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能的储量相当大,据科学家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每年从地球内部经地表散失的热量,相当于1000亿桶石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全世界的地热储量相当于4948 万亿吨标准煤,其发热量相当于5亿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全国主要盆地常规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8530亿吨,年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6.4亿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每年浅层地温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95亿吨,年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3.5亿吨;大于3000米的增强型地热资源,折合标准煤860万亿吨。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如能充分利用起来,将大大缓解能源紧张,可以说地热具有替代能源的潜质。

地热,这个古老的新能源,成为中国石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法宝。中国石化早在1998年就已经进入地热领域进行探索。一如珍惜油气资源一样,采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地热水从2000到3000米深的地球深处开采出来,采用先进工艺,取热不取水,把换热后的地热水回注到地下,形成可持续开采的良性循环。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基本信息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开发现状

中石化于1998年起发展地热资源,如今,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大公司,在地热供暖、地热水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形成成熟的配套技术。截至2012年底,公司地热开发区域已扩展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四川、安徽、广东等9个省,拥有地热井91口,供暖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常规地热供暖面积的25%,年可替代标煤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

冰岛雷克雅未克时间2010年6月9日上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冰岛外交部长OessurSkarphedinsson,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苏树林等的见证下,新星石油公司与冰岛绿源公司在冰岛外交部签订了《关于组建中冰合资绿源地热能源开发总公司的框架协议》。

2012年4月20日,温家宝访问冰岛期间与冰岛总理共同见证了中冰双方《关于扩大地热资源开发规模、业务及合作的框架协议》的签署。

2012年3月,中国石化陕西咸阳地热供暖项目成功注册为全球首个地热CDM(地热集中供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2012年11月,雄县地热供暖CDM项目注册工作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在此基础上,中石化还将进一步推动山东等其他地区地热新项目的CDM申报工作。

2012年6月29日,能源局批准以新星公司科研力量为主体,成立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截至2012年底,新星石油公司在雄县拥有地热井42口,其中回灌井17口,敷设地热管网49.6公里,地热交换站21座,供暖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占城区总供暖面积的90%以上。“预计到2015年,雄县地热供热面积将达到360万平方米,年替代标煤5.0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68万吨.,建成华北地区首座‘无烟城’。”

2013年12月8日,新星公司部署在川西高原的首口高温地热井——DZK02井,钻至井深1847米完钻。该井出口温度高达107摄氏度,最高出水量每小时120立方米,为川西高原钻探高温地热资源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该井由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四川钻井分公司30522XN井队负责施工。

2014年1月24日,胜利油田与新星公司合作的首个地热代油民用住宅供暖项目投入运行。华瑞小区南区4.2万平方米面积实现地热供暖,预计小区全部切换地热供暖后,一个采暖季可节省标煤12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3100多吨。

2014年2月10日,在两台掺水锅炉和1台原油外输锅炉停用之后,下二门联合站的1台原油脱水锅炉也正式关停,下二门油矿的386口油井井口的掺水温度达到67摄氏度。这标志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一个地热利用项目——下二门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并且满足了原油外输和掺水伴热的生产需要。

下二门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工程每天运行10个小时,在平、谷电价时段,每天提取1.1万吨处理水中的热量,用于原油外输和掺水加热,替代原来的燃气加热锅炉。如果每天运行时间适当延长,回收的热能不仅能满足下二门油矿油井掺水和原油外输的需要,而且能满足下二门油矿生活供暖的需要。

查看详情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分娩

  • 窑变1200X6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1200X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3D材MCM狮山黄岩

  • 600×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1200X6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MCM改性无机粉复合片材斧开

  • 常规单色600X300
  • Phomi
  • 13%
  • 中山市绿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绿幕玻(钢)

  • 5厚
  • 云浮市200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幕玻(钢)

  • 6厚
  • 云浮市2005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幕玻(钢)

  • 6厚
  • 云浮市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幕玻(钢)

  • 5厚
  • 云浮市200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幕玻(钢)

  • 6厚
  • 云浮市200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标准中国石化服务区标志牌LDE发光字

  • 统一标准的广告字"中国石化贵港南上行线服务区"(字规格1.65×1.55)+英文"Sinopec"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8-12-04
查看价格

石化文化广

  • 材料:纯手工艺钢架造型,立体丝焊造型,蒙布分色,整体渐变处理,部分喷绘,后期美工处理,内装节能LED光源、12kw(三组线) 尺寸:长16米×高6.6米×深4米左右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04-11
查看价格

茂名石化东海牌沥青

  • 70#
  • 200000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06-24
查看价格

AI语音技能开发

  • 1.名称 :AI语音技能开发2.功能:语音开发控制模式:1、直接控制语音指令,例如:打开XX灯,打开XXX模式;2、语境控制语音指令,例如:我要起床了(相应灯光、窗帘打开),我要睡觉了(相应灯光
  • 55套
  • 1
  • 肯天智能;深圳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查看价格

开发

  • 组态软件开发板,无限点,开发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7-25
查看价格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4地热技术

陕西绿源公司在雄县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其中主要有热交换、集输、梯级利用、深浅层地热能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地热尾水及综合利用等。

交换技术

地热水矿化度比较高,采用地热水直供方式,对采暖管网的腐蚀比较严重。陕西绿源公司地热水换热技术,地热水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到另一侧的采暖管网,地热水采灌系统和供暖软化水循环系统独立运行,有效解决了管网及末端腐蚀问题,为大规模回灌创造了条件。公司先后建设了盛唐国际、滨河新区、山水太阳城等新建小区集中供热项目,同时,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整合收购了62万平米采用"直采直排"方式供暖的老城区供暖面积,并逐步进行了改造,城区老式供热系统改造率达85%。

梯级利用技术

针对传统的暖气片采暖和新建的低辐射采暖不同的采暖系统,陕西绿源公司实行地热能的梯级利用。地热水第一次交换,为传统的暖气片采暖系统供热,第二次交换,为地辐射采暖系统供热,第二次交换后的地热水再经过热泵,又一次提热,为地辐射采暖系统供热。根据用户的不同采暖系统的需求,采取相应技术、设备,分级、分层次利用地热能,使地热能利用效率最大化。由于在雄县采用了地热水梯级利用技术、热泵技术等,提高了地热能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地热尾水排放温度。

地热尾水回灌

陕西绿源公司在雄县取得了地热尾水回灌的重大突破。所有新建项目均采取"采灌均衡,间接换热"的先进工艺模式。通过热交换技术将换完热的地热尾水在密闭状态下通过回灌管线回注到1500米的地下,做到了"取热不取水",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雄县区域地热开采成井深度一般在1500-1800米左右,取水层基本在1000米以下,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回灌井与采水井在成井工艺、成井深度及井身结构方面完全相同,实现了100%同层回灌。2011-2012年供暖季成回灌井15口,实现采灌同步。经监测,雄县在陕西绿源公司进驻后,经过两个采暖季的地热尾水回灌,雄县城区范围内的地热水水位下降趋势已开始明显趋缓,由原来的每年下降6-7米减缓到2-3米,回灌效果进一步显现。

查看详情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指导意见

2013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出台了《关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地热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发展地热产业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体现;是集团公司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缓解能源资源压力,优化能源结构而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是集团公司落实“绿色低碳”战略,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储存碳资产,打造绿色低碳新优势、树立绿色低碳新形象的重大举措;是集团公司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超前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

意见提出,要夯实资源基础,引导市场需求,坚持“资源、市场、一体化、国际化、差异化、绿色低碳”战略,推进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研发与综合利用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地热开发利用第一品牌,到2030年,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1700兆瓦以上,供暖、制冷面积50000万平方米,年余热利用能力40万吨标煤,预计实现碳减排42000万吨。

意见明确,要充分依托集团公司现有力量,按照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突出管控和技术引领、多种运营方式并存的精干高效商业运作模式,建立以新星公司为主体,集团总部统筹,事业部、专业公司、研究院、企业协同的地热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清洁能源的全产业链梯次运营,将新星公司逐步培育为依托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一流清洁能源专业化公司。

查看详情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雄县开展情况

地热资源

雄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北距首都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东西长26 公里,南北阔25.5 公里,总面积524 平方公里,耕地56万亩,人口33.6万。雄县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水温高、水质优等特点。

雄县地热分布区属于牛驼镇地热田。牛驼镇地热田是华北地区地热资源条件最为优越的地热田,涉及雄县、固安县、永清县和霸州市,总面积约640 km2。雄县的地热田覆盖面积约320 km2,占整个地热田面积的50%,占县域面积的60%。雄县地区第三系热储和蓟县系雾迷山组热储直接接触,其中第三系热储顶面埋深在450-520m,地热水温度在45-58℃,单井出水量在50-80m3/h;雾迷山组热储顶面埋深在最浅不足1000m(浅牛1井,井深534m,井口水温75℃),地热井出水温度66-86℃,单井出水量100m3/h左右。雄县地热水的水质良好,含有偏硅酸、氟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化学组分,属于偏硅酸、氟型温泉水。

尽管雄县素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地热资源丰富,但在陕西绿源公司进驻前其冬季供暖主要采用燃煤锅炉的方式,对空气和环境污染严重。其局部零散地热供暖也由于没有统计规划、布井不合理、重效益轻保护、没有进行回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得当地地热水位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到2009年7月,地热水位已经下降了近70米。雄县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保护好,利用好地热资源成为雄县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头等大事。雄县政府保护性开发地热资源、建设"无烟城",为百姓造福的理念,与新星公司科学开发地热资源、实现节能减排、努力践行社会责任的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双方于2009年8月签订了排他性的战略合作协议,避免了地热市场的无序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项目进展

陕西绿源公司本着"科学开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技术先进"的宗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对雄县12.1平方公里城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划分区域、整体布局,通过钻凿新的生产井、回灌井,收购、整合原有地热井,建立了多井集输、井站联网、采灌集合、综合管理的集中联网式区域供热系统。

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1亿元人民币,拥有地热井39口(回灌井15口),拥有热交换站17座,累计敷设城区地热管网43.8千米,实现供暖面积近250万平方米,占城区供热面积的90%以上。雄县县城内已完全拆除2吨及以上锅炉,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据社会效益经测算,年可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万吨,相当于植树86万棵。由于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雄县基本实现了"无烟城"的目标。

查看详情

中国石化地热能开发文献

地热能开发中滤水管的选择与应用 地热能开发中滤水管的选择与应用

地热能开发中滤水管的选择与应用

格式:pdf

大小:200KB

页数: 2页

叙述了地热能开发中,地热井滤水管的选择与应用,着重介绍了滤水管的类型、特点,滤水管的技术参数的确定,以及一些实际的使用效果。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油[2015]374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油[2015]374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油[2015]374

格式:pdf

大小:200KB

页数: 40页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油[2015]374

西宁地热能开发技术研究成果信息

成果登记号

20060066

项目名称

西宁地热能开发技术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

主要完成人

白生海、张森琦、余存莲

研究起始日期

2003-03-01

研究终止日期

2004-11-01

主题词

地热能;开发技术;西宁

任务来源

国家计划;

查看详情

地热能源开采地热能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人类利用地热发电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常规水热地热系统勘探和发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1974~1992年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在新墨西哥州Fenton Hill率先开展了干热岩(HDR)地热能源开发实验,经过近40年的努力,这项技术也已经趋于完善,并且已经开始显现其巨大的潜力。继法国Soultz和德国Landao两个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之后,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内华达州Desert Peak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发电项目也已经通过验收,成为美国第一个商业化EGS电站。澳大利亚Cooper Basin增强型地热系统项目第一期亦已经实现1MW的发电能力。

增强型地热系统理念和开发技术的出现,势必推动地热能源开发向更深更广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由于化石能源消费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关注,地热作为一种本土可再生能源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IPCC和IEA关于2050年地热发电量将占世界电力需求总量的3.0%~3.5%的预测,是建立在假设中国在地热能源开发方面将继续长期落后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的。中国地热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热的国家,又是最需要以可再生低碳能源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中国的地热能源开发已经低迷了30多年,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地热能源行业会继续低迷下去。国家已经向地热界发出了迅速发展的信号,国务院以国发〔2013〕2号文件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制定了地热能源开发的具体目标。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MW的发展目标。可以预计,有关部门还将出台更加宏伟的国家长远地热能源发展目标。 目前全国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10万MW,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400万MW。如果2050年中国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能够达到目前国际组织预测的占总电力装机容量的3%的水平,那就意味着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将需要建造4800多座羊八井规模的地热电站。中国的地热能源发展既迎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查看详情

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意见征询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促进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组织有关单位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4月15日至5月15日。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建议,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形式反馈至我局新能源司。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陆国成(详见参考链接)(传真),(详见参考链接)

附件: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1年4月13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