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1年12月11日批准成立,在北京、无锡设有站点。
2015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石勘院博士后科研工作进行了评估,评定为“优秀”工作站并予以全国通报表扬。
截至2015年12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先后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06人,出站244人,165人留石勘院工作;留院博士后中,有8人成长为专家、6人任中层干部(处级)、担任项目长或技术首席的达141人。
2000-2015年,石勘院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大专项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7项,自然基金项目24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2项,其他部委项目22项;承担中国石化科技部攻关项目454项,参加“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先后承担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711项,获得国家基金、博士后基金等58项,申请专利等45项,发表论文670篇,论著12部;累计申请专利624件,其中发明专利566件,占比90.7%;获得授权专利174件,其中发明专利129件,占比74.1%。
截至2015年12月, 研究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奖项名称 |
获奖项目 |
---|---|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2012年)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勘探与开发》(2010年)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 (2001年) |
《深层岩膏蠕变规律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2005年) |
|
《国外含油气盆地研究—亚洲石油地质特征与战略选区》(2006年) |
|
《大牛地气田致密碎屑岩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实践》(2007年) |
|
《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2011年) |
|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2013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创刊于1980年,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以及我国石油勘探领域重大成果的报道等。
199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5、1999、2001年连续三届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奖,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五十佳”重点创建期刊,2001、2004、2008、2012年连续四届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四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被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8、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2年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是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版)》(CSCD)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中国国内外20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固定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石油实验地质》是一份报道中国油气普查、勘探及开发成果,反映中国石油地质研究水平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常设有盆地油藏、石油地球化学和方法技术3个栏目。被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GeoRef数据库、俄罗斯Pж文摘杂志(AJ)、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等收录,获得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八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报刊一等奖、中国石化第四届期刊质量考核评比二等奖等荣誉。
截至2015年底,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拥有员工1103人,其中科研人员占75%,硕士学历以上的人员占67%,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占64%;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3名、集团公司首席专家1名、集团公司高级专家11名、院首席专家4名、教授及教授级高工84名、高工561名,博士36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
集团公司首席专家:袁向春 4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陈正辅(2003年)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3个院级实验室,北京总院设有15个科研部门(机构)、京外科研单位2个;石油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油气化探实验测试中心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
国家级平台:国家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
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油气成藏实验室、多波地震技术实验室、海相油气藏开发实验室、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实验室
院级实验室:提高采收率实验室、储层改造与保护实验室、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
北京总院科研部门(机构):海外油气研究中心(ADDAX项目部(ADDAX研究所)、项目评价项目部(项目评价研究所)、海外勘探规划与信息项目部、亚非项目部、美洲项目部)、测井技术研究部、软件开发项目部、实验研究中心(提高采收率项目部(提高采收率研究所)、基础地质实验项目部)、油气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地面工程研究所、天然气研究所、西北勘探研究中心、油气勘探研究所、非常规资源研究所、油田开发研究所、采油工程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储量评估中心、油气规划研究所
京外科研单位: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评价研究项目部、海相油气成藏研究项目部、地球化学勘探项目部、资源与区块评价研究项目部、南方地区研究评价项目部、西部地区研究评价项目部)合肥培训测试中心
设备设施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 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序列的建设,形成了Petro-V、Petro-MCS、Petro-FWI、Petro-FCS、Petro-TSM 等软件系统。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底,中国石化地质资料中心馆藏油气勘探开发类纸质地质资料63.2万余件,光磁载体资料近4万盘(片),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近7万件,其中最早的资料形成于1938年;馆藏文书、会计、专利等档案2.7万余件;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2.1万余册、电子图书5万册、在订中外文期刊163种。
现在硕士别想留,博士差不多,但也不是全部。硕士工作,导师一般都会帮忙解决的,貌似这算是条传统了。1楼说那的学生跟着各油田做,真可爱的回答。2楼,难道石油大学就把学生当学生好好培养了?能考还是考勘探院吧...
想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生,有人了解么? 难度如何?
勘探院,每年所有专业加起来只招50人左右,对外公布数目是20-30~所以难度不言自明,你要真NB,能考380,乃至400(当然分数每年变化会很大,我说这个数字只是为了强调下分很高),我觉得你可以去报考...
当然不错了,这是中石油的最顶端的研究系统,干石油的能进这个单位都是梦寐以前的。如果你学的是石油专业就应该知道的。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石油钻井研究所
1965年6月9日,地质部石油钻探技术研究队成立。
1984年4月4日,发展为地质矿产部石油钻井研究所。
1997年2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钻井研究所。
2000年3月,更名为中国石化新星公司石油钻井研究所。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1977年10月,国家地质总局、江苏省石油物探研究大队成立。
1979年8月,更名为地质部石油物探研究大队。
1983年3月,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
1997年7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新区勘探研究院
1958年,上海石油普查大队实验室建立。
1962年,更名为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1970年6月,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与1962年3月8日成立的地质部石油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合并成立国家计委地质局石油地质研究队。
1971年6月,更名为湖北省石油地质研究队。
1976年5月,更名为国家地质总局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1979年10月,更名为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1983年,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1998年3月,组建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新区勘探研究院。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1977年7月,国家地质总局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成立。
1983年,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1998年5月,组建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
1979年,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成立。
1998年3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北京计算中心
1971年10月7日,国家计委地质局150工程筹备组。
1979年,组建为地质部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
1981年2月,更名为地质部北京计算中心。
1982年5月,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北京计算中心。
1997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北京计算中心。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化探中心
1964年,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101队成立。
1984年,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培训中心成立。
1988年,石油地质综合大队101队、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培训化探中心。
1997年,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化探中心。
1999年8月,中国石化集团印发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关于整体重组的初步实施意见》。
2000年3月,原中国新星石油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5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决定筹建成立中国石化直属的上游研究院,将原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所属北京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原石油地质研究所)、北京计算中心、无锡实验地质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和山东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等七个研究单位整合组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00年7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
2005年3月,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更名为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同年,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更名为合肥培训测试中心。
2007年,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划归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荆州勘察技术中心,并以此为基础于2010年组建了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荆州采油厂。
2009年6月,以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组建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9月,以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了中国石化石油物探研究院。
S:Sustainable,可持续发展;I:International,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N:National,奉献国家;O:Oil,每一滴油都是承诺;P:People,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E:Environment,关注环境;C:Cooperation,合作共赢。
标识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神圣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价值体系
办院宗旨:人才为本、创新为魂、技术立院、业绩立位
文化理念:诚信、协作、创新、执行
职务 |
姓名 |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郑和荣 |
副院长、总地质师 |
何治亮 |
副院长、总工程师 |
曲寿利 |
总工程师 |
计秉玉 |
副院长 |
王光付 |
孙冬胜 |
|
党委副书记 |
华允贝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691.51 孙伟君 2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3.84 楼国强 3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4.05 李如成 4 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108.33 郑 江 5 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01.39 郑永刚 6 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98.10 戴志浩 7 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 85.12 沈志宏 8 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4.05 何承命 9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1.58 赖振元 10 宁波市慈溪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70.05 柴晨穗 11 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 67.40 徐立华 12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66.89 李茂林 13 宁波海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64.84 李猛进 14 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 62.10 熊续强 15 宁波宁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9.81 吴以刚 16 宁波乐金甬兴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橡胶二厂简介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橡胶二厂(简称燕山石化公司橡胶二厂)组建于2011年3月,现有5套生产装置——150 kt/a MTBE合成装置、56 kt/a MTBE裂解装置、45 kt/a丁基橡胶装置、30 kt/a溴化丁基橡胶装置及正在建设的90 kt/a丁基橡胶装置。燕山石化公司橡胶二厂主要生产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丁基橡胶具有优异的气密性和耐候性,主要用于制造内胎和硫化胶囊。溴化丁基橡胶是丁基橡胶通过溴化改性而得到的产品,既保持了丁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成立于1984年,现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股份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领域主要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和技术支持单位。
廊坊分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现有职工566人,其中科研及管理部门人员456人。全院拥有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185人,工程师114人;博士73人,硕士166人,本科130人,具有一支能攻坚啃硬、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技术队伍。
廊坊分院是以天然气、低渗透、新能源三大业务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涉及天然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非常规能源资源评价与开采技术,油气田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领域。整个工作从基础研究、战略规划、新工艺技术应用三个层次展开,为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发展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服务,沉淀了八大主体配套技术系列: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地下储库建库与评价、低渗透储层改造、低渗透渗流机理、实验室评价、环境监测与治理、科学造价。全院共设有天然气地质研究所、天然气开发研究所、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地下储库工程中心、地球物理与信息研究所、工程造价中心、环境保护研究所、煤层气勘探经理部、海外工程技术分中心、新能源综合研究室11个研究单位。在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天然气开发研究、低渗透油气藏改造、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形成了20多项技术优势。
全院固定资产3.1亿元,拥有压裂液多功能流动回路、多功能岩心流动实验仪、核磁共振仪、同位素仪等1300余台套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和一批先进的计算机件软、硬件;具有功能比较齐全的图书、资料、情报、网络等信息系统;建有1个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天然气成藏与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改造”、“非常规油气”、"油气地下储库"等4个重点实验室,渗流力学、微生物采油、天然气气质检测、天然气藏地球物理检测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始于50年代,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厂及一批大型氮肥厂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较大增长。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20%,因而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石油化工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和化工两个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在2006年都保持了较快地增长。如果把这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06年石油化工累计实现的利润达到了4345亿,增长达到了17.9%,增量达到了658亿元,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中占到17%左右。
2007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8211亿元,同比增长20.2%。重点跟踪的65种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较2006年同期增长的有62种,占95.4%,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有47种,占72.3%,天然气、电石、纯苯、甲醇、轮胎外胎等产品产量呈较快增长态势。
原油及加工制品平稳增长。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原油生产较为平缓,天然气产量则增长较快。2007年1~9月累计生产原油13992.6万吨,同比增长1.4%;天然气累计产量为50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8%。原油加工量24289.1万吨,同比增长7.0%。汽、煤、柴油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累计生产汽油4475.9万吨,同比增长8.5%;生产煤油867万吨,同比增长17.4%;生产柴油9175.1万吨,同比增长6.1%。
农化产品生产供应正常。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农用化学品生产也呈现比较强的季节性。化肥(折纯)2007年1~9月累计产量为4310.5万吨,同比增长13.8%,其中氮肥3144.7万吨,同比增长12.2%。2007年前三季度,农药原药累计产量为127.4万吨,同比增长20.6%,杀虫剂、除草剂产量增幅分别为10.7%和33.3%,农药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杀虫剂占农药的比例已下降到37.1%。
展望 以石油和天然气原料为基础的石油化学工业,虽然在70年代经历两次价格上涨的冲击,但由于石油化工已建立起整套技术体系,产品应用已深入国防、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领域,市场需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扩大,所以今后石油化工仍将得到继续发展。8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所耗石油量仅为世界原油总产量的8.4%,所耗天然气为天然气总产量10%,更由于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化工品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故石油化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为了适应近年原料价格波动,石油化工企业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例如,生产乙烯的原料多样化,使烃类裂解装置具有适应多种原料的灵活性;石油化工和炼油的整体化结合更为密切,以便于利用各种原料;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新催化剂的采用,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及原料消耗;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开发具有特殊性能、技术密集型新产品、新材料,以提高经济效益,并对石油化工生产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等。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河南南阳油田
邮编:473132
中国石油化工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