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梓叶槭

梓叶槭(学名: Acer catalpifolium Rehd. )是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平滑,小枝圆柱形,无毛,冬芽小,卵圆形;鳞片近于无毛。叶片纸质,卵形或长圆卵形,基部圆形,先端钝尖具尾状尖尾,上面深绿色,下面除脉腋具黄色丛毛外,叶柄无毛,伞房花序,花黄绿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长圆卵形,先端钝形,花瓣长圆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两性花中的雄蕊较短,花丝细瘦,花药黄色,花盘盘状,子房无毛,花柱细瘦,小坚果压扁状,卵形,淡黄色;4月上旬开花,8-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成都平原的周围各县。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阔叶林中。
梓叶槭为中国的特有植物。木材良好,可制造各种器具。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梓叶槭基本信息

梓叶槭植物名称

拉丁名:Acer catalpifolium Rehd.

中文名: 梓叶槭

拉丁科名:Aceraceae

中文科名:槭树科

保护级别:3

分布:四川

查看详情

梓叶槭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叶复叶槭

  • Ф10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复叶槭

  • Ф15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复叶槭

  • Ф16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复叶槭

  • Ф12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复叶槭

  • Ф18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鸡爪

  • 胸径5-6、冠幅150、苗高200
  • 韶关市2019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鸡爪

  • 胸径5-6、冠幅150、苗高200
  • 韶关市2020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鸡爪

  • 胸径5-6、冠幅150、苗高200
  • 韶关市2019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鸡爪

  • 胸径5-6、冠幅150、苗高200
  • 韶关市2019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鸡爪

  • 胸径5-6、冠幅150、苗高200
  • 韶关市2021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萍婆

  • 详见图纸
  • 8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4
查看价格

萍婆

  • 胸径12-14cm
  • 50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5-13
查看价格

鸡爪

  • (1)鸡爪 (2)地径8cm-10cm (3)土球直径80
  • 1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6-27
查看价格

  • 胸径3-4cm,冠幅2-2.5m,高度3-3.5m
  • 100株
  • 1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1-11-18
查看价格

鸡爪

  • 1.种类:鸡爪2.胸径或干径:Ф63.株高、冠径:H300、P200
  • 1株
  • 1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3-09
查看价格

梓叶槭主要变种

兴安梓叶槭(Acer catalpifolium Rehd. subsp.xinganense Fang)梓叶槭与梓叶槭的区别在于该变种的叶系不分裂者较多,阔卵形,长8-10厘米,宽5-6厘米,先端短急锐尖,基部近于圆形,3裂者少,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果序伞房状,连同长5毫米的总果梗在内共长7厘米,直径6厘米;翅果较小,长3-3.5厘米,翅近于倒卵形,宽1-1.2厘米,张开成钝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分布于中国广西东北部。生长在海拔1600米的山谷疏林中。

查看详情

梓叶槭现状

濒危种。梓叶槭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不仅分布区狭窄,且数量不多,零星散生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砍伐及毁林耕种,目前各产区极为罕见,已陷于濒危状态。

海拔下限(米):500

海拔上限(米):1300

查看详情

梓叶槭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梓叶槭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平原周围各县,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阔叶林中。 土壤为紫色砂、页岩及石灰岩风化而成的黄壤或山地黄壤,pH值5-5.5。常生于土层较厚、腐殖质含量丰富的低山或浅丘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高可达树冠第一亚层,郁闭度0.7-0.9。

查看详情

梓叶槭分布地区

梓叶槭分布在四川省,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其中居住着汉族、彝族、藏族、回族、羌族等民族。省会成都。四川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全省总面积是48.5万多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查看详情

梓叶槭生长地区

梓叶槭生长在亚热带,亚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在0摄氏度以上。

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竺可桢先生认为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其另一特点为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8个月以上,使农作物一年可有两造的收获”。亚热带有冷、热两季,冷季种喜凉作物,热季种喜温作物,喜凉和喜温不同生态型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是亚热带农业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22~34°N,98°E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16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面积约2.4×106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亚热带属东岸湿润季风区,位置比西岸气候型偏南5~8个纬度,比大陆气候型偏北6~7个纬度。与世界同纬度比,除沙漠地区外,是最暖热的地区,雨量远比同纬度的充沛,生物资源丰富,四季长青,土壤肥沃,生物生产力高,农作物高产优质,是主要的农林产区。

中国亚热带丘陵山地雨热基本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多在38×108~54×108焦耳/米2,全年大于10℃的积温在4250~8000℃之间,大于10℃持续天数,在220~35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多数降水在作物需水较多的温暖季节。在主要农林作物生长季节(4~10月)的太阳辐射、积温和降水可占全年总量的70~85%,光、热、水的配合,有利于亚热带各种喜温作物,林果和灌木的生长,具有发展大农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详情

梓叶槭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采摘的果实剥取种子,并用1%次氯酸钠表面灭菌30分钟、超纯水清洗3次,然后晾干,置于15℃库存,备用。不同种源地的梓叶槭种子吸水性相同,梓叶槭种子吸水过程有3个明显的阶段:0-1小时为第一阶段,是急剧吸水的过程,吸水是由吸胀作用引起。1-12小时为第二阶段,此时种子水分吸胀完成后,一些代谢活动开始进行,吸水较缓慢;12小时到96小时为第三阶段,吸水量又急剧增加,96小时后种子开始萌发。温度是植物种子发芽与出苗的基本条件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能影响种子活力,造成发芽和出苗不良。在25℃下种子发芽最快,萌发率最高,25℃是其萌发的适宜温度。大粒种子萌发率较高。

查看详情

梓叶槭主要价值

该种树干很直,树冠伞形,可作行道树和观赏树,在中国四川西部城市,以该种为行道树,极为相宜。木材良好,可制造各种器具。

查看详情

梓叶槭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平滑,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的嫩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的老枝灰色或深灰色,皮孔圆形。冬芽小,卵圆形;鳞片6枚,近于无毛。叶纸质,卵形或长圆卵形,长10-20厘米,宽5-9厘米,基部圆形,先端钝尖具尾状尖尾,不分裂或在中段以下具2枚微发育的裂片;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除脉腋具黄色丛毛外,其余均无毛;初生脉和次生脉均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显著;叶柄无毛,长5-14厘米。

伞房花序长6厘米,直径20厘米,具长2-3毫米的总花梗;花黄绿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四月于叶初生时开放;萼片5,长圆卵形,先端钝形,现凹缺,无毛;花瓣5,长圆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4-5毫米,宽1-5-2毫米,无毛;雄蕊8,在雄花中长3-3.5毫米,两性花中的雄蕊较短,花丝细瘦,无毛,花药黄色,近于球形;花盘盘状,无毛,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无毛,花柱细瘦,2裂柱头反卷。

小坚果压扁状,卵形,长1.5厘米,宽6-8毫米,淡黄色;翅长3.5-4厘米,上段宽14毫米,下段宽6毫米,连同小坚果长5-5.5厘米,嫩时绿色,成熟时淡黄色,展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果梗长2-3厘米。花期4月上旬,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梓叶槭保护级别

保护等级: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

濒危原因:濒危种。零星散生,数量不多,分布区狭窄,因砍伐及毁林耕种,陷入濒危状态。

保护措施:严禁砍伐,保护母树,引种繁殖。 2100433B

查看详情

梓叶槭保护价值

梓叶槭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又为槭树科槭属中较原始的种类,对探讨该科的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其树干高大,材质坚硬、致密,为优良的用材树种;其树形优美,冠幅大,又可作绿化观赏树种。

查看详情

梓叶槭保护措施

在梓叶槭的分布区内,除峨眉山自然保护区外,目前尚无任何保护措施。因而,多残存的梓叶槭应积极进行宣传,加强对母树的保护,严禁砍伐,在植物园及有条件的公园可进行引种繁殖。

查看详情

梓叶槭文献

槭叶火焰木 槭叶火焰木

槭叶火焰木

格式:pdf

大小:339KB

页数: 1页

槭叶火焰木又名械叶瓶子树、澳洲火焰树,为梧桐科酒瓶树属落叶乔木。叶近圆形,掌状5~7深裂,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至菱形,光滑。花期春夏季,总状花序生长在枝端,先叶开放,花鲜红色。瞢荚果,木质。原产澳大利亚,我国南方地区有引种栽培。

鸡爪槭叶色变化机制研究 鸡爪槭叶色变化机制研究

鸡爪槭叶色变化机制研究

格式:pdf

大小:339KB

页数: 5页

以鸡爪槭为材料,研究其叶色变化机制,通过检测与叶色相关的生理指标,探究其与叶色变化的相关性;并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鸡爪槭的叶色基因初步定位。结果显示,鸡爪槭叶色变化和含水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但与花色素苷与叶绿素的比值呈正相关关系。花色素苷含量越高,叶片越红;可溶性糖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花色素苷的合成相关,其含量或活性的高低和叶片颜色变化有显著相关性。5-氨基酮戊氨酸和胆色素原与叶绿素的合成相关,其含量越低,叶片越红。SRAP标记未能定位到鸡爪槭的叶色基因。

梓叶槭(原亚种)分布范围

梓叶槭产于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周围各县。

查看详情

梓叶槭(原亚种)主要价值

梓叶槭树干很直,树冠伞形,可作行道树和观赏树2100433B

查看详情

梓叶槭(原亚种)生长环境

梓叶槭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阔叶林中。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