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智能制造诞生的背景、理论与
方法
启发案例:华为的全面云化
引言
1.1背景
1.1.1我国制造业发展形势
1.1.2新的工业革命
1.1.3下一代的制造模式
1.2智能制造的内涵与目标
1.2.1智能制造的定义
1.2.2智能制造的目标
1.3智能制造国际对比与经验借鉴
1.3.1智能制造战略的国际对比
1.3.2智能制造模型参考架构对比
1.4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
1.5智能制造实施准则
1.5.1标准引领规范先行
1.5.2精益支撑基础强化
1.5.3自顶而下统一规划
1.5.4难易缓急分步实施
1.5.5高层支持员工培训
1.6实践案例:通用电气公司和工业
互联网
回顾与问答
第2章智能制造系统的空间层级
启发案例:东莞添翔服饰有限公司的两化
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引言
2.1设备层
2.2控制层
2.2.1人机融合
2.2.2控制系统
2.3车间层
2.3.1MES
2.3.2APS
2.4工厂层
2.4.1PLM
2.4.2ERP
2.4.3SCM
2.5协同层
2.5.1企业内部协同
2.5.2企业间协同
2.6贯穿层级的纵向集成
2.7实践案例:克莱斯勒公司的生产执行
优化模型
回顾与问答
第3章智能制造的生命周期维度
启发案例:汇专公司的刀具全生命周期
管理
引言
3.1设计与研发
3.1.1发展趋势
3.1.2业务模式
3.2生产与制造
3.2.1发展趋势
3.2.2业务模式
3.3物流
3.3.1发展趋势
3.3.2业务模式
3.4销售
3.4.1发展趋势
3.4.2业务模式
3.5服务
3.5.1发展趋势
3.5.2业务模式
3.6覆盖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端到端集成
3.7实践案例:产品服务系统——基于
四家企业的案例
回顾与问答
第4章智能制造的智能特征层级
启发案例: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的供应链
智慧服务平台
引言
4.1资源要素
4.1.1战略与组织
4.1.2员工
4.1.3生产设备
4.1.4能源
4.2互联互通
4.2.1网络环境
4.2.2网络安全
4.3系统集成
4.3.1应用集成
4.3.2系统安全
4.4信息融合
4.4.1数据融合
4.4.2数据应用
4.4.3数据安全
4.5新兴业态
4.5.1个性化定制
4.5.2远程运维
4.5.3网络协同制造与横向集成
4.6三个维度的集成
4.7实践案例:海尔的“人单合一”
与互联工厂生态系统
回顾与问答
第5章智能制造实施的综合模式与
路径
启发案例:丰田公司的精益制造
引言
5.1规划级(1级):系统规划与生产
改善
5.1.1系统规划
5.1.2精益生产
5.2规范级(2级):标准化与数字化
5.2.1模块化
5.2.2标准化
5.2.3自动化
5.2.4数据化与三维数据模型
5.3集成级(3级):互联集成与
网络化
5.3.1工业云平台
5.3.2工业互联网
5.3.3赛博物理系统(CPS)
5.4优化级(4级):大数据与知识
管理
5.4.1工业大数据
5.4.2知识管理
5.5引领级(5级):人工智能与协同
创新
5.5.1生态系统
5.5.2人工智能
5.5.3智能产品
5.5.4智能服务
5.6实践案例:美的智慧工厂
回顾与问答
第6章未来研究与应用方向
启发案例:苹果的下一代产业
引言
6.1智能制造未来技术趋势
6.1.1新一代人工智能
6.1.25G通信技术
6.1.3区块链
6.1.4多材料3D打印
6.2社会变革与新的商业模式
6.2.1社会与工作岗位的变化
6.2.2行业边界的扩展与扩展到新的
行业
6.2.3企业边界消失与全渠道顾客
体验
6.2.4去中心化的端到端产品服务
6.2.5第三方云平台与自由职业
6.3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技术预见
6.3.1国内外产业技术预见研究状况
6.3.2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6.3.3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预见
6.4实践案例:金宝力的精细化工云监控
平台
回顾与问答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探讨智能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与业务模型创新问题,论述智能制造系统的规划、实施和管控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分析智能制造系统的五个层级、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制造智能的五种深度,以及一种包括五个阶段的结构化、工程化实施方法。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理论模型的讲述,并将企业实践案例与对应的视频(可扫书中二维码观看)相结合,以系统的观点将理论模型方法进行层次化、步骤化、工程化的分解,培养读者根据当前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的生产需求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的应用能力。 本书不仅适合机械制造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适合制造行业中致力于信息化建设的从业人员阅读,还可作为相关人员学习和了解“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参考书籍。
最好用右键的SW文档管理器修改全部。
建筑模型设计与建筑模型制造的区别如下:建筑模型设计是建筑工程,建筑模型制造是机械工程。建筑模型是根据开发商在设计院有建筑设计师设计好的图纸做出来的。建筑模型制造是将建筑模型设计付诸实践的桥梁。它体现了...
黏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黏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根据黏土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及其应力路径的相关特性,将作者所建立的砂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扩展用于黏土,建立了黏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利用变换应力方法将SMP准则用于黏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使模型得到了合理的三维化。黏土的...
砂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
砂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将微元应力路径线性逼近,转变成与其充分接近且易于计算应变的等平均应力微元和等应力比微元,计算任意加荷应力路径所产生的塑性应变,建立了双屈服面的砂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模型体现了岩土塑性理论分量屈服和非关联流动法则的要求...
前言
第1章 智能制造概述 1
1.1 智能制造的背景 1
1.1.1 国外智能制造的背景 1
1.1.2 中国制造2025 7
1.1.3 智能制造体系建设的意义 9
1.2 智能制造定义 10
第2章 智能制造模型 17
2.1 智能制造模型概论 17
2.1.1 企业应用系统位阶 17
2.1.2 智能制造总体模型 26
2.2 传统经典管理技术是智能制造体系的基石 28
2.2.1 工业工程 29
2.2.2 精益生产 29
2.2.3 六西格玛 37
2.2.4 管理体系 38
2.2.5 智能管理综合体的形成 38
2.3 基于识别传感和设备如新管理的智能设备模型 38
2.3.1 智能设备的典型应用 39
2.3.2 设备如新管理 42
2.3.3 识别技术的应用 45
2.3.4 设备联网 48
2.4 少人化、无人化的自动化模型 53
2.4.1 智能存储系统 53
2.4.2 智能搬运系统 58
2.4.3 生产自动化系统 60
2.5 基于业务需求的基础网络架构 62
2.5.1 硬件基础设施 62
2.5.2 网络基础设施 64
第3章 智能制造应用模型 65
3.1 基于动作分析和工艺的智能生产模型 65
3.1.1 智能工序 65
3.1.2 智能产线 66
3.1.3 智能车间 67
3.1.4 智能工厂 99
3.2 基于BOM和流程的运营管理模型 112
3.2.1 智能研发管理 113
3.2.2 企业资源计划 120
3.2.3 供应链管理 125
3.2.4 移动APP管理 127
3.3 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 129
3.4 基于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商业模型 131
3.4.1 智能产品 132
3.4.2 智能服务 136
第4章 智能制造体系设计 141
4.1 智能制造实现的融合方向 141
4.1.1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141
4.1.2 设备与设备的融合 142
4.1.3 地域/组织与管理的融合 142
4.1.4 作业与管理的融合 143
4.1.5 信息化与自动化的融合 144
4.1.6 产品与服务的融合 144
4.2 智能制造体系设计原则 144
4.3 智能制造体系闭环生态建设 169
4.3.1 智能制造体系闭环控制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169
4.3.2 研产供销的闭环管理 170
4.4 工业园区的智能制造体系设计 172
第5章 智能制造体系评估系统及行动路线 175
5.1 智能制造体系评估系统 175
5.1.1 基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方法 175
5.1.2 定量评估方法 182
5.2 智能制造体系行动路线 208
5.2.1 基础应用阶段 208
5.2.2 初步形成阶段 210
5.2.3 产供销集成阶段 212
5.2.4 价值链集成阶段 213
5.2.5 智能制造体系实现阶段 215
5.2.6 智能化协同与创新阶段 216
5.3 智能制造展现形式——C2M 216
5.3.1 定制平台 218
5.3.2 企业服务平台 221
第6章 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 223
6.1 建立智能制造推进组织 223
6.1.1 智能制造推进组织架构图 223
6.1.2 智能制造推进组织领导需具备的特质 225
6.1.3 组织人员的职责、权限 226
6.2 智能制造现状调研 229
6.2.1 现状调研 229
6.2.2 需求分析报告撰写 234
6.3 供应商的选择 246
6.3.1 供应商选择的途径 246
6.3.2 智能制造供应商需具备的基本特质 246
6.3.3 供应商选择的步骤 248
6.4 项目实施管理 250
6.4.1 项目工程过程 250
6.4.2 项目组织架构 254
6.4.3 项目进度控制 257
6.4.4 项目沟通与变更 257
6.4.5 项目质量控制 261
6.4.6 项目风险控制 262
第7章 智能制造项目申报指南 265
7.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265
7.1.1 体系建立阶段 265
7.1.2 体系实施阶段 268
7.1.3 体系评定准备 268
7.1.4 体系评定阶段 268
7.1.5 体系持续改进阶段 270
7.2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 270
7.2.1 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270
7.2.2 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274
7.2.3 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275
7.2.4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276
7.2.5 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277
参考文献 279 2100433B
本书着重以下几部分:先是智能制造的背景和定义,目的在认识上达成一致,是统一思想的基础。其次,对智能制造总体模型和基础模型进行整体阐述,包括对各子系统位阶进行划分并深入对智能制造应用模型进行阐述,涵盖基于动作分析和工艺的智能生产运营模型、基于BOM 和流程的经营管理模型、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和基于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商业模型。第三是智能制造体系的设计,主要描述智能制造实现的融合方向,智能制造体系设计原则和智能制造闭环生态系统的建立。最后对智能制造体系评估系统和行动路线进行设计,以及对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进行阐述。还特别介绍了企业如何申报智能制造项目。
诚信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评估与路径优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9631
版次:1
商品编码:13028330
品牌: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5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诚信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评估与路径优化》梳理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的背景和特征,通过模型驱动的分析思路,建立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动态综合评估分析和特征分类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企业、个人和高校的诚信行为影响机制分析,建立诚信制度建设主体努力程度分析模型,提出基于多目标优化和多情景分析的诚信建设效果改善方法,并进行诚信制度建设多因素多维度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为我国诚信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建议。《诚信制度建设的实施效果评估与路径优化》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分析与模型驱动相结合、文献分析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特色。
目录
第1章 我国国家层面的诚信制度调研及国际比较 1
1.1 国外典型国家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分析 1
1.2 我国国家层面诚信制度及其内容评价分析 11
1.3 思考与启示 26
第2章 我国省域诚信制度建设的背景、特点及比较分析——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例 29
2.1 长三角三省一市诚信制度建设的背景及特点分析 29
2.2 长三角三省一市特色诚信制度分析 37
2.3 长三角三省一市特色诚信制度评价 42
2.4 思考与启示 50
第3章 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评估的因素与指标设计 54
3.1 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评估的维度与评估原则分析 54
3.2 典型国家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评估指标设计 56
3.3 省域视角下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评估指标设计 68
3.4 地级市视角下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评估指标设计 76
3.5 评价与分析方法 84
第4章 典型国家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的动态综合评估 88
4.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88
4.2 国家层面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动态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 89
4.3 国家层面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动态综合评估方法的选择 90
4.4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91
4.5 思考与启示 97
第5章 我国省域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的动态综合评估 99
5.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99
5.2 省域层面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动态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 100
5.3 省域层面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动态综合评估方法的选择 101
5.4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102
5.5 思考与启示 108
第6章 江苏省城市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的动态综合评估 110
6.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10
6.2 区域层面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动态综合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111
6.3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112
6.4 思考与启示 119
第7章 典型国家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分类及特征 121
7.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21
7.2 国家层面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综合聚类的指标体系 122
7.3 基于阶段时间权重优化的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聚类方法 123
7.4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126
7.5 思考与启示 133
第8章 我国省域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分类及特征 134
8.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34
8.2 省域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综合聚类的指标体系 135
8.3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135
8.4 思考与启示 140
第9章 江苏省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分类及特征 142
9.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42
9.2 区域诚信制度建设实施效果综合聚类的指标体系 143
9.3 基于面板数据综合距离的聚类方法 144
9.4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146
9.5 思考与启示 151
第10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企业诚信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152
10.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52
10.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154
10.3 方案设计及组织实施 156
10.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 169
10.5 思考与启示 172
第11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个人诚信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175
11.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75
11.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176
11.3 方案设计及组织实施 178
11.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 192
11.5 思考与启示 194
第12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学生诚信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197
12.1 背景及研究现状描述 197
12.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199
12.3 方案设计及组织实施 202
12.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 219
12.5 思考与启示 221
第13章 “法律-道德”约束下诚信制度建设主体努力程度分析 225
13.1 背景研究及现状描述 225
13.2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226
13.3 道德约束下的Nash博弈均衡 228
13.4 法律约束下的Stackelberg合作博弈均衡 230
13.5 有无法律约束的结果比较分析 233
13.6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240
13.7 思考与启示 241
第14章 诚信制度目标情景设定及多目标路径优化 243
14.1 背景研究及现状描述 243
14.2 诚信制度建设关键指标优选和投入优化模型 245
14.3 多维目标情景下诚信指标预期增长率和目标预期达到年份确定方法 251
14.4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254
14.5 思考与启示 262
第15章 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263
15.1 背景研究及现状描述 263
15.2 诚信制度建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264
15.3 诚信制度建设模型与数值模拟 268
15.4 数值算例及结果分析 282
15.5 思考与启示 284
第16章 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285
16.1 重点落实诚信制度建设规划 285
16.2 实施重点诚信指标改善工程 287
16.3 凸显诚信特征文化 288
16.4 强化社会诚信教育 288
16.5 积极推进企业商务诚信建设 290
16.6 积极营造社会诚信氛围 290
16.7 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291
参考文献 293
附录 302
附录1 诚信制度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302
附录2 诚信法律法规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初始值调查问卷 304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