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的规划项目有:浙江省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四川省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总体规划、甘肃省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安徽碧云湖生态旅游国际度假区策划规划设计、云南侏罗纪世界公园详细规划、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吴江农副业基地总体规划、云南珠江源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世界休闲农业博览城概念规划、安吉县溪龙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浦江县盆地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嵊州市黄泽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仙居县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四川省罗江县太液芙蓉国际温泉小镇总体规划、四川省罗江县万家灯火示范片区总体规划、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评估、江苏省赣榆县信德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诸暨市东白湖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金华市白鹭生态园建设总体规划、安吉县溪龙乡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浦江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贵州中烟贵烟品牌威宁县秀水烟叶原料基地单元2010年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江西共青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南浔农业博览园总体规划、宁波奉化富硒谷休闲养生度假区总体规划、仙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幸福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绍兴钱清镇大钱门现代农业园概念规划、苏州藏书羊文化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浙江温岭东浦农场总体规划、温岭东浦农业观光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上虞建发家园绿化设计方案、上虞千秋滨海假日绿化设计方案、上虞千秋锦绣新城绿化设计方案、山西阳城蟒河生态旅游区卧龙湾度假村策划方案、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昌南生态园)总体规划、安徽省全椒县南屏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南屏山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邹城生态邹东建设规划、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旅游实施规划、青岛海都生态园规划设计、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概念性规划、上虞市舜龙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设计、上虞市污泥处置专项规划、广州市九佛农业高新示范园区规划、江苏省宿迁市顺河镇林苗圃生态农业示范园详细规划、宁波天湖旅游度假村修建性详规、台州市“358”绿色行动总体规划、安吉县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安吉县生态人居名县规划、安吉县溪龙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上虞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长兴县城市总体规划、嘉兴市绿洲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规划、苍南县生态产业带建设规划、德清县杨墩生态园总体规划、长兴县仙山湖生态基地总体规划、安吉县中南百草原二期总体规划、苍南县五凤乡乡村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宁波市东吴镇休闲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诸暨市兄弟农庄详细规划、安吉县报福山庄景观设计、金华市万象农业科教休闲基地详细规划、诸暨市珍珠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详细规划、杭州市富春明园生态养生度假区策划等。
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作物生产模型与EM技术研究(“九五”国家科技项目)、基于DNDC模型的农田养分流失机理及其定量分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丘陵山区坡地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水稻生产力动态的模拟预测技术体系(国家科技部项目)、水稻生产计算机优化管理模拟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季杂交晚稻生产潜力模型和群体质量指标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M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浙江省环境保护局项目)、(有效微生物)的引进及其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杭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杭州市环保局和杭州市科委项目)、浙江省旅游生态化发展与管理的对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4年重大课题)、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对策研究(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发展战略研究等。 2100433B
研究所有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点、国家级生态学重点学科、农业部生态学重点学科和农业部生态农业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作为技术后盾,主要从事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旅游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设计、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地产开发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规划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所及其所在的国家级生态学重点学科拥有50余台高性能计算机和设备齐全的现代化3S实验室,已配备了A0数字化仪、A0绘图仪和A0扫描仪以及PhotoShop、AutoCAD、3DS MAX、CorelDRAW、Mapinfo、Citystar、Arcview、ERDAS IMAGINE等设备和系统软件。
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生态规划与评价、城市规划、建筑学、旅游学、策划学、生态经济、生态模型、生态工程、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化学生态、草坪生态、生理生态、景观生态、微生物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地产、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保护生物学、农学、动物学、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果树、茶叶、土地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兼职专家70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9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21人,讲师等中级职称20人。有生态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策划、旅游地产、农业生态等方向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近几年来,已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物多样性》、《生物数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生态旅游学》、《生态规划学》、《生态学概论》、《乡村景观规划》、《中国生态农业》等专著20余部、教材3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优秀论文奖等奖项15项。
我们院城规和地理科学基地班学的比较相近,应该是报考地理学硕士 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以及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等...
江西理工大学 也就是以前的 南方冶金学院 这个学校的冶金和工程管理专业都是比较牛的。所以无论是本部 还是应用学院(三本)还是其南昌校区(专科)工程管理专业都是热门。女生可以读,因为很多单位的预算造价部...
生物学比较宽,可以包括所有生物相关,但一般说的是宏观生物学,比如生态啊,动物行为学啊之类的;生物工程以前都是说的微生物工程或者说发酵工程,属于工科;生命科学跟生物学相似,同时偏重生物技术,比如基因工程...
与红树林的一世之缘——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所长林鹏教授
林鹏,1931年出生于福建晋江。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留校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至今。1989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校理科环境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委员、第二届副主任兼生态学教学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委会委员,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生物系副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国际红树林生态系统学会(ISME)第一、二届理事。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所长。
农林高校培养高水平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结合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际,对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农林高校生命科学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参考。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依托于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前身是浙江大学低温科研组,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低温工程专业之一。该专业1960年开始培养本科生,1978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自创办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包括本科生1348名,硕士生292名,博士生65名,出站博士后10名,其中:外国留学博士生2名,外国博士后1名。学生中,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次、国际制冷学会(IIR)“林德”奖2人次和“卡皮查”奖2人次及重要国际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1篇次。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拥有一批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竞争力的中青年人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教师中,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6人,93%的教师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学科以国家重大需求引导研究方向,在太阳能制冷、人工环境、节能环保、天然气液化、热声制冷、脉(冲)管制冷、液氦杜瓦、冷冻干燥、低温生物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前沿研究。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取得了多项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科重视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系列国际制冷与低温会议(ICCR)的发起单位,分别于1989、1998、2003和2008年成功举办了四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并荣获国际制冷学会“国际会议优秀组织奖”。学科还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数十家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及公司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人员、科研和教学交流,联合培养了16名博士研究生。陈光明教授被选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冷空调热泵技术选择委员会(RTOC)委员,陈国邦教授和邱利民教授先后被选为国际制冷学会A2专业委员会副主席,陈国邦教授和邱利民教授被选为国际低温制冷机委员会委员,金滔教授被选为国际制冷学会青年委员。。
目前,本学科正以建设全国重点学科为契机,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大踏步地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浙江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归属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设计工程研究所隶属的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所属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浙江大学设计工程研究所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机电液系统基础研究”、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组成单位之一,是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的依托单位。
浙江大学设计工程研究所在职人员3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工程师11人,博士后3人。浙江大学设计工程研究所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浙江大学设计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 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 装备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
* 产品建模仿真与数字样机
* 网络化协同设计制造技术
* 设计制造大数据与云技术
* 产品信息集成及软件开发
* 机器视觉与图形图像处理
* 工业机器人与3D打印技术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