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龙舌兰科朱蕉属,常绿灌木。又名红叶朱蕉。株高1m左右。叶宽披针形,叶柄抱茎。新叶具黄白色斜条纹,后变为紫色,边缘红色;老叶呈紫红色。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茎上残留密集的叶痕,呈竹节状。叶密生茎顶端。
把朱焦插在水里生根,生根以后,每三天换一次水,但不要一味斜切面处理,应该耐心地用清水冲洗根系,剔除枯萎根、腐烂根,将老化根截短促生新根。
如果有水变白,发出臭气,水中部分裹有黏液.就是因为斜切面导致根系受损,从断面处流出的成分.根内浓度大于水的浓度会不断流出.所以一定爆保持根部清洁,耐心用清水冲洗!
朱焦学名:C.fruticosa(L.)A.Cheval.
科:龙舌兰科朱焦属
别名:紫千年木、红竹、朱竹
特征:常绿灌木,无分枝。有匍伏根状茎。茎直立无分枝。叶近革质,在茎上部呈2列旋转聚生,依品种不同,有绿色、淡黄、鲜红或带紫红色,披针状长圆形。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花白色或淡红色。浆果球形。
形态特征 编辑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寄生草本,无叶绿素,或只有少许叶绿素。叶鳞形,互生。花单生于叶腋或苞腋,常集成顶生总状或穗状花序,两性,萼2~5裂,花冠5裂,二唇...
卫矛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科。乔木或灌木,常攀援状。托叶小或无,早落;单叶互生或对生。花序为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花两性,有时单性;萼小,4~5裂,宿存;花瓣4~5;雄蕊4~5,与花瓣...
矮牵牛的别名、科属、形态特征、习性、繁殖栽培、园林应用各是什么
别名 碧冬茄 。 科属 茄科 碧冬属。 形态特征 全株具黏毛,匍匐状。株高20~60cm。叶质柔软,卵形全缘,近无柄。花冠漏斗形,先端距波状浅裂,白色或紫色,花大色艳,可四季开花。习性...
原种产印度东北部及中国西南部。较耐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半阴,对土壤要求不高。
扦插或组织培养繁殖。扦插易生根。
植株清秀,叶色艳丽,在庭园中广泛栽作花灌木,常丛植于草地、花坛、湖边或建筑物前。
朱蕉不耐寒,越冬室温不得低于10℃。
浇水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平时最好用雨水浇灌。夏季除每天浇水外,还要向叶面和地面喷水1~2次。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以50%~60%为宜,这样才能保证叶片滋润、艳丽。干燥、强通风的环境易使叶梢变成棕褐色,导致叶片脱落。
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薄肥水,则叶片鲜亮。非生长季节不需施肥。
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一般多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以酸性草炭土加1/3的松针土为好。
适当修剪可促使发枝,使株形丰满,否则会过分瘦高。
可用扦插、分株、播种法繁殖,以扦插为主。春季剪取顶端枝条,长8~10cm,带4~5片叶,插入沙床中,保持湿润及25~30℃的温度,约1个月即可生根。
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易感染病毒,因此,扦插时要注意工具消毒。虫害有螨、根粉蚧、粉蚧和介壳虫等危害
金属腐蚀类别及形态
金属腐蚀的类别及形态 腐蚀是指由于材料与环境反应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也可以认为是除了单纯的机械破坏 以外的材料的各种破坏。 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材料由于介质的作用而发生状态的变化, 转变 成新相,从而遭受破坏。 金属的腐蚀是一个热力学自发的过程,而且最为普遍,所以金属的 腐蚀也就成为腐蚀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 生物腐蚀、 和电化学腐 蚀。金属表面与介质发生单纯的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化学腐蚀。例如碳钢中的 Fe3C 与周围介质如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结果使其表面硬度降低, 抗疲劳性能 下降 ;金属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生物腐蚀。例如地下管道由于细菌腐 蚀经常发生泄漏等现象 ;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于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 学腐蚀。铁制品的锈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 因为在炼钢的时候由于钢材的性能需要经常要渗 入碳或其它元素,
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
甘肃农业 2011年第 02期(总295期) GansuNongye 摘 要:列举了重金属形态分析的技术手段, 论述了重金属 的形态分析在水 、空气、土壤和生物样品中的应用方法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并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分析;分析方法 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的研究工作备受 关注,目前重金属污染物已被众多国家列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重 金属的总量往往很难表征其污染特性和危害,环境中重金属的 迁移转化规律 、毒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更大程度上取决 于其赋存形态 [1],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目前对重金 属的形态分析重点是着重确定重金属的活性形态及其影响, 以 建立更合理的标准 。 一、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 汤鸿霄 [2]提出“所谓形态,实际上包括价态 、化合态 、结合态 和结构态 4个方面,有可能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毒性和环境 行为
形态特征:
灌木状,直立,高1-3米。茎粗1-3厘米,有时稍分枝。叶聚生于茎或枝的上端,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25-50厘米,宽5-10厘米,绿色或带紫红色,叶柄有槽,长10-30厘米,基部变宽,抱茎。
圆锥花序长 30-60厘米,侧枝基部有大的苞片,每朵花有3枚苞片;花淡红色、青紫色至黄色,长约1厘米;花梗通常很短,较少长达3-4毫米;外轮花被片下半部紧贴内轮而形成花被筒,上半部在盛开时外弯或反折;雄蕊生于筒的喉部,稍短于花被;花柱细长。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多湿气候,属半荫植物,既不能忍受北方地区烈日曝晒,完全蔽荫处叶片又易发黄,不耐寒,除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外,均只宜置于温室内盆栽观赏,要求富含腐殖质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碱土,植于碱性土壤中叶片易黄,新叶失色,不耐旱。
生育适温20℃~ 28℃。夏季白天 25℃~ 30℃,冬季夜间温度 7℃~ 10℃。不能低于4℃,个别品种能耐 0℃低温。忌夏季高温和日光暴晒,在疏阴条件下生长良好。耐水湿,怕干旱,喜肥沃。土壤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不耐盐碱和酸性土。
龙舌兰科朱蕉属,常绿灌木。又名红叶朱蕉。株高1m左右。叶宽披针形,叶柄抱茎。新叶具黄白色斜条纹,后变为紫色,边缘红色;老叶呈紫红色。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茎上残留密集的叶痕,呈竹节状。叶密生茎顶端。
扦插或组织培养繁殖。扦插易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