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导言 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社区建设
第一节 双重转型:中国社区建设的背景条件
第二节 系统再造:中国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 探索推进:中国社区建设的实践脉络
第四节 全面发展:中国社区建设的未来指向
第一章 社区组织建设
第一节 社区组织的含义
第二节 社区组织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社区党的组织
第四节 居民委员会
第五节 其他社区组织
第六节 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机构
第二章 社区文化建设
第一节 社区文化概述
第二节 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概况与基本建设历程
第三节 社区文化的建设成就与实践创新
第三章 社区服务发展
第一节 社区服务概述
第二节 社区服务的发展概况与基本历程
第三节 我国社区服务的建设成就与实践创新
第四章 社区福利保障
第一节 社区福利的概念
第二节 社会保险和就业服务
第三节 社会救助服务
第四节 社会福利服务
第五章 社区治安管理
第一节 社区治安管理概述
第二节 我国社区治安管理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第三节 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第六章 社区志愿服务事业
第一节 社区志愿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促进力量
第二节 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国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和行动目标的社会发展,一方面体现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各种现实结果上,另一方面更凝聚在人类自身通过各种努力,来促成和实现各类社会文明进步目标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从动态来看,任何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都表现为一种过程与结果的动态统一。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发展意味着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和持续进步,它在“界域”上,不仅要涵盖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且要涵盖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发展。
“社区”,作为一种相对中观甚至微观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运行中,往往被看做是一种整体社会生活的“缩影”,可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现实聚合形态和具体运作载体,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承载着重要的“发展意蕴”。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全面小康与新型和谐社区
一、建设新型社区的背景、内容与目标
(一)建设新型社区的背景分析及阶段划分
(二)建设新型社区的内容与标准
(三)宁波市现代化新型社区的目标
附(一):宁波市及五城区成为全国
社区建设示范
二、建设新型社区的导向、主线、动力
(一)把“民意”作为导向
(二)为民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主线
(三)城市社区建设动力分析
三、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和谐社区的内涵
(二)建设社区走向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
附(一):用服务去构建和谐社区——招宝山街道
社区工作纪实
四、宁波市社区建设实践综述
(一)适应时代变化推进社区建设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美好家园
(三)健全社区组织转变政府职能
(四)完善服务机制服务社区居民
附(一):加美社区考察及比较
附(二):社区建设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第二章政治文明与社区居民自治
一、政治文明与居民自治的关系
(一)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区政治文明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性质与内涵
(三)建设以居民自治为主体的政治文明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理论依据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思想基础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政策基础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法律基础
附(一):农村村民自治对城市
社区居民自治的启示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环境、机制及规律
(一)营造良好的社区民主自治环境
(二)完善社区民主自治的运行机制
(三)保证一个逐步深入推进的良性过程
四、宁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经验
(一)建立组织与完善制度
(二)实践“四民主”和“三自”
(三)积极运用客观有利条件
附(一):明楼街道民主自治的探索
五、国内外有关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
模式及比较
(一)国内有关社区居民自治的实现模式
(二)与国外有关社区建设及居民自治的比较
六、宁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规问题
(二)社区居委会职能定位问题
附(一):小议社区居委会的牌子
附(二):小议社区“行政化”
七、实现宁波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途径和对策
(一)发展阶段与实践途径
(二)培育自治能力的基本对策
附(一):社区居委会减负问题
附(二):让“社区准人”走向“三赢”
附(三):“物业自治”与搞好物业管理
第三章社区认同与人文精神关怀
一、弱势群体与外来人员关怀
(一)弱势群体的关怀
(二)外来人员的管理服务
附(一):社区的情爱
附(二):万安社区慈善情
二、老年与妇女儿童关怀
(一)呼唤社区养老照顾
(二)探索社区居家养老
(三)加强社区妇女工作
(四)关怀少年儿童
三、就业关怀与其他
(一)社区就业的公共服务
(二)非正规就业的创造
(三)特殊事件的社区关怀
附(一):围绕“人”字做文章
附(二):徐戎社区关爱人
附(三):要特色更要“本色”
四、港澳台及国外社区比较
(一)港澳台社区人文关怀
(二)国外社区人文参考
第四章社区文化与文化力效能拓展
一、社区文化的政治功能
(一)社区文化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二)社区文化对政治文明的功效
二、社区文化的凝聚与提升功能
(一)社区文化的凝聚
(二)万安社区文化展示与提升
三、社区文化的感情纽带与知识传递功能
(一)小手牵出的感情纽带
(二)学习型社区的探索
第五章社区平台与多重互动机制
一、党组织与党员互动效能
(一)有效合理党建机制难以形成的原因
(二)建立有效合理的社区党建机制的有利因素
(三)建立有效合理的社区党建机制
二、院校与社区互动效能-
(一)校区共建的主要内容
(二)校区共建的社会效应
三、民间组织与居民互动效能
(一)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作用
(二)小民办非企业如何做大社区服务
四、邻居“共同体”互动效能
(一)开发“邻居资源”
(二)邻里互助“共同体”
附(一):邻里安全互助公约
五、社区功能与其他互动
(一)信息手段与社区互动
(二)社会事件与社区功能互动
附(一):消防工作与“平安社区”
附(二):老区旧楼亦风光——记东胜街道
社区服务中心
第六章农村社区与小城镇社区
一、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基本途径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二、小城镇社区是城市与农村的枢纽
(一)把小城镇建设成高品质的生活区
(二)把小城镇建设成为高品位的文化区
(三)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聚汇农村、
农业发展的辐射区
三、农村社区规划与撤村建居
(一)农村社区规划的几个原则
(二)规划实施的几个问题
(三)撤村建居、农民转市民的主要做法
附(一):城乡服务要“一体化”
附(二):用城市社区文明培育新市民
四、农村社区的法制意识
(一)村干部的依法办事
附(一):小议村干部奖金由谁定
(二)村干部的民主选举
附(一):小议贿选拉票违法
第七章社工队伍与高素质培养
一、建设高素质社工队伍的意义、作用与主要途径
(一)建设高素质社工队伍的意义、作用
(二)建设高素质社工队伍的主要途径
附(一):巾帼社工了不起
附(二):一次特别的检验
附(三):多给社区干部提供“政策营养”
二、社区工作者的优秀典范
附(一):务实创新好搭档——记万安社区主任
蔡阳华、书记赵枫
附(二):打造“浓情社区”的人——记尹江岸社区
居委会主任回娜
附(三):居民满意是我永恒的追求——记双东坊社区
主任王美芳
附(四):师级校官社区情——记东海社区
两任书记、主任
附(五):“好实”朱红明——记北仑杜鹃社区
居委会书记、主任
附(六):人民代表的情怀——记市人大代表、总浦桥社区
书记、主任郑时梅
附(七):凝聚人心办实事——记澄浪社区
书记、主任戴凤娥
附(八):真情办实事不断创新绩——记后大街社区书记
葛菊英
后记
参考资料2100433B
社区建设是一个国家社会整体建设的重要部分,社区建设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对接到人类安身立命、生活栖息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与发展上,就是要建设绿色社区,因此,绿色社区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落地生根的基点。
绿色社区是人类对其安身立命、生活栖息场所的美好愿景,更是社会主义社会社区建设发展的规律性指引之发展方向。深入探讨绿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我国社区建设实现“自然-人-社会”共存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水平。因此,本著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1章 绿色社区与绿色社区建设的界定
1.1 绿色
1.2 社区
1.3 绿色社区
1.4 建设绿色社区与绿色社区建设
第2章 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的绿色社区理论研究
2.1 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绿色社会的理论阐释
2.2 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绿色社区的理论阐释
2.3 对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绿色社区理论阐释的简评
第3章 工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绿色社区建设的实践
3.1 国外绿色社区建设的实践
3.2 我国的绿色社区建设
3.3 我国绿色社区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4.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4.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4.3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思想
4.4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4.5 系统工程理论
第5章 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根由及其机遇与挑战
5.1 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根由
5.2 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5.3 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6章 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6.1 建构绿色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6.2 绿色社区的评价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绿色社区建设的路径
7.1 绿色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7.2 绿色社区建设的目标
7.3 绿色社区建设的方向
7.4 绿色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