、文博学校)之一,现共设有九个系,开设的本科专业为建筑学(丹麦语授课),英语授课硕士专业有城市文脉建筑学和建筑文脉设计,丹麦语授课硕士专业为建筑学,此外,学生修完硕士学位后,达到一定的录取条件,还可以在该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也提供给连续教育,毕业后授予建筑学艺术类硕士。申请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必须有丹麦高中毕业证书平均分至少10分相当于B,丹麦语和英语水准良好但是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被录取。录取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如果申请人必须参见学校举办的为期三天的考试,只有50%的学生能获得参加这个考试的资格,而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透过考试,从而被录取。考试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对空间、空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创造性,绘画、写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为丹麦本地学生,学校每年也从全球范围内招收极少量国际学生,雅思要求至少6.5;另外有大量的交换生,大部分来自欧洲诸国,以增加学术和思想交流,另一面又高度保留丹麦建筑艺术的独特传统基础(兴起于1795年的哥本哈根大火,Copenhagen Fire of 1795)。学院提供建筑学以艺术探索为基础,不仅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更是在北欧诸国里也是独树一帜,吸引了大量来自瑞典、 挪威 、冰岛和芬兰的交换生,毕业后即有机会申请丹麦建筑师资质。建筑学院有约120名教师更是直接来自业界,额外提供短期或长期的业界实践活动。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学校(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 of Design)的前身是成立于1875年的丹麦设计学院(丹麦语:Danmarks Designskole;英文:Danish Design School),于2011年并入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并由丹麦文化部划归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 校址也随之迁至哥本哈根的Holmen。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文博学校(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 of Conservation)原是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校、丹麦皇家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校并行的独立院校,2011年文博学校与建筑学校、丹麦设计学院合并,丹麦皇家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校(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 Schools of Visual Art)仍保持独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