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亚热带。
优质;竿高3-8米;直径2-6厘米;节间长4-8厘米;叶较小;竹秆挺拔;叶片柔软。
四川省。
1、秆高7-11米,径达4-6厘米。节间较短而均匀,幼竿密被。出土后的竹笋经25-30天生长,成为幼竹,开始放叶,再经10-20天,幼竿竿形生长即告完成。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2、发笋力强。集约...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因为环境污染的缘故,原生状态下的水蕴草已经很少看到,常见的都是养在人工水池中,有净化及美化水质的功能,作为水族箱的布置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生理的实验材料。把水蕴草放进水族箱中,会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氧...
适应性强;耐寒;喜湿耐旱;喜肥喜光。
无性繁殖(根繁)。
材用,食用。
2003年由赤水市国家竹类种质资源库培育。
海拔650.0m,土壤类型:黄壤,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年均温度18.1℃,年均降雨量1300.0mm。
设施栽培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为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的规律,对设施栽培水竹笋期、退笋率及新竹高生长进行观测,以露天栽培水竹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笋期调查以2天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cm为标准开始记录,幼竹高生长每天观测1次,至幼竹抽枝展叶高生长基本停止为止。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水竹笋期比露天栽培水竹笋期提早15天,露天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占设施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的85.1%,设施栽培具有提早出笋和提高出笋量的作用。设施栽培母竹较露天栽培母竹出笋率高16.6%,设施栽培有利于母竹孕笋。设施内外水竹幼竹生长速度都遵循慢—快—慢节律,但设施内幼竹高生长期比露天幼竹高生长期略长,设施内幼竹平均高度高于露天幼竹平均高度。
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环境研究
通过80块标准地资料,对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的立地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指出:淡竹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竹种,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的生长环境较差且变化复杂;立地因子对淡竹生长的综合影响非常显著;在众多的立地因子中,坡位、坡形、土层厚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水解N和全P含量对淡竹生长的影响比较显著。
《水竹亭》(宋·吴机)
《题竹》(唐·李群玉)
水竹全身是宝,不但是工业原料之一,而且用途广泛。竹笋味鲜甘甜,竹编器具和工艺品美观、耐用,燃烧后能产生竹油、竹炭。竹油香气浓郁,可用作妆品的配料等。竹炭用于烤火、打铁、建筑涂料。水竹还有许多药用价值。 水竹竹材韧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节较平,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水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
水竹,易管好养,可水植也可盆栽,干净雅致,清隽潇洒,具有盆景风度。它适宜书桌、案头摆设,若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具天然景趣。南方露地栽植,适宜溪边、假山、石隙点缀。水竹茎挺叶茂,层次分明,秀雅自然,四季常绿,是室内清供佳品,亦是切花的好材料。因此深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可以在花盆中土养,也可在盛水的容器中水养。水养法可用湖水、河水、井水、天落水、沉淀24小时的自来水,最好是电解离子水中酸性水,忌用矿泉水。瓶内可放数粒彩色玻璃球或鹅卵石,以使瓶子稳定重心,增加美观。
环保使用
水竹有净化环境的价值。水竹在生活污水中培养10 d后,污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92%、70%和73%,其中水竹对N、P的吸收量分别占净化量的55%和53%。种植风车草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对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4%、47%、74%和74%,与不种植物的人工湿地相比,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8%、19%、14%和13%。
水竹还可以用来制作凉席。水竹质纤细,喜荫凉、爱潮湿,吸水性能特别好,所以竹体清凉。破篾编席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点和长处。人躺到水竹凉席上,汗水被竹丝吸收,体温随着下降,使人感到徐徐清风席上来,汗水渗进竹丝,竹丝更加温润清凉。因此,使用年久的水竹凉席散热收汗性能更好,越睡越凉。水竹还可以当做拼图,切成不同形状,摆不同的图案。另外,水竹叶榨汁后的汁液,可当做浅绿色染料,用来画画。
乌芽竹Phyllostachys atrovaginata C. S. Chao et H. Y. Chou
毛环水竹Phyllostachys aurita J. L. Lu
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
大节刚竹Phyllostachys lofushanensis Z. P. Wang et al.
篌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Munro
安吉金竹Phyllostachys parvifolia C. D. Chu et H. Y. Chou
河竹Phyllostachys rivalis H. R. Zhao
红后竹Phyllostachys rubicunda Wen
漫竹Phyllostachys stimulosa H. R. Zhao
硬头青竹Phyllostachys veitchiana Rendle