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植物油是植物甾醇含量较为丰富的食品之一,而其中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较高。本品为白色粉末,也可有酯状溶于油脂。 植物甾醇分为4-无甲基甾醇、4-甲基甾醇和4,4'-二甲基甾醇三类,无甲基甾醇主要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植物甾醇的结构与动物性甾醇的结构基本相似,唯一不同之处是c-4位所连甲基数目及c-11位侧链的差异,正是这些侧链上的微小不同致使其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植物甾醇被科学家们誉为"生命的钥匙",世界心脏组织、美国心脏协会、英国心脏基金会、德国营养医学和食疗学会、澳大利亚心脏学会等世界权威机构均大力推荐;全球47个国家认可并将其应用于食品领域。
植物甾醇到底是什么?这首先要从了解胆固醇开始。胆固醇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常识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也显示,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均源于高胆固醇。但事实上,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其中的高密度胆固醇被称为"好胆固醇",可以帮助构筑细胞膜、合成激素,清洁疏通动脉,而低密度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则刚好相反。
植物甾醇是一种活性成分,在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均广泛存在。植物甾醇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固醇相似,而且它能"识别"血液中的好坏胆固醇。植物甾醇能抢占坏胆固醇在肠道中的位置,并促使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含量,同时并不影响好胆固醇的含量。
世界顶尖脂质代谢专家、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理查德?奥斯兰教授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是在一辆驶往心脏的'公车'上,植物甾醇能够与胆固醇交换位置,占领座位,还能将胆固醇赶下车。"
有趣的是,只有当人体每天摄入的胆固醇量高于400-450毫克时,植物甾 醇才会"工作",展现它阻碍胆固醇吸收的作用。这意味着,如果人体本身胆固醇的摄入量不是很高,植物甾醇就不会影响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帮助体内胆固醇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早在1953年,国外就开始了对植物甾醇影响胆固醇水平的研究,如今被全球范围内的学者、专家誉为"生命的钥匙"。不过,这个对人类如此重要的营养成分却无法通过人体自身合成,唯一的途径是通过膳食获取。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加上食品加工对植物甾醇的破坏,人们平均每天摄入植物甾醇的量只有200到400毫克,无法达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针对这种现状各国专家倾向于建议通过多种饮食渠道增加植物甾醇的摄入量。
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10名参与者连续4周每天吃两份30克的富含植物甾醇的墨西哥炸玉米片后,他们的"坏胆固醇"平均减少15%,而"好胆固醇"没有发生变化,胆固醇总量减少了10%.
近几年,世界各国根据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在面包、酸奶、牛奶、食用油、橙汁等日常食品中加入植物甾醇(脂),作为平衡膳食的有效补充,特仑苏、联合利华、达能等品牌均有相关产品不断问世。在我国,植物甾醇已经获批新资源食品认证。
植物甾醇,是从玉米、大豆中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植物甾醇可通过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其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动物生长剂及纸张加工、印刷、纺织等领域,特别是在欧洲作为食品添加剂非常普遍,广泛用于食品中以降低人体胆固醇。
植物甾醇用于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明显的疗效;此外,植物甾醇还是重要的甾体药物和维生素D3的生产原料。
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抗氧性,可作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营养添加剂);也可作为动物生长剂原料,促进动物生长,增进动物健康。
植物甾醇物理性质:
外观:一般为白色粉末。
PH:5.8-7.8。
含量:99.5%。
检测方式:HPLC。
龙舌兰:这种植物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还可用于酿酒,用其配制的龙舌兰酒是非常有名的。 &n...
1.吊兰 【强力去甲醛型】一至两盆吊兰在8至10平方米的房间内,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它可在24小时内杀死房间里80%的有害物质,吸收掉8...
1.吊兰 特性:养殖容易,适应性强,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
褐藻铁钉菜中的甾醇成分
采用稻瘟霉模型生物活性追踪方法 ,应用多种层析手段 ,从采自浙江南麂岛的褐藻铁钉菜 (Ishigeokamurai)中分离得到 39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 5个甾醇类化合物 (5 α,8α-过氧麦角甾 - 6 ,2 2 -二烯 - 3β-醇 ,马尾藻甾醇 ,岩藻甾醇 ,β-谷甾醇 ,胡萝卜苷 )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火麻仁甾醇对DPPH~*及亚硝酸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火麻仁甾醇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及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为探究火麻仁甾醇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火麻仁甾醇对亚硝酸盐(NaNO2)和DPPH*的清除率,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对于清除NaNO2的测定,火麻仁甾醇的清除率最高达到85.04%,IC50为0.70 g.L-1,维生素C的清除率最高为94.07%,IC50为0.17 g.L-1;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的测定,火麻仁甾醇的清除率最高达到94.13%,IC50为0.47 g.L-1,维生素C的最高清除率为95.36%,IC50为0.24 g.L-1。结论:火麻仁甾醇对NaNO2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植物油是植物甾醇含量较为丰富的食品之一,而其中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较高。本品为白色粉末,也可有酯状溶于油脂。植物甾醇分为4-无甲基甾醇、4-甲基甾醇和4,4’-二甲基甾醇三类,无甲基甾醇主要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菜籽甾醇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植物甾醇的结构与动物性甾醇的结构基本相似,唯一不同之处是c-4位所连甲基数目及c-11位侧链的差异,正是这些侧链上的微小不同致使其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平衡膳食:
1、研究显示,正常人每天摄入1.3克植物甾醇,配合合理膳食,可改善血脂异常。问题是,通过天然食品,每天仅能摄入植物甾醇200到400毫克,和1.3克有个差额。可考虑利用添加了植物甾醇的食物“进补”。比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面包、牛奶、食用油等食品中间加植物甾醇,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2、降低胆固醇,除了遵照医嘱辅以降脂药物治疗外,科学的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教授还为公众推荐了一份针对降低胆固醇,帮助机体平衡的每日膳食组合:
早餐:牛奶250ml+速食燕麦片(30g)冲成糊;烤全麦馒头2片,夹核桃仁碎1勺;水果1份。午餐:豌豆木耳豆腐干炒肉丁;焯拌菠菜150g,用芝麻酱10g调味;红薯大米饭(米50g,红薯100g切丁);豆浆1大杯300g。晚餐:八宝粥1碗(红豆、绿豆、糙米、糯米、大麦、花生、山药干、莲子等共40g,加2-3枚枣);清炒绿菜花;蒸蛋羹(半个鸡蛋的量);金针菇胡萝卜丝拌海带丝。
植物甾醇(也叫植物固醇)是植物中存在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的总称,目前已发现的植物甾醇有百余种,其中自然界存在最多的包括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烷醇等。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摄入较多的植物甾醇可降低人群部分慢性病的发生率,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癌症、良性前列腺肥大等。
膳食中植物甾醇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植物油类,分别占日常总摄入量的39%和40%。蔬菜中植物甾醇含量虽然比较低,但由于其日常摄入量大,所以也是居民膳食中植物甾醇的重要来源之一,所占比例约为13%。其他食物来源,如豆类、薯类、水果等,也能提供少量植物甾醇。
目前研究显示,摄入大量植物甾醇并未见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根据WHO/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数据,以平均体重60千克计算,建议我国成人植物甾醇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天2.4克。
马博士健康团郭晓晖博士
应捷,于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目的:探讨植物甾醇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可能机制及其强化膳食及补充剂的临床降脂效果。
方法:进行植物甾醇降脂机制相关基础实验研究的系统回顾及植物甾醇强化膳食临床降脂效果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PubMed、EMBASE、考科蓝图书馆等数据库中植物甾醇降脂机制及临床降脂效果的文献,同时进行手工检索及参考文献回溯。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检索所得文献。对所纳入的降脂效果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考科蓝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研究植物甾醇强化膳食及补充剂对健康人群及高脂血症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结果:通过全面检索及严格筛选共纳入文献58篇,其中降脂机制相关文献46篇、降脂效果相关文献12篇,涉及872例受试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植物甾醇强化膳食及补充剂可降低健康人群及高脂血症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平均差:-0.24,95%置信区间:-0.31~-0.16,P<0.00001),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平均差:0.04,95%置信区间:-0.01~0.08,P=0.12)及甘油三酯水平(平均差:0.05,95%置信区间:-0.04~0.13,P=0.30)无影响。
结论:植物甾醇强化膳食可在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情况下降低健康人群及高脂血症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竞争性抑制胆固醇进入胶束是植物甾醇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主要但不是唯一确定性机制。
通信作者:于康,yuk1997@sina.com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7;25(6):33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