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陆晓云,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系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从事装饰画、书籍装帧、设计基础课程23年。丁天,南通职业大学艺术系教师,从事设计基础、服装设计教学11年。
第1章装饰艺术设计概述;
第2章装饰艺术设计风格;
第3章装饰艺术的造型与构图;
第4章装饰艺术设计的色彩语言;
第5章装饰艺术设计的材料语言;
第6章装饰艺术设计与工艺;
第7章装饰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第8章装饰艺术与室内设计
本书是针对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而编写的,以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从装饰的概念范畴、形态构图、色彩语言、材质工艺、设计风格和具体设计运用等方面阐述装饰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表现形式,强调装饰设计的再创造性。本书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并重。
装潢艺术设计其实说白了就是平面设计!不要以为是3D空间设计等(装饰房子) 装潢艺术设计着重于平面广告设计!网页制作!3DMAX 和PS等一些列的软件应...
因为学的为装饰艺术,所以包含的东西比较多,如果时间可以的话,3D,平面,CAD,都可以考虑一下.
装饰艺术设计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熟练各种装饰材料性能和工艺制作技能,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涉及企事业部门、各类设计公司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绘画、景观设计、家具设计...
书号: 27311 ISBN: 978-7-301-27311-1
版次: 2
开本: 16开 装订: 平
字数: 245 千字 页数:172 定价: ¥49.00
浏览次数: 18
出版日期: 2016-10-10 丛书名: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人员和装饰艺术设计爱好者学习训练的参考用书。 2100433B
装饰艺术设计未来发展期末作业论文参考
装饰艺术设计未来发展 摘要:绿色设计的概述 :绿色设计基本涵义首倡绿色设计理论的是美国设计理 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他在 20 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 提出有限资源论 ,强调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和环境 保护问题。这部著作刚开始还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但不久后爆发的能源危机使人 们普遍认同了巴巴纳克的有限资源论。不少国家开始动用行政手段推行绿色设 计和绿色制造 ,迄今已有 20 多个国家对产品实施环境认证制度。 装饰艺术 :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 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 要求的美化。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 环境艺术设计 、 工业造型设计 ,日常用品装饰如服装、首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 均与装饰艺术有关。 从其与装饰主体的关系看, 它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它必须从 属于主体,即装饰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主体的
浅析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对建筑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思想层出不穷.在科技社会的影响下,艺术设计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现代装饰艺术采用新的艺术设计理念,新的工艺方案,新的设备,新材料,新的概念来完成建筑装饰的不同设计.本文将针对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产生的新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信用艺术装饰设计对建筑的影响,从现代装饰到适合现代的发展建筑设计理念,促进现代艺术装饰建设,确保现代艺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1章装饰艺术设计概述
1.1装饰艺术设计的概念
1.2装饰艺术设计的特点
1.3装饰艺术设计的分类
1.4装饰艺术设计的内涵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2章装饰艺术设计风格
2.1传统装饰艺术样式
2.2近、现代装饰艺术设计风格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3章装饰艺术的造型与构图
3.1基本形态
3.2形态组合
3.3造型方法
3.4形式法则
3.5构图样式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4章装饰艺术设计的色彩语言
4.1色彩的感知
4.2色彩的构成
4.3色彩的联想
4.4色彩的象征
4.5色彩的对比
4.6色彩的调和
4.7色彩的创意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5章装饰艺术设计的材料语言
5.1材料的分类
5.2材料的审美
5.3材料的语义
5.4材料的应用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6章装饰艺术设计与工艺
6.1漆艺设计
6.2装饰雕塑设计
6.3壁饰设计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7章装饰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7.1包装设计中的装饰艺术
7.2标志设计中的装饰艺术
7.3书籍装帧中的装饰艺术
7.4广告设计中的装饰艺术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第8章装饰艺术与室内设计
8.1建筑内部的装饰
8.2室内陈设的装饰
本章小结
课后复习
参考文献
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师、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师、高级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师。
《装饰艺术设计(第3版)》作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中的一种,2005年3月出版以后,多次增量印刷,受到社会广大读者和院校师生的欢迎,这既是对我们辛勤劳动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个人的一种关爱。它的出版发行,不仅凝结着重大出版社同仁们的辛劳和智慧,也凝结着为这套丛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人的辛勤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