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设有风景园林•美丽乡村研究中心。
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南方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江省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6年,学院教师《解读敦煌·敦煌彩塑》著作获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资助。 2017年,学校获3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21年4月,学院浙江省“十四五”花卉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蜡梅科资源分类、保育和开发利用 |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紫薇和樱花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 |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浙江安吉森林特色小镇创建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 |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
院徽
采用中国传统瓦当形式,外圆内方形状寓意天圆地方;内部十字交叉分格暗喻以“人居环境学”为核心的园林、旅游、建筑、土木四大专业群,并和”世界风景园林师联盟(IFLA)”标志(庭园平面)呈现一定亲缘关系。
外圈为校名和院名英文,数字1958和1985分别是学校和学院创立的时间。主色调采用中国红,也可根据使用需要更换颜色。
院训
道法自然,樹人化境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树人”出自《管子》:“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化境”为奇妙的境界,指在某方面的成就达到相当的水平和高度。
“道法自然,树人化境”: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致力于研究和营造诗意栖居之人居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致力于培养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利用之卓越人才。
1985年,园林系组建。
2002年,成立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
2005年,分立为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
2002年,浙江林学院旅游系组建。
2003年,成立浙江林学院旅游学院。
2005年,发展为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2011年3月,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合署,同年获批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3月,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正式获批。4月,学院获批增设城乡规划本科新专业。
2019年11月,学院“浙江省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认定成功。
2020年1月,学院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月,学院“南方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2021年5月,学校设立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园林专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与形象思维表达能力。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
在城市领域,建筑、规划、景观园林三个专业相辅相成。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建筑设计是对于环境、...
现在景观学已经是独立的一级学科了,和建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考研究生算相关专业,可以报考。但是专业课基本上要自学,交叉专业课程几乎没有。 建筑学偏重建筑空间和外观设计,一般一二年级会设...
截至2021年5月,学院设有7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城乡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具有正高职称21人,具有副高职称38人,具有博士学位61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浙江省151人才(7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之江人才(1人)、钱江人才(2人)等国家、省部级人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10多名教师获全国科技工作者、浙江省“最美教师”、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育部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包志毅、金荷仙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包志毅
浙江省151人才:包志毅等
浙江省级教学团队:观赏植物学教学团队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浙江省级优势专业1个,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和项目2门,浙江省级一流课程4门,浙江省级一流精品在线课程9门,浙江省级优质通识课程4门,设有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教育省级创新示范基地,有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风景园林专、园林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林
浙江省级优势专业:园林
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园林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居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园林规划设计(公园设计)、南方四角攒尖亭建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浙江省级一流课程 |
风景区规划、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土力学(Soil Mechanics)、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5月,学院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学生在世界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学生设计竞赛(IFLA)、西班牙INNATURE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花境景观展赛、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各类国际级、国家级奖项百余项。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1个浙江省级一流学科(B类)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浙江省级一流学科(B类)学科:风景园林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风景园林、旅游管理
职务 |
名单 |
---|---|
名誉院长 |
包志毅 |
院长 |
赵宏波 |
党委书记 |
王欣 |
副院长 |
陈忠购、徐丽华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 |
徐达 |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作为一个优秀风景园林设计师应掌握的园林植物知识,提出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改革的构想。
风景园林专业Studio课程教学初探--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Studio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新兴的核心课程。开设 Studio 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分析了 Studio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教学改革措施:强化 Studio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强化现场应对能力;激发学生对 Studio课程的兴趣。
环境科技学院精品课程一览表
级别 |
精品课程 |
主持人 |
国家级 |
《土壤学》 |
徐秋芳 |
《森林经理学》 |
周国模 |
|
省级 |
《环境科学概论》 |
张妙仙 |
校级 |
《环境监测》 |
周珊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汤孟平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肖继波 |
|
《地理学》 |
朱恺军 |
|
《测数学》 |
葛宏立 |
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级别 |
1 |
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周国模 |
省级一等奖 |
2 |
高等林业院校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姜培坤 |
省级二等奖 |
3 |
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徐秋芳 |
省级二等奖 |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包括挂职1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包括双肩挑11人);高级职称34人(其中正高16人,副高18人),占专任教师的63%。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1人、第二层次3人、第三层次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2人,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人,浙江省高校国内访问学者1人,获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3人。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逾千人。
学院设有环境工程(省级重点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5个本科专业,森林经理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土壤学(省级重点学科B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4个学科,森林经理学、土壤学2个硕士点。拥有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森林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资源监测与信息管理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森林经理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和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挂靠在本学院。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近3年来,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在实践教学改革基础上,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教材建设, 2006年《土壤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森林经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编写面向21世纪全国教材《土壤学》和“十一五”规划教材《测量学》。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开展各类学生科研创新和竞赛活动,荣获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全国二等奖、浙江省首届高校测量技能竞赛集体二等奖、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等。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五年来共申报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级24项(包括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科技部重大水专项子课题6项)、省部级23项,到位经费35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参加)、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91篇,其中SCI38篇,EI8篇,一级53篇;出版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得国家林业局碳汇计量论证资质,营造中国第一个毛竹碳汇林,在森林碳汇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声誉。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截止到2011年4月6日。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主要由行政组织机构、学科专业、研究所三块组成。其中学科主要包括森林经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壤学、地理学。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技、农业资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成立于2014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园林系、艺术系及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整合组建而成,其历史可追溯至1987年原西北林学院的园林系。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涵盖农学、工学、艺术学3个学科门类,拥有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各1个,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各1个;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和艺术学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2个;包括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设计、城市规划4个本科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多层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38人。学院从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专业研究机构外聘客座教授6人,其中外籍3人;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教学名师1人。现有在校本科生98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70人。
学院拥有7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0个专业设计室、4个基础公共艺术专业画室;另外拥有专业美术馆、作品陈列室、雕塑与小品工作室等教学场馆设施;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有固定和半固定的教学实习点18个,并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教学实习基地。现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花卉研究所、植物工程研究中心、风景园林设计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突出我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内大型景观规划设计项目60多项,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863、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948引进项目等国家、省、部及厅级科研项目12项;艺术创作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共获得了100多个奖项,其中获国际性大赛奖励3项,国内大型专业级竞赛奖励78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3项。编写国家级规划类教材4部,其他教材及专著18部。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秉承“弘扬传统、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科发展与社会服务密切结合,使学院成为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学院,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孕育高级风景园林设计师和高级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