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垂直型直流接地极设计探讨
针对不同系统运行条件及土壤电阻率对接地极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了额定电流持续运行时间较长会导致发热问题严重,电极井孔径扩大,增加施工难度,土壤电阻率对溢流密度及不均匀程度、 跨步电压值的影响较大.提出了合理优化接地极设计条件,降低额定电流持续运行时间,尽量降低最大溢流密度及不均匀程度,减小电极地面跨步电压值的建议.此外,计算表明与水平型接地极相比,垂直型直流接地极并不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同型式直流接地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小.
高压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根据高压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测试标准的要求,探讨提出一种较为简单实用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1.直流接地极设计应分别情况考虑最大短时工作电流、最大连续电流和持续额定工作电流。
2.直流接地极的设计寿命在规定的运行方式下一般应不少于30年。
3.直流接地极一般由两个或以上分隔的元件组成,以利检查和检修。
4.为防止高压直流接地极的地电流对换流站的腐蚀和干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接地极为换流站间的直线距离宜不小于10km,并保证换流站的接地网与接地极完全分开。
5.直流接地极一般有环形、星形、直线形、射线形、栅格形等形状,宜根据极址地形、地质、水文、交通状况等条件,从施工方便、技术经济合理两方面来确定原则。
6.直流接地极埋深应大于1m,尽可能埋设于地下水位和冻土以下或装设注水装置。注水装置的水质要求及是否需要处理应由业主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外部设施的影响宜在接地极附近,通过对外部设施情况调研及实际测量的方法来确定。
2.对通信系统的干扰试验宜与邮电部门共同协商进行,测试结果需用统计方法处理,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对通信系统的影响,试验时可选择若干关键部位进行测量,以校核设计和检查施工质量。
3.对于接地极10km范围内的110kV及以上交流线路应测量通过最靠近接地极的接地装置流入架空地线的直流电流。
4.对于接地极附近中性点接地的电力变压器,应限制经中性点流入变压器绕组中的直流干扰电流小于变压器额定电流有效值的7‰。
5.接地极投运后要测量其对地电位或电流,以便把背景测量获得的数据与接地极运行后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比较。投运后的结果应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6.接地极10km范围有铁路时,宜检验地中电流对铁路信号有无干扰。
1、高压直流接地极的持续额定工作电流、最大连续电流和最大短时工作电流都是由整体系统设计确定的。
2、接地极的极性是这样规定的:如电流是由大地流向接地极,则这接地极为阴极;而如果电流是由接地极流入大地,则这接地极为阳极。根据运行条件的改变,接地极的极性可能是变化的。对于固定极性的接地极设计,或两个接地极的极性不具有几乎相等的机率时,应注意其腐蚀的程度及材料的损耗是不同的。
3、直流接地极的可靠性应与系统的可靠性一致。
4、接地极对远处大地的允许电位升高由接地极址的物理性能即热导率和电阻率以及允许温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